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四年,后回家发展,通过网络为乡亲们架起了一座连接市场的桥梁。李元杰发展山乡电子商务的经历,对有志返乡创业的青年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试水电商 初获成功
李元杰是元江县咪哩乡咪哩社区咪哩小组人,2012年,他中专毕业后,到元江一家工矿企业打工。2016年,李元杰决定辞职,回家发展。
咪哩乡是一个哈尼族聚居的山区乡,李元杰返乡时,恰逢国家开始实施脱贫攻坚战,产业发展作为帮助群众摆脱贫困的重要支撑,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咪哩乡也积极发展蔬菜种植,当地众多农户都在自家地里种上了蔬菜。
然而,产品出来了,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没有便利的交通优势,本地缺乏销售人才,外地销售商一时还没有进到咪哩,如何把产品卖出去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急需解决的问题。
李元杰从中看到了商机。
2016年9月,李元杰通过QQ、微信、淘宝店等网络销售渠道,开始了销售当地农副产品的尝试,一年下来,销售额达97842元。
虽然初战告捷,但李元杰知道,自己电商运营经验不足、人气积累不够、宣传包装不到位,要往前再进一步,必须拿出新招。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李元杰尝试与部分农户合作,有计划地组织农产品生产,这一年,李元杰线上线下销售收入达到36.8万元。
在发展电商销售的同时,两个难题摆到了李元杰面前:一方面,客商需要的农产品自己拿不出来,而本地农民的产品多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大路货;另一方面,农户种植水平有高有低,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随意性大,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极大地影响了销售市场的拓展。
“增强竞争力是从事电子商务者绕不开的难关。”李元杰告诉记者,他反复琢磨所想到的突破口,就是改变生产组织方式,从源头上实现对农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的把控。
李元杰一边继续从事本地芒果、柑橘、油菜籽、娃娃菜等农产品销售,一边开始了新的尝试。
2018年底,李元杰动员115户农户拿出200多亩土地,种植朝天椒和生姜。
刚开始,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不足,产量一直不高,经营出现亏损。李元杰没有气馁,他首先想到的是“充电”。他上网查找资料,并购买相关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慢慢掌握了大量育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咪哩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元杰参加了多次水果蔬菜种植管理培训,得到市、县农科人员的帮助。
2019年,李元杰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了百万元大关。
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找李元杰合作的农户越来越多。2019年,他带动哈罗村28户农户种植朝天椒50亩,100余户农户种植油菜籽300余亩;2020年,带动咪哩社区、甘岔村80户农户种植朝天椒200亩。
经过一步步摸索,李元杰的山区农产品电商之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订单化生产。通过网络先与外地收购商接洽,获得订单,然后再组织生产,有效避免了销售难的问题。
品种有特色。选取适合当地山区种植的辣椒、豌豆、蚕豆、柑橘、芒果等果蔬产品。
标准化生产。按平衡施肥原理,严格控制农药施用,保障农产品品质,提升产品竞争力。
尽己所能 助农销售
2020年,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地蔬菜和水果滞销严重,眼看着一年的收成即将打水漂,乡亲们急得团团转。李元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竭尽所能帮他们打开销路,减少损失。
李元杰通过拍短视频、发文图宣传资料以及QQ、微信、淘宝等平台发布了大量信息,并联系与自己打过交道的商家。短短两个月,李元杰先后帮助农户销售了20余吨娃娃菜、60余吨油菜籽、80余吨芒果,销售额达到了100余万元。销售问题得到了解决,找上门寻求合作的农户越来越多。
“能在这方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用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和市场营销能力帮到乡亲们,我感到动力十足。”李元杰告诉记者,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做一名更优秀的电商,带领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为家乡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邢定生)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