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窑村:隐藏在岁月背后的制陶史
发布时间:2019-08-04

在旧时,玉溪有句民谣:“新兴姑娘河西布,宁州陶器烧得绿。”这看似简单的语句点明了新兴(红塔区)、河西(通海)和宁州(华宁)的人文风物。其中,华宁具有悠久的制陶历史,且制陶工艺精湛,是玉溪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位于华宁县城以北的碗窑村不仅是云南著名的陶器产区之一,更是当地陶器烧制的主要区域。

近日,记者来到碗窑村,在当地人的讲述中,品读它隐藏在岁月背后的数百年制陶史。

碗窑村中话源流

窑洞内能依稀看到烧制好的陶器
窑洞内能依稀看到烧制好的陶器

碗窑村并不大,位于华盖山下。放眼望去,街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这或许就是很多人步入此地的最初印象。往村里走,笔直的街道旁有很多小巷向前延伸。当地人说,这条笔直的街道在古时人们售卖陶器的地方,人称“窑街”。

顺着窑街两旁的小巷前行,巷中寂静,那些古色古香却又有些古旧的民居静静地矗立在巷子两旁,似乎在以它特有的方式,向人们诉说着沉淀在其中的历史过往。现年82岁的汪兴云居住在村子深处,对碗窑村的历史很了解。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他的住处,并在叩门进入后与其聊起当地的制陶往事。

知晓华宁陶的人都清楚,它是明洪武年间一个叫车朋的江西景德镇陶工在迁居华宁后,见此地有丰富的陶土资源,便于城北的华盖山麓建窑制陶,并使华宁陶业兴盛起来。这又与当地汪氏先祖有何关系呢?

据了解,汪兴云的先祖名叫汪大奎,曾随沐英平滇,最后在华宁安家。明洪武年间,当车朋来到华宁落籍后,结识了汪兴云先祖汪大奎。汪兴云说:“汪大奎是我们汪氏的一世祖,他是江西景德镇人。车朋来到华宁后,因当时的宁州要建新城,所以结识了先祖汪大奎,并一起烧制砖瓦,以供建城所需。”至于车朋如何结识汪大奎,汪兴云并没有说明,或许是时间太久无从说起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他们都来自江西景德镇,对制陶有着相同的技艺传承。

建城所需大量的砖瓦,仅凭车朋和汪氏先祖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有制陶技艺的人以“因亲及亲,因友及友”的方式接踵而至,使原本人烟稀少的华盖山一带热闹了起来,而他们所烧制砖瓦则供应当时的地方政府建起了宁州的东城、南城和县衙等设施。“原来华盖山一带人烟稀少,烧制完砖瓦之后,这里便发展到了几十户人家。随着人口的增加,这里便成了一个小村子。”汪兴云说。

宁州城竣工后,那些聚在一起的窑工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的生计问题。汪兴云继续说:“为养家糊口,车朋和先祖等一起领着窑工们烧制碗、碟等生活用陶进行售卖。而在这之前,人们大多使用木制或竹制的器皿,并用它们来装盛饭食。随着发展,酒具和茶具也加入到了陶器烧制当中。”

碗窑村村名的变迁

碗窑村内留有这里的人们曾使用过的窑口
碗窑村内留有这里的人们曾使用过的窑口

碗窑村一开始其实并不叫这个名字,在很久以前,它叫“瓦窑村”。

据了解,瓦窑村原来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明洪武年间,明政府平定云南后,随着大批士兵和移民到来。当时的宁州知州张觐便命令在其东城和南城建城墙,此后人们便依令在这个地方大量烧制砖瓦,修筑城墙等设施。由于此地烧制的是砖瓦,因此人们就将其称为“瓦窑村”。

据相关文字记述,宁州古城的营造,起始于明代。明代以前,宁州旧城西沙笼因城址逼近关隘,不利于防守,地方政府就在洪武十六年开始营建宁州城,洪武二十三年完工迁入,城址就位于今华宁县城所在地。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均有重建和修复。

汪兴云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碗窑村的名字以前叫瓦窑村,以烧制砖瓦而得名。之所以后来改名为碗窑村,是因大概在明永乐年间时,我们这里开始烧制碗、碟等生活用陶的缘故。那时,随着陶器的烧制,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我们这里。而随着人口的增加,瓦窑村已发展到了五六十户人家在此居住,并烧制陶碗等器具。由于以烧制碗、碟等陶器为主,人们便将‘瓦窑村’更名为‘碗窑村’。”

村子的更名预示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窑工们虽然过着与陶土打交道的日子,取土、拉坯、塑形等这些与制陶息息相关的工序似乎成了他们工作生活的全部。但他们却在这样的沿袭和发展中,不断地扩大制陶规模,陶器制品也在远销外地的同时,成了地方文化的一个标志。于是乎,“宁州陶器烧得绿”的民谣不胫而走,华宁陶也就开始远近闻名。

运输方式与市场拓展

碗窑村的制陶业经过明代的发展,到清代进入了鼎盛时期。

说到此处,汪兴云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我们这里的制陶业最兴旺的时候是乾隆年间,那时我们烧的陶器原本只供应本地和附近的地方,但随着制陶规模的扩大,烧制陶器数量越来越多,人们便将多余的陶器销往昆明、曲靖等地,甚至通过马帮经开远、个旧等地运往越南。”

清代,云南很多地方交通并不发达,货物运输基本是以人背马驮的方式进行。由于与华宁相邻的江川、澄江都有湖,且两湖相连,所以从碗窑村出产的陶器想要运往昆明,采用陆运和水运兼顾的运输方式或许是最好的办法。“听老一辈人说,那时我们这里的人曾雇佣马帮,把烧好的陶器以人背马驮的方式运往江川海门,并从那里乘船,经隔河,进入抚仙湖,到达澄江,在码头卸货后,再由陆路运到昆明。”汪兴云说。

据了解,其实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碗窑村的陶器或者说华宁陶,已经占据了昆明陶器销售的主要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营者又以昆明为中心,将陶器分销至全省各地。以至于很多上点年纪的人都对此有些许记忆,家中的一个碗、一盏油灯、一口大缸等都能勾起他们的回忆。华宁陶在昆明的销售情况,在近代学者罗养儒的《纪我所知集》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制造一切应用物件与售卖一切应用物件上,其行业尤多……有黄丝行、棉花行、磁(瓷)器行,此而有磁(瓷)器铺、磁(瓷)碗担子及碗铺;有细瓦盆铺,是卖宁州窑货者;有瓦盆铺及瓦盆挑子,是卖粗瓦器者。”

1910年,随着法国人修建并控制的滇越铁路建成通车,华宁的盘溪镇设有一个站点,并且很快成了华宁陶销售的中转站。碗窑村烧制的陶器大批量运往昆明的同时,也通过滇越铁路运往越南。

汪兴云说:“滇越铁路通车后,我们这里的陶器曾被运到盘溪站,由火车运往越南,这比马帮驮运方便多了。但是要从我们这里把陶器运到盘溪,依然要靠人背马驮走60里的山路才能到羊街。到羊街后,把陶器交给收货人,收货人又将陶器运到盘溪站,最后装车上路。而通常情况下,到羊街一个来回需要六七个小时。”

光阴流逝,距离车朋在碗窑村建窑烧陶已过去了数百年时间。如今,碗窑村的制陶业既继承了传统工艺,又致力于发展创新,这里烧制出的陶器已今非昔比,其质地更加细腻,造型也更加美观。行走于村中,旧时的窑街依然还在那里,只不过它比以前更加整洁宽敞。慈云寺石碑上的字里行间中,还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制陶史。而街巷尽头的龙窑,更具历史人文气息,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或许,这就是碗窑村的魅力所在吧!(玉溪日报记者  张丽梅  顾世丹)

编辑:何蕾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