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对表找差距 学以致用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1-03-09

市委网信办主任王勇:培育新动能 建设“数字玉溪”

玉溪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在软环境打造、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政府数字化、城市数字化等领域均走在全省前列。

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数字产业,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浓厚气氛?市委网信办将在数字玉溪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立足实际,与各部门、各县(市、区)以及社会各界开展广泛的协同合作,重点推动激活新要素、培育新动能、探索新治理、建设新设施“四个新”,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构建更加适应数字生产力进步的生产关系,形成适应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力争实现以数兴业、以数善政、以数惠民的愿景。

激活新要素,探索数据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机制。抓紧组建数字玉溪建设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打通政府和企业间数据流动通道,探索数据高效安全流通和应用的政策制度、机制化流程,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释放数据红利。

培育新动能,壮大数字经济生产力。探索设立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补助资金池,加快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支撑平台的推广使用,促进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降低企业转型门槛,缩短转型周期,形成数字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实体经济形态。

探索新治理,构建数字经济新型生产关系。加快推进OA下沉及“城市大脑”“刷脸就行”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探索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大力扶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新业态。

建设新设施,不断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推进5G、光纤网络、大数据中心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推动“滇中数仓”暨“东数西存”“西算东送”基地建设;推进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政务云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志刚:奋蹄扬鞭力争旅游总收入突破一千亿元

结合实际,“十四五”期间,玉溪力争到2025年,接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总收入达1000亿元。

针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支撑不足、旅游总收入增长压力较大、市场主体培育不足等困难和问题,文旅部门将奋蹄扬鞭,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勤奋劲,舍我其谁的担当,重点抓实项目为王、转型升级等6项工作,全力以赴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项目为王,推进旅游产品建设。按照“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包装一批、签约一批、招商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梳理细化寒武纪乐园等62个文旅固投项目,按照每年100亿元的项目储备,谋划策划2022年至2025年的重点投资项目,确保“十四五”期间旅游产品建设投入不少于450亿元。

纳限纳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等为抓手,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使全市更多的住宿企业、体育文化娱乐业纳规纳限,确保“十四五”住宿业、体育文化娱乐业保持20%以上增速。

转型升级,推动新业态、新产品打造。推动15个旅游名镇提档升级,建成一批A级景区、旅游名村、半山酒店。

拓展客源市场,加大宣传推广和营销力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利用“一部手机游云南”手机宣传营销产品,举办旅游摄影大赛、特色品牌节庆等活动,加强与市内外媒体合作,宣传玉溪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到玉溪旅游消费。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推进“玉溪亿万年”“多彩民族风”等文旅线路建设,办好“聂耳音乐周”和“中华诗人节”等重大活动,推进“聂耳音乐之都”建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文旅产业链。

强化市场监管。落实市场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文旅市场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勇:深化“玉溪之变”构建大营街发展新格局

要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找准发展重点,突破发展瓶颈。大营街作为红塔区中心城区“西拓”板块,集体经济特色凸显,有一定工业实力和产业体系基础。但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质量不高、部分重大项目建设缓慢等问题。

如何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大营街之变?大营街街道将围绕市委“两区一高地”的发展定位和红塔区建好“三城”的总体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规划、产业、项目三个重点,强化优势、融合两项指标,增强组织、作风两个保障,强化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担当作为的精神抓落实,以干部作风转变促大营街之变,从而进一步深化“玉溪之变”。

突出规划、产业、项目三个重点。以“一核三片区”为总体发展思路,策划打造“一桥连三城”,以建设健康生活目的地为目标,全面打造大营街温泉康养片区,谋划发展龙潭工业新区,逐步扩大城镇规模;围绕产业布局,通过实施“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等措施,规划打造大营街温泉运动小镇等项目;盘活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壮大集体经济,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加快推进聂耳音乐小镇等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激发新动能、以有效投资创造新需求,不断打造大营街发展新格局。

强化优势、融合两项指标。优势即围绕“十四五”期间玉溪着力构建“5+8”的产业体系,持续发挥“卷烟辅料配套、黑色金属压延加工、金属制品制造”传统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争取到2025年,培育卷烟配套产业企业5亿元的2户,生物医药企业10亿元的1户,新能源新材料企业5亿元的1户。融合即强化融合发展,加大环境整治,实施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乡村数字治理、信息惠民服务向新型数字化方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峨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鹏:打造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新增长极

峨山“十三五”期间经济总量和人均GDP都翻了一番,GDP在2018年破百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但2020年GDP总量居全市末位,在全省129个县区排名69位。比对市委提出“玉溪2025年实现人均GDP2万美元目标,与昆明同步实现现代化,力争人均GDP全省第一”的目标任务,峨山还有很大差距。

客观审视峨山发展现状,实体经济基础不牢,仍处于资源型、内向型、粗放型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占GDP比重的15.8%,城镇化率仅48.5%,各行业市场主体仅12539个,仅占全市总数的5.5%……看似都是困难和危机,但危与机并存,峨山将在危机中寻新机,在差距中找成长空间。

如何在2025年与全市同步实现人均GDP2万美元目标?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在干部。峨山将立足实际,自我加压、抢抓机遇、摸清“家底”,深挖潜力、抢抓机遇。“十四五”期间,玉磨铁路、玉楚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项目将建成。同时,峨山将以玉昆项目和云南绿色钢城建设为契机,建立以钢铁产业为主,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为辅的“一主、两辅”产业发展体系,打造钢铁产能超千万吨、工业产值过千亿元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带核心区,将峨山建成全市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新增长极,力争成为玉溪“绿色能源牌”的重要支撑,争取在2025年与全市同步实现人均GDP2万美元目标。

此外,“十四五”期间峨山还将持续深化老旧小区改造经验成果,通过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县城二期棚户区改造,继续推进县城提质扩容、美丽县城创建,实现县城建成区“双十”目标,力争城镇化率达60%以上;融入玉溪“一核三带”和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建设开放协调发展先行区、绿色现代产业聚集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红:以城市更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住建部门将以“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用脚步丈量城市、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市更新持续深化“玉溪之变”。

用脚步丈量城市。围绕“十四五”我市“两区一高地”的发展定位,住建部门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用脚步丈量城市,找准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短板和薄弱环节,打通“断头路”“丁字路”,提高次干路和支路的密度等畅通城市通行,同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速推进群众盼望多年的道路启动实施和逐步通车,提升城市通达率,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十四五”开局之年,玉溪出台《玉溪市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实施方案》,明确了城市更新行动的14项重点任务和24个指标、三年行动计划和五年实施方案,一个崭新的城市更新项目库建立;城市体检,提出“城市病”“诊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抓项目开工建设,“十四五”时期全市共纳入更新计划项目799个,总投资842亿元,实施后将为城市发展提供用地近5000亩。2021年全市计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78个,计划投资148亿元,力推实现城市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实现质的提升。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玉溪城市发展要走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住建部门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形成以中心城区为引领,县城为载体,重点镇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力争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56%,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以上。拓展中心城区空间,以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目标加快推进红塔区、江川区、高新区一体化发展;按照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的目标做强做美县城,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雯  李瑞铭整理)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