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富脑袋”实现“富口袋”
发布时间:2020-10-12

最近,在整理相关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时发现,大部分贫困家庭的父母以及子女文化程度绝大部分是初中程度,甚至是小学水平,高中和中专极小,大学、大专更加是凤毛麟角。不由感慨,真正做好扶贫工作,不应只是要从产业上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更应大力发展教育扶贫,从思想根源上拔除“穷根”,以“富脑袋”实现“富口袋”。

“扶贫先扶智,治贫必治愚”,发展教育才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策。知识改变命运,现实情况却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孩子可能因为教育资源有限、贫困等原因不能通过获得教育而改变命运。更因为乡村教育理念的偏失、“读书无用论”的盛行使乡村教育发展之路显得曲折莫测。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就不只是一次听到过“读书没有什么用,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的言论,从而中断教育之路。进而,由于缺乏良好教育,导致出现“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能从根本上拔出穷根,甚至造成“一代穷代代穷”的局面。长此以往下去,对于整个基层群众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的开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实际上,教育扶贫是开启扶贫攻坚之锁的金钥匙。“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让农村贫困人口走出贫困,补齐民生短板,实施精准扶贫,才能实现全面小康。那么,如果把全面小康比作砝码,精准扶贫比作杠杆,那么“教育扶贫”就是支点。想要真正做好“扶贫工作”,增加贫困户“造血功能”,从根源上拔出“穷根”,必须从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现状,甚至于改变整个地区的面貌。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如是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那么,怎么做才能让脱贫人口能够“站起来”“走得远”,改变,彻底切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呢?

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健全学生资助体系。教育是帮助人脱贫的,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教育支出太大,也会导致家庭陷入贫困。“我们家,一年收入也就万把块钱,两个孩子都在上高中,我们的确负担不了。”建档立卡的农户这样说。因此,教育扶贫不仅要让贫困户子女上得起学,而且要免费上学,必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的倾斜程度。

“互联网+教育”,实现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精准供给。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关键在于优质师资资源的公平供给,互联网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以低廉的价格为各类人群提供真人在线辅导。一台手机在手,通过“网络直播”,可以不使各种的优质的师资资源得到广泛范围的传播,不仅能让贫困地区的教师得到“名师”培训,而且学生也能够与名师“面对面”,获得可贵的体验。

另外,教育扶贫不能让政府的“独角戏”,得“众人拾柴火焰高”。教育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政府部门整合各种资源的同时,还应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整体合力,应建立起国家主导、地方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教育扶贫机制。只有大家共同关注教育,教育扶贫攻坚战才能打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因此想要彻底拔掉“穷根”,就得下活教育扶贫一盘棋,以“富脑袋”实现“富口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挣脱贫困的束缚。

作者:王金艳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