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各级干部深入查找玉溪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研究解决的措施和办法,思考提升玉溪城市建设管理的方法和路径。围绕省委提出的建设“三个城市”的要求和广大市民的新期盼,今后玉溪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要在哪些方面发力?记者采访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董晓娟。
城市建设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
“城市是文明的象征。城市建设关乎民心、关乎民生、关乎发展。”董晓娟说,特别是在拉动投资、带动就业、激发消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抓好城市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截至2019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98%,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展到78平方公里,红塔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8.7平方公里,玉溪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称号,被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争取到全国海绵城市试点的资金支持。
去年,红龙路建成通车,让中心城区与北城片区有了快速通道;东风中路道路扩宽改造工程全线通车,打通了主城核心区南北向的“肠梗阻”;中心城区污水提质增效项目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下水道将不再有臭味;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完成并接入国家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成为云南省第二家联网城市;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诉求越来越高……
董晓娟说,虽然玉溪的城市建设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城不城、村不村”的状况与省域次中心的城市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主要存在四方面突出问题:一是城市规模小,城市人口少,城镇化率不高,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没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学前教育、停车位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三是东西向路网不畅,断头路、丁字路多,市政道路建设水平不高;四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瞄准“三个城市”要求补齐建设短板
董晓娟介绍,针对目前存在的短板,对照省委对红塔区提出的建设科教创新城市、健康宜居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三个城市”的要求和市民的期待,今后市住建局将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严格按照城市规划,重点在解决居民住房、出行和服务供给等方面下功夫,更好地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
在住房建设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因城施策”“一城一策”要求,做好保障房建设分配,分类指导建设刚需商品房、改善型住房和高品质商业用房;在路网建设方面,要在规划的引领下,根据城市功能布局推进东西向道路建设,解决“出行难”问题;在服务供给方面,要突出健康、宜居、绿色等理念,打造一批城市公园和“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让城市既有“颜值”,又健康宜居。
强化规划执行,通过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更干净、宜居、特色、智慧,更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具体要解决好城市路网、停车场建设、城区供排水、垃圾处理及公厕等问题。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董晓娟说,我市已出台全面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今后将加强城市管理,尤其要解决好规划管控缺位的问题,解决好城市工程建设统筹性不够和城市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向管理要效益。
着力抓好城市更新改造
当前,围绕国家和省里推开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玉溪在城市更新改造方面有什么考虑和举措?董晓娟介绍,中央和省委对加强城市更新、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出了专门安排和部署,这项工作是造福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必须抓实抓好。我市将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改造的抓手,结合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等工作一体推进,通过城市更新改造,提升群众居住质量和城市整体品质。
2020年度,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为226个小区、945栋、12926户。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4839万元已下达各县(市、区),中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4010万元已分别下达至各县(市、区)。下一步,将加强建立政府统筹组织、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街道具体实施、社区协同推进、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另外,我市将拓宽筹资渠道,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完善居民合理分担、单位投资、市场运作、财政奖补等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 白诚颖)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