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决战贫困,关键在干部作风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陈诺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收官之年又受到疫情影响。近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作风建设是脱贫攻坚战的硬骨头之一。近年来,中央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当前,最大的问题是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越是在紧要关头,越是要锤炼过硬作风,才能夺取全面胜利。
过硬作风要在脱贫攻坚一线锤炼。脱贫攻坚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到基层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与贫困群众吃连心饭,坐连心凳,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他们扎根农村不放松、为民谋事不懈怠,一个人就是一方阵地,帮助贫困群众改变命运。
过硬作风要在解决脱贫难题中磨砺。只有找准“病根”才能拔掉“穷根”。连续7年每年减贫超千万人,贫困人口走入了学校,搬进了新家,生活方方面面有了保障,这背后离不开扶贫干部过硬的工作作风。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许多驻村工作队变身战“疫”队,这同他们这几年的脱贫工作历练是分不开的。
过硬作风更需“晒光”,干部精神上“补钙”,行动上才会更过硬。需要看到,个别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有发生,“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必须进一步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强化日常监督,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此时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过硬作风,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做好精准扶贫文章,下足“绣花”功夫,让脱贫成果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编辑:李海燕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