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是活着的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在自然、人文、历史、建筑风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具有保护和开发价值。如何让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显现特色亮点,助推产村、产旅、文旅融合发展。这就得下“真功夫”、研究完善政策、形成新机制,让资源不流失、文化价值得到提升,成为留住记忆、守住乡愁的资源禀赋。
传统村落保护的缺失,亟待引起重视。每个村庄就是一部历史,有着独特的文化品格。近年来,各地对申报传统村落积极性高涨,申报命名了一些特色鲜明、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传统村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地方大拆大建、无序拆并、自然损毁等情况突出,特色院落建筑、宗祠古庙、古碾老井、名木古树等也随着村庄拆建而消失,有的甚至遭到灭绝性的破坏,因此,传统村落保护必要引起重视。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十分重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相继出台保护措施。云南省也制定《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云南省首部传统村落保护单行条例审议通过,明确了严禁大拆大建和破坏性开发建设,合理挖掘利用传统村落资源,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为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步入良性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传统村落重在保护,因村施策,健全完善有效机制。各地应树立保护优先,活态传承理念,一村一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地方立法保护,建立挂牌保护和退出机制,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加大监督管理,适时跟踪问效和随访随查,将保护措施落到实处;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村落发展规划,形成新村与老村合理布局,保持村庄的整体空间形态、建筑风貌、自然景观,尊重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要整合资金和项目,抓紧拯救性活化物的抢救保护,抓好村落基础性及主体建筑物的修缮、维护和管理,做好传统村落的安全防范,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和宣传引导,推进乡村治理,提振乡村文明。
凸显资源优势和特色,差异化保护建设。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应避免“千村一面”和同质化现象,要多角度、全方位深入挖掘村寨特色,“一村一特”“一村一韵”,“形”“神”相融,文脉相传,抓实古村、古巷、古宅、古树及古文物等保护,做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挖掘传承及开发,全力打造村寨品牌。在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的一些传统村落,村组突出彝村彝寨、彝文化、彝绣、彝族建筑的特色,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农耕、民俗、农艺、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文化,较好地保持了传统村落的完整性、民族性和延续性。
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要与乡村振兴融合推进。各地应把村落保护建设与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培育、民族文化繁荣、乡村旅游业发展等相结合,提档村落基础配套,重基础、建示范、创特色,打造特色鲜明、文脉相通、产村产旅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落,将传统村落建成乡村振兴的美丽示范点,激发乡村活力。
作者:曹文学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