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广场、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承担着满足公众日常生活、公共交往活动需要等功能,是提升城市活力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城市更新中存在离散化和碎片化的现象,城市空间结构失衡、意象混乱和视觉矛盾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以进化的视角来看待城市,并通过完善规划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注重“小而美”
公共空间的规划不能一味追求突破空间限制。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设计师和艺术家需要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上,结合人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加缜密的思考。
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在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利用上应该从空间密度、人文温度、功能集成度三个方面入手,借鉴西方成功案例,打造以场景化为主的多功能一体化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空间,集生活、休闲、交往、散步、文化等于一体。只有让人民群众居于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保证一座城市实现永续、平衡与健康的发展。
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注重空间的利用率,适当提高空间密度,注重使用品质和功能实用性,实现多功能一体化。要根据场地所允许的面积,尽最大可能提供基本的休憩空间和服务设施,并通过精巧的环境设计,使公共空间物尽其用。
针对现代社会的特点,既要有一些大型公共开放空间,也应注重各类“小而美”的公共空间。通过空间和氛围的设计制造,既提高交流的便利性和随机性,又让人产生安全感、归属感。
在英国,退休的人可以用很少的租金租用一块土地进行园艺设计。这些地方往往会成为新的社交场所,人们既可以交流园艺经验、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晚年生活,又能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
城市公共空间还需增加功能的集成度,提高空间的效度,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城市成为宜业、宜居的乐园。比如,韩国将废弃高架桥重生变为一条空中花园走廊,设置咖啡厅、图书馆、室外舞台、花店等十几个便利设施,开辟花盆长椅、玫瑰广场、高架保存区间等多个休息空间,供市民和游客使用。
打造实用空间
公共空间作为人群聚集的场所,人口密度越高,聚集性越强,对空间的营造要求也就越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激活老旧过时的公共空间和历史古迹,打造有趣的公共空间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是城市公共空间再设计的经典之作。它本是纽约在20世纪30年代为缓解交通压力建造的高架铁路货运专用线,荒废后一度面临被拆除的命运。2000年,纽约市长宣布修复高线,由建筑及景观设计事务所负责改造,最终建成了贯穿曼哈顿的空中花园走廊。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治理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等多个专业共同关注的领域。推进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对话,对人民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规划,不仅需要管理学科、建筑学科的战略规划智慧,也需要艺术家的介入,同时要提高民众的参与度。
在规划发展中融入多学科知识的公共空间,往往更具有生命力和实用性。例如,波士顿的城市设计者融合多学科人才一起将街道中的不规则形状、未利用的碎片空间,打造成为口袋公园和露天咖啡馆等公共场所,极大地提高了相关空间的利用率,也激活了街道冗余地点的生命力。又如,西班牙马德里有一个广场,其间坐落着一个绿色能源山丘。它利用太阳能提供电能,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照明、充电等服务。
总的来看,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将城市设计、建筑、景观、市政、水工、艺术设计等进行整合,通过规划引领、专业团队、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等方式进一步体现城市治理、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减少“遗弃”角落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不乏一些被“遗弃”的角落,如风光不再的天桥、荒废的公共电话亭等。除了时代淘汰的原因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城市存在的“创造性破坏”问题,即在进行城市设计的时候,并没有长远考虑,导致城市规划建设的混乱和浪费。
城市的发展可比拟人类社会的进化,需要在整体性思维、生态性战略基础上进行长远的规划设计,在建筑物与建筑物、建筑与景观、景观与人三方面达成和谐。这些设计一旦成形、成熟,就不应该轻易改变。
公共空间在体现人性化设计的同时,应该结合各个地方的气候特点、地域风格。城市街景、城市公共空间与居住区不同,必须考虑到周边的建筑、环境、交通、人群等众多因素。特别是,要注意与历史文化、人文特征、地理位置的有机融合,以系统性思维对公共空间进行整合设计。
一些城市为了树立城市形象,无视地理气候条件,在市中心开辟大尺度的草坪和硬质广场。这种设计不仅不能真正满足人们休闲活动时对舒适空间的要求,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人民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匹配,生态和产业要建立互动互补的关系。城市管理者在对城市空间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城市的发展定位、空间特征、产业特点制定规划,用制度来维系战略工程,让每个人找到栖居之地、奋斗之地、圆梦之地。
公共空间还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能够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推动不同社会群体的互相理解,从而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人民的实际需要,以系统性为前提,以功能化、场景化为手段,依靠多种学科的专业人才,让公共空间更加便利、更加温暖。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