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尝生态脱贫甜滋味
发布时间:2020-06-19

“托党委政府的福!”在澄江市龙街街道养白牛社区猴子箐小组,当记者谈及地质灾害搬迁后居住条件的改善,小组长郭云华发出了由衷的感谢。

2019年底,郭云华家与同村另外16户人家从3公里外的地质灾害点搬到了猴子箐,住上了“湖景房”。虽然远离市区,离养白牛社区也还有一段山路,但道路平坦,四围青山环抱,可远眺抚仙湖。村内路灯、停车场、绿化带、客堂、宽带网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等配套设施齐全。

据悉,猴子箐地质灾害搬迁点项目于2017年开始实施,历经三年完工,总投资1000多万元。新村统一规划,每户人家房子占地100平方米,建房费用约16.8万元,在享受国家各项补助后,每户只用承担9万元左右。

新村规划合理、干净整洁,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现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与郭云华记忆中老村子下雨天“出门就是泥巴,泥巴裹到脚脖子”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且生活条件也比以前好多了。

今年57岁的郭云华,膝下一儿一女都已大学毕业在外工作。他自己则在附近的“森林抚仙湖”项目种竹子,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靠着流转出去的20多亩土地,他家每年有3万多元收入。

据养白牛社区党总支书记朱仁才介绍,养白牛社区位于抚仙湖西岸高山峡谷地段、尖山河流域,国土面积约为1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30米,全境位于山区,属于贫困行政村。社区下辖10个居民小组,据统计,至2019年底有农户438户131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54户502人。山高、坡陡、箐深、水土流失等严重制约着社区发展。土地流转前,群众收入主要靠传统的养猪、种植烤烟和蔬菜,缺乏特色规模产业支撑,每遇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稳定收入难以保障,群众脱贫致富路子不宽,同时土地农药化肥的使用加重了面源污染,每年雨季抚仙湖入湖河道尖山河泥沙俱下,给抚仙湖的保护造成很大压力。

在这样一个“靠天吃饭”,产业基础薄弱,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矛盾突出的社区,怎样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澄江市、龙街街道经多次调研走访,最终确定了养白牛社区走生态脱贫之路。在接下来的土地流转工作中,养白牛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组织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共同开展入户调查和宣传动员工作,跟群众算生态账、经济账。思想工作做通后,群众土地流转的积极性都很高。

2017年12月抚仙湖径流区10万亩退耕还林植被恢复项目在养白牛社区顺利开工。养白牛社区5809.22亩耕地全部流转,每亩每年流转租金1500元(第一年加每亩1500元青苗补偿款),首期签订合同23年。

从2018年开始,每亩年租金1500元,受益农户438户1317人,惠及建档立卡户154户502人,贫困人口土地流转年人均收入达6750元,有效带动了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2018年底,社区154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社区无边缘户、无监测户。

此外,通过持续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群众就近务工参与项目建设及管理,从务工和运营中获得工资、经营和财产性收入,有力促进持续稳定增收脱贫。今年克服疫情影响,养白牛社区群众不等不靠,积极外出务工,截至5月底,共外出务工53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外出务工226人。

朱仁才在养白牛社区任党总支书记已有25年,他见证了养白牛的变迁,从土路到柏油路,从牛车、拖拉机到大多数人家都开上了小汽车。经过多年打造,养白牛社区生态环境改善,群众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乡风文明日益浓郁,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通过抚仙湖径流区植被恢复、入湖河道整治、禁止规模养殖等,养白牛社区每年可减少入湖泥沙约6656吨,减施化肥55吨,为保持抚仙湖水长清作出了贡献,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养白牛社区乡村振兴带来了机遇。朱仁才说,今后条件适合的时候,将发展乡村旅游,为群众增收培育新产业。

(记者  蒋跃)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