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机制保障,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市产业覆盖建档立卡户1.8万户,实现了产业到户全覆盖。(详见本报9月22日第1版相关报道)
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方式,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抓手。实践表明,没有产业带动,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就难以持续脱贫。持续推进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才有可靠保障。
近年来,我市整合扶贫开发、涉农项目资金,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建档立卡户全覆盖工作。与此同时,还遴选聘用产业发展指导员对建档立卡户开展面对面的生产经营指导服务。多措并举之下,全市各地从生态农业到农村电商,从特色种养到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百舸争流,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内生动力,全市有73.5%的建档立卡户从产业扶贫中获得了收入,去年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6.9%,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事实证明,“产业兴则百姓富”,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关键在于产业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还需要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振兴。
应当看到,产业扶贫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扶贫产业,应当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创新思路,因地制宜,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对路的政策、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扎实的行动量身定做、靶向治疗、对症下药,千方百计让扶贫产业红火起来。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一定会让农村群众的腰包充盈起来,彻底拔“穷根”、栽“富根”、开“富路”,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李世瑜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