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玉溪美食
  3. 正文

杀年猪年味浓浓 送祝福喜气多多



搬迁入住的彝家新寨


乡村大厨


身着民族盛装的亲友都来赴宴了

春节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又称“过年”,因地域分布、民族差异等因素,各地的年俗各异,但都围绕除陈布新、驱邪禳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开展新春贺岁活动。近日,峨山县富良棚乡花椒村的村民开始迎接易地扶贫搬迁后的第一个彝族年,记者赶往村里,感受彝家新寨的浓浓年味。

除陈布新求吉祥

村内新建的民居格外显眼,打扫一新的农家小院绿意盎然。身着彝族服饰的女主人李学仙早已将热茶、糖果摆放在客厅、院里的桌子上。迎客倒茶等礼仪,让这个刚刚搬迁入住的彝族寨子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彝族人搬家有讲究,旧时要通过种树来衡量能否搬迁。彝族祖先会在几个适宜生活的地方种上树,三年后回到种树的地方,如果树成活了就说明这个地方适宜生活,可以搬迁。”说到搬家挪窝,德高望重的彝族毕摩李万忠讲起彝族的习俗来。靠认知进行判断是彝族祖先在活中常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行走在峨山彝族村落间,记者时常听闻彝族年不仅时间长,还因各村各家的情况不同,过年的时间也不一样。彝族年究竟从何时开始?为何各家时间不一?李万忠一一作了解答。

在峨山,每逢春节临近,彝族村落里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通明渠暗沟,将整个村子干干净净打扫出来。除尘即“除陈”,有“除陈布新”之意,将所有“穷运”“晦气”等统统扫出门,祈求来年清净吉祥。这一习俗寄托了彝族群众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杀年猪讲究多

“除尘完毕的彝家村寨开始筹备过年的相关事宜,吃杀猪饭是彝族年的开始。同一家族里杀猪日期得遵循长幼有序、不冲突的原则,得按照家族辈分征求长辈意见。各家确定日期后,需由主人通知家族中的每一户成员。杀猪当日,家族中的男男女女主动上门帮忙干活。”李万忠说。

彝族年因各家杀猪的时间不一样而不同。自年猪杀倒之日起,各家的年也就开始了,往后每日于家堂前供奉茶饭至年初三早上才停止。旧时,年初三的茶饭供奉完毕,全族男人需带上猎狗上山打猎,祭山、祭树、聚餐……家族间的交流活动让大家在闲暇之余提高技能、交流情感。正月十六,又称“祭龙节”,彝语为“米告号”,毕摩会将村里有一技之长的人聚在一起,认真总结交流上一年的得失,要求大家规划好未来一年的工作,嘱咐各行各业开始下一年工作。至此,从吃杀猪饭开始计算的彝家年才算结束,整个过程充满仪式感。敬长辈、重礼仪,热情好客、团结互助……伴随着彝家人生活的始终。

记者眼前,男的磨刀、生火……准备着杀猪前的各项工作,女的一早便从山上采回松针、芭蕉叶……为做饭忙碌,一派热闹景象。

临近中午,李万忠走进猪圈,一边念着彝族经文,一边往年猪身上揪下一撮毛,悬挂在猪圈内,有源源不断、牲畜兴旺之意。

喝下杀猪酒的男人们相互配合着麻利地完成了杀猪过程,紧接着是煺毛、开膛、卸肉、“翻肠倒肚”等活计,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比年夜饭还重要

“杀猪饭对于彝族来说,比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还重要。”忙着招呼客人的李学仙一脸喜悦地说,“年三十是各家的团圆饭,而吃杀猪饭时,平日联系不多的家族成员和亲朋好友相互走动,联络感情,互相送祝福沾喜气,一起分享一年来的幸福,既热闹又温馨。”

“彝族办喜事杀黑猪,办丧事杀白猪。杀年猪更讲究,需挑头大、尾长、膘肥的,预示一年之头、常年四季生活富足。”李万忠说着,取来12根竹签,准备穿12串肉串,每串需有1片肝、3片肉,与猪头、猪尾祭天地、祈福求平安。

头代表年头、尾代表年尾,12片肝为12个月,36片肉为360天。李万忠细细解释:“肝的彝语为‘那色儿’,表示胜利的意思。彝族认为,猪肝是猪身上最稀奇的,用最稀奇的东西来祭祀才是对祖先的尊敬。”

礼尚往来“拎提箩”

夕阳斜照,饭点将至,李学仙家的客人们身着民族服装,拎着提箩携带糖果、烟酒等礼物陆续抵达。李学仙的父母热情地将其一一迎进家中,整个屋子愈发热闹。“拎提箩”这样的礼节让所有客人既不空手来,也不空手回。“来而不往非礼也”,客人带来的礼物是放在提箩里的,走的时候主人也要将自家心意放进提箩作为回礼,彼此间用提箩传递着祝福与问候,传递着彝家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待客人入席,大家嗅着松针香,喝着自酿的苞谷酒,吃着鲜甜可口的饭菜,相互嘘寒问暖、举杯祝福,亲情成了这席间的特色佳肴,李学仙家的年就此拉开序幕。“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待客礼仪在亲朋间传递着,热闹祥和的景象让这个彝家新寨年味愈浓。(记者  沈杰  文/图)

编辑:刘玉霞   审核: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