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小留:贫困不光荣致富才开心
发布时间:2019-08-15


L_1565666862678183386
  普小留在烟田里劳作

“贫困不光荣,致富才开心。”这是江川区安化乡光山村脱贫村民普小留的心声。

8月1日,记者到光山村走访普小留,在村口一家烧烤店打听他的情况,没想到这家烧烤店就是普小留开的。乡亲们告诉记者,普小留家白天种烤烟,晚上卖烧烤,交烟季节还卖卤菜,如今建起了钢筋混凝土新房,开上了崭新的面包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不一会儿,普小留就开车来到了烧烤店,把车子顺顺当当停在了路边,身材壮实的他,三两下就把烧烤店所需货品全部卸下车,看得出来,他反应敏捷、精明强干。

“以前的普小留并不像现在这样开朗,2014年他家还是精准扶贫对象,是建档立卡户。”原光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戴吉寿说,普小留有勤劳勇敢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敢想、敢干、敢拼,几年来,他依靠政策扶持,走上了积极主动脱贫致富的道路,如今家业兴旺,人也更精神了。

勤劳苦干实现脱贫

普小留于1973年出生,2014年时刚好年过四十,当时上有年迈多病的父亲,下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家里仅有夫妇两个劳动力。生活中,他要支付父亲的医药费和两个儿子的学费,这对于一个没有技术、没有资金的5口之家是不小的压力。由于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生活困难的普小留家被列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普小留这个5口之家,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种植烤烟和蔬菜,因为没有更好的致富想法和路子,他一直苦苦劳作,艰难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生活。

自国家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才让普小留夫妇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光山村主要突出产业扶贫这个关键,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烤烟产业链条,使其实现稳定受益。”戴吉寿介绍,通过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不断对普小留进行扶志教育和鼓励,才让他逐步意识到,国家普惠政策授其以“鱼”,可帮自己暂时渡过难关,但政策再好还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只有在政策帮助的同时更加勤劳,真正掌握“渔”之生存技能,才能实现脱贫致富。

2014年以来,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多次入户制定脱贫规划,讲解烤烟和蔬菜种植的实用技能。同时,每逢佳节,帮扶联系人都会到普小留家中,关心老父亲的身体状况和两个孩子上学情况,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他们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

2015年,普小留的大儿子职中毕业后回到家中帮父亲一起扛起家庭重担,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他们全家都学到了很多烤烟种植知识,加上多了一个劳动力,这一年普小留家烤烟收成特别好。

2016年,有了烤烟收入积蓄的普小留,在得到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情况下,建起了自己的钢筋混凝土新房,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让日子过得更红火

虽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但普小留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想着如何拓宽增收渠道,让日子过得更红火。

有了主动脱贫精气神的普小留,脑子也越来越活络,农闲时节就盘算着如何致富。因为父亲以前是村里的厨师,他就有了学习厨艺制卖卤菜的想法。在儿子的帮助下,普小留学会用手机上网查找资料,还与儿子一起钻研制作卤菜。驻村扶贫工作队知道这一情况后,帮其申请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有了创业启动资金的普小留铆足了干劲,烤烟交售期间带着自己研习了半年的成品——卤菜,来到光山烟站门口售卖,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卤菜很合乡里群众的口味,在一个多月的烤烟交售期间,家里就多了1万多元的经济收入。受到鼓舞的普小留,不断改善卤菜口味,增加卤菜品种。9月至来年3月是卖卤菜的旺季,这期间普小留只要去售卖,每天的纯收入能达350元以上,他平均每个月售卖20天,每年旺季收入4万余元。

2018年10月中旬,他用卖卤菜攒起来的4万元钱买了一辆面包车,把自己的卤菜从本村带到了乡里各村售卖。这一年,普小留家除了原来的烤烟收入还多了卖卤菜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建档时的2900元,增长到了9900元。如今,普小留又向村里人租下了一栋房屋,晚间专门卖烧烤,他相信烧烤生意也不会差,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收入。

“扶贫首先要扶志”。普小留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金资助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来实现脱贫。”(玉溪日报记者  李世瑜)

编辑:王德有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