“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互联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创新,不仅延伸了新技术在网络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广度,也为网络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当前,如何用好互联网技术净化网络空间,织密“智能防线”,筑牢诚信基石,让“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是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新挑战。
广泛应用 技术创新推动网络诚信建设
诚信健康的网络环境背后,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现如今,我国已经将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信用监管、电子商务等领域,并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来丰富网络诚信建设应用场景。
大数据为网络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新的契机,利用信用数据推进网络诚信建设,是大数据技术在网络诚信建设应用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以电子商务领域为例,可以实施电子商务诚信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将诚信行为的信用数据与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融资信贷等工作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信用数据等级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为电子商务领域提供了更好的监管手段。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并逐渐与网络诚信建设相结合。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信息的实时跟踪记录,构建产品信息的追溯系统和防伪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以及销售环节的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实现产品信息真实、透明、可追溯和防篡改,保证产品的“货真价实”全过程跟踪,杜绝假冒伪劣的生存空间。
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新技术在网络空间中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空间的治理效率,有力地推动了网络诚信的体系建设,让诚信逐步成为行走在网络空间里的通行证。
政企合力 技术赋能筑牢网络诚信“防火墙”
收到诈骗短信,有手机安全软件帮助“一键拦截”;读到谣言文章,有权威账号精准推送辟谣消息;办理金融业务,有人脸识别远程认证保障资金安全……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以及很多互联网平台企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网络诚信建设中的应用。
各地政府部门尝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诚信体系建设中,使网络诚信建设变得更加智能、更有实效。比如,合肥市建立“网络交易监管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网络经营者主体数据库,强化数据的综合分析运用,运用互联网技术为网络诚信保驾护航。贵阳市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实施“大数据+大诚信”工程,以信用数据“聚通用”为着力点,建平台、聚信息、评信用、用数据、惠民生、强治理,用互联网技术规范行业行为。
多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为网络诚信建设构筑新防线。百度通过智能建模,主动拦截包含虚假购物、仿冒银行、木马病毒等内容的恶意网址;蚂蚁金服利用支付、消费等数据和生物识别技术,在短时间内判断个人身份真伪和信用水平;苏宁平台则采用自行开发的智能图鉴系统,对商家上传的文字和图片中的违法、敏感关键词进行自动排查和过滤……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互联网技术在网络诚信建设方面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互联网技术的能量将进一步释放,推动着网络社会向更安全、有序、诚信的方向前进。(来源:中国网信网 李萌编辑整理)
编辑:何蕾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