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为提高小记者们的防震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本报小记者团组织30余名小记者走进玉溪市防震减灾科普馆,体验模拟地震,感受地震的破坏力,并了解地震相关知识,学习科学防震、自救互救方法。
体验模拟地震
活动中,小记者们先后走进震后倾斜小屋、地震模拟体验区、地震监测区、通海大地震纪念厅……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和通俗易懂的动画视频,不但认识了地震的可怕,而且也了解了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前的预兆以及如何正确防震避险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震后倾斜小屋和地震模拟体验最受小记者们喜爱。在家具东倒西歪、黑漆漆的震后倾斜小屋中,配上地震发生时的模拟声响,小记者们纷纷尖叫着跑出小屋,真切地感受到了地震强大的破坏力。观看完通海大地震记录影像后,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跑到地震模拟体验区,跃跃欲试地想感受一下地震的威力。随着模拟地震级数的不断增加,小记者们在体验台上摇晃得越来越厉害,现场尖叫声、呼救声不绝于耳。“地震真是太可怕了,根本就没办法站起来逃生。”小记者孙浩鑫说道。
了解房屋抗震结构
此外,小记者们一边听讲解,一边学习了地震中自救互救方法、大陆板块构造、地震监测和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等。与此同时,小记者们还观看了预警沙盘演示、房屋抗震技术演示和模拟建筑抗震对比演示,学习和掌握了科学防震方法。
在通海大地震纪念厅,小记者们看到了形象逼真的仿真震后废墟,以及一些从废墟中挖掘出来的物品。通过真实还原的场景和图文并茂的展板,小记者们深深感受到了当年通海大地震的惨状,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再也不要发生地震了,它对人类的伤害太大了。”
据了解,玉溪市防震减灾科普馆是云南省第一个专业地震科普馆。馆内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栩栩如生的模型、丰富多彩的动态图像、寓教于乐的互动模拟实验、身临其境的震感体验、通俗易懂的图文等呈现给社会公众,从认识、体验、预警、防御、自救互救的角度向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张婵娟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