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从军路上,吴亚磊、吴思颍身着橄榄绿,投身军营,保家卫国;转业地方,军旅伉俪退伍不褪色敬业奉献书写精彩人生。用时间见证努力最美的颜色,把平凡的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2020年,玉溪这个平凡而又温馨和睦的家庭荣登全国最美家庭。
平凡而又温馨、和睦的全国最美家庭。(受访者供图)
□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黎 苏晴
军旅生涯 比翼齐飞
吴亚磊、吴思颍相识于军营。
2004年,吴亚磊参军入伍,在勇攀高峰的路上从未停歇:义务兵期间曾参加过多项比武竞赛、演习活动,先后获得“优秀士兵”“爱军精武标兵”等荣誉。后来,只有高中底子,没有老师辅导、没有现成复习资料的他,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凭着一股子拼劲考取了军校。
吴思颍的父亲是一位军人,从小在军干所长大的小姑娘不爱红装爱武装。2009年大学毕业后,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军人。“我从小就喜欢听父亲和院子里的老军人讲部队和军人的故事,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军人,在军营里磨砺意志,为人民服务。”吴思颍说。
2013年1月,吴亚磊调任指挥一连担任副连长,同年,吴思颍被分到指挥一连担任排长。两人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就从这里开始。2014年8月1日,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领证结婚。
弹壳工艺品、亲手做生日蛋糕、浪漫式的求婚,一路相伴,吴亚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情。妻子怀孕后,吴亚磊专门为妻子做了温馨提示“孕妇准妈妈辛苦了,但吃东西还得注意”贴在家里,里面除了饮食注意事项外,还包括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要注意的一些东西等,字里行间满是浓浓的爱。吴亚磊说:“战场上,我愿为国家冲锋陷阵,生活中,我愿让她成为最幸福的女人。”
浪漫和温情并非两人爱情的全部。母亲去世后不久,吴亚磊接到参加集团军训法战法集训的任务,繁重的训练和内心的悲伤,让他一个星期就瘦了十多斤,但在吴思颍的陪伴和鼓励下,吴亚磊在比赛中取得了集团军第三的优异成绩,荣立三等功。他说:“她有空的时候就到训练场给我加油打气,她的鼓励才是我前行最大的动力。”
同样,在吴亚磊的帮助和支持下,吴思颍也在旅里举行的首届女子特种射手集训中克服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被评为特等射手。在旅里组织的轻武器特种射击比武中一路过关斩将,夫妻俩各自带领的队伍在决赛中相遇,吴思颍带领女兵参赛队夺冠。比武结束,吴亚磊亲手为妻子戴上了大红花。
浪漫有之,拼搏有之,吴亚磊和吴思颍的军营爱情故事,成为很多战友心中的典范。2016年春节期间,中央七套《军旅人生》栏目、《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战旗报》等新闻媒体对小两口作为双军人家庭热爱国防、建功军营、扎根基层的英雄事迹进行了报道。
退伍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
2017年,吴亚磊转业到玉溪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工作,投身警营,续写为民服务新篇章。转业不到3年,他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转业就是换了一个地方,换了一个战场,就算脱下军装,以前的信仰、勇气不能丢。曾经是军人,现在是警察,还是一名党员,要有自己对‘小家’的责任,更要有守护‘大家’的担当。组织培养了我们、锻造了我们,我们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吴亚磊说。
2019年,吴思颍转业到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脱下军装,肩负起为退役军人服务的新使命。从基层带兵,到进入机关,她努力适应角色的转变。她说:“我在拥军优抚股,平常虽然工作忙、业务多,但为退役军人服务,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是一件非常有荣誉感的事情。”
去年10月,吴亚磊主动请缨到外地执行任务一年,这一走就要相隔几千公里。尽管婚后两人一直是聚少离多,2019年,吴思颍回到地方后一家人才有了短时间的长相聚,但面对再一次的分别吴思颍没有犹豫,一如既往支持着丈夫。为了不让吴亚磊心中有负担,当时她对丈夫说:“我会带好孩子,照顾好家,要是有空了,还可以去那边旅游,看你。”
这样的场景,吴亚磊并不陌生。妻子怀孕期间,吴亚磊很少陪在身边。孩子出生的第8天,吴亚磊就被部队召回。当时,妻子也是对他说自己会照顾好孩子,让他放心去吧。“当时,从走出家门一直到坐在车上,眼泪都止不住流下来,心里觉得很愧疚。从相识到现在,妻子给予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吴亚磊动情地说。
投身抗疫 守护“大家”
“我是党员、是退役军人、奋战抗击疫情一线我责无旁贷。”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吴亚磊、吴思颍夫妻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定不辱使命!”的忠诚和担当相互守望,逆行向前。
吴亚磊加入了公安疫情防控突击队,巡逻防控、卡点值守、转运隔离人员,他带头上岗,还负责起了全队的勤务保障、疫情防控宣传和自身防护知识宣讲工作,常常一天要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那段时间,尽管十分疲惫,但每一件事他都做得井井有条。吴思颍也在得知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填写请战书,把孩子交给老人就到卡点值守,和丈夫在不同的岗位上,并肩抗疫。
吴亚磊、吴思颍一家,是一个平凡、幸福而又了不起、令人敬佩的家庭。
编辑:许潇文 审核: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