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逵手机里存着全部联系贫困户90户的电话号码。采访中他的手机不时响起,只听他一会儿问“家会,你是不是在猪圈旁边”,一会儿说“家贵,你要多养几头牛,贷款已协调好,没有多少问题”。原来都是贫困户来电,“家会”“家贵”就是赵之逵正能量扶贫组诗中的主角。
2018年2月下旬,玉溪市红塔工业园区干部赵之逵作为驻村扶贫干部来到红塔区小石桥乡。三年来,这个曾经的青年诗人写下了厚厚一本近900首讴歌脱贫攻坚的诗歌,确切地说,那是他以诗歌的形式记录的扶贫工作日志。
今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旗下官网中国诗歌网发布了诗刊社与江西省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光荣与梦想”诗歌大赛获奖名单,赵之逵创作的正能量扶贫组诗《为了一个光荣的梦想》在全国32000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4月一个温暖的春日,记者在红塔区小石桥彝族乡见到赵之逵。那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走过刚刚完成菜豌豆收割、正在理墒准备移栽烤烟的田地,走过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走进建档立卡户宽敞明亮的新居,走进脱贫群众的养殖基地……赵之逵诗歌中的主角——小石桥乡干部群众合力脱贫攻坚的生动群像一一呈现眼前。
关于产业扶贫
《胎记》:往村子第一个岔口左边走进去/第三家,就是建档立卡户老彭之宅居/炊烟冲出屋顶,腾起云/斑驳陆离的土坯房/仿佛闷着旱烟、年龄尚轻的彭家春/似乎风再大一些,就能/吹倒老房巍巍颤颤的身躯/颓废的墙体,是贫穷的胎记/今晚入户,是来告诉小彭/按照农业科技公司老师所授施好肥、管好地/一亩增收1000元,就不是什么问题/比白炽灯还亮的,是室外那一轮当空的月/把前行,一寸一寸照明/小彭送我们出门,又一路笑着送出了几十米/这笑/是幸福,写在脸上的胎记
2020年3月一天傍晚,赵之逵和工作人员入户调查。路上,田里的一袋化肥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这是赵之逵曾经所在公司扶持过的一家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生产的有机肥。在接下来的入户调查中,赵之逵了解到,当地群众对这种有机肥非常认可。烤烟是小石桥的农业经济支柱,大部分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都靠这棵烟。但多年来,老百姓只懂栽种,不懂精细管理。如果把这家农业科技公司请来,从施肥到管理,一对一帮助贫困户,不就能实现提质增收,不就能撬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了吗?这样一想,赵之逵立马与这家企业取得联系。几经商议,该公司表示愿意在贫困户的后期追肥和管理中提供全免费服务。这个计划得到了小石桥乡、村和区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的一致支持。2020年4月22日,这家省级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云南思创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和高级农艺师来到小石桥村,一个精准帮扶、提质增效的产业扶贫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惠及28户建档立卡户,按每户给予5亩的扶持计算,每户每年可实现增收5000元。彭家会便是28户之一,这名40出头的男子,多年来与妻子一直照顾家中生病的长辈,平日靠帮人屠宰挣取微薄的收入,但大都用于买药就医,日子过得很苦。2020年上半年,彭家会种下了5亩烤烟,不仅免费领取了肥料,还接受了栽种技术培训,长势良好的烟叶让彭家会第一次觉得生活有了希望。去年下半年,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和支持下,彭家会获得了扶贫贷款,大胆地在老房子里发展起养殖业。
彭家会的养殖地位于小瓦房村旧村。我们去时,远远就看见他和妻子站在院口等着。“今年初卖了8头,现在还存栏22头,那头老母猪肚里还怀着一窝。过几天,还要再加盖一间猪圈。又栽烟又养猪,日子比从前好多了……”彭家会指着堆在院子里的空心砖笑着告诉我们。
关于交通出行
《姓名》:“提箩”,是山里人给任天沛取的诨名/这个从本省更穷的地方倒插门落户彝乡的贫困户/今天主动向我靠近/因为我当着他的面承诺会积极办妥的事/经过多方协调,现在已经搞定/前天,从州城往返小石桥山乡的公交车,已经正式运行/周末和周一,他再也不必为接送在城里读初中的儿子而放下所有农活/开着一身是病的改装摩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下穿行……
2019年初,一个阴雨天,赵之逵和同事入户调查。当他们走上小丫口村民小组老村狭窄而湿滑的村路时,迎面驶来一辆由两轮摩托车改装的简易车,原来是建档立卡户任天沛要送儿子去城里读书。一问才知,小石桥中学和李棋中学合并后,每天送孩子到学校成了山乡百姓的一大难题。
这个小插曲成了驻村工作队的心病。为此,赵之逵多次找到市级交通部门协调、反映,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2019年底,30万元的道路维护资金拨到了小石桥乡。为了在“行”上最大程度帮助群众,之后,赵之逵多次找到交通部门,积极申请开通城乡公交车。2020年11月3日,小石桥乡公交车通车仪式隆重举行。公交车的开通,有效解决了小石桥乡3个行政村2200余户6500余名群众“出行难、乘车难、乘车不安全”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小石桥乡中学与李棋中学合并办学实际,经多方协商,玉溪大营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还开通了学校定制的公交线路,每周一早上7:10、周五下午5:00准时接送孩子上下学,车辆从学校直达家门口(李棋中学至小石桥村)。从此,任天沛再也不用为接送孩子冒险上路。路面条件的改善和公交车的开通,更为当地群众打通了致富路。
关于住房保障
《建档立卡户方美兰》:2438米,这样的海拔/显然不太适合牡丹/唯有火炭母和倒提壶/这类不修边幅的小花/才压得住龙马山的高狂/进风景区观光的人来来往往/都怀着一颗牡丹的心/没有人关注,田间/有一枝褪色的小花,在悄然绽放/她不是某杂志封面的高知女性/也没有“全国十大母亲”的光环/方美兰,一个哑巴母亲/以躬耕的姿势,托举着/城里孜孜不倦的少年,和在省外求学的女大学生/开裂的高原红,美过了全天下所有脂粉
方美兰是小石桥村委会二组小瓦房的建档立卡户,因残致贫。早年丧夫、二级听力残疾的她一个人打理5亩地,供养着在哈尔滨读大学的女儿和玉溪三中上学的小儿子。见到方美兰时,正值午饭时间,在厨房里忙碌的她从窗户里看见我们,放下手中的锅铲开门迎出来,她开心地笑着,嘴里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哑语,赵之逵翻译说,她是想留我们在家里吃午饭。看见赵之逵帮她打开厨房的窗户让油烟散出去,她指了指赵之逵的背影,对着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小石桥乡对辖区建档立卡户进行危房改造,针对存在的不同安全隐患的住房,乡规划中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一户一方案,将每家每户的危房进行安全升级。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方美兰也于2018年搬进了新家。虽然只建了一层,但有客厅、厨房、两间卧室和独立卫生间。楼梯安装了扶手,楼顶严严实实装上了天棚,屋内设施虽然简单,但生活必需品一样不缺。方美兰一会儿跑进厨房翻炒两下,一会儿又跑出来招呼我们,指指门、指指窗、指指干净的卫生间,再指指赵之逵,一遍又一遍对我们竖起大拇指。这个简单的动作,让我们读懂了这位聋哑妇女的心,也对赵之逵诗里那句“开裂的高原红,美过了全天下所有脂粉”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
《蓝图》:群众的动员会才开完/老田就自己,率先拆除了新建的厨房/这个每个月拿着八百元工资的村小组长/又一次往胸口深处,挖割连着肉的心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农村,担当作为看的是榜样/应声倒下的,除了擅自搭建起来/影响村容村貌的畜圈/还有几间/风雨再大一点/就可能垮塌的泥瓦烤房/……/老田带着乡亲们/把拆下来的房梁木料和牛羊/妥妥地统一安置到了临时周转房/被拆除的,还有根深蒂固的/旧行为旧习惯旧思想/蓝图,在构建之前/都需要一次忍痛割爱的清场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拆除那些乱占乱建乱搭、有的已弃之不用却是村民心头肉的危房,小石桥村委会五组组长王增田带领村组班子和党员干部,不分白天黑夜,深入每家每户做工作,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讲政策、说远景。紧接着,王增田率先拆除了自家门口尚牢固实用的车库和厨房……
近年来,小石桥乡着力实施产业发展、就业帮扶、金融扶持、危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千方百计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市、区18家单位党政“一把手”联系,挂包单位385名干部结对帮扶2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个驻村扶贫工作队、9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作用,实现了全乡49名挂包单位干部职工到村到户结对帮扶。他们与当地党委、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带领村民解矛盾、出思路、谋发展。2017年,小石桥乡顺利完成贫困户全面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目标任务,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2018年转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阶段;2020年10月,全乡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全面巩固提升,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只要关系脱贫攻坚,我们所有人的心都是相通的。”赵之逵说。
从龙马山采访下来,守在路口的护林员代兴有高兴地向我们挥手。这个觉得“自己老婆是天下第一漂亮”的护林员,也是赵之逵扶贫诗歌的主角之一。他舒展的笑容和小石桥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精气神一样,如春风拂面,超级治愈。(记者 张丽梅 彭晓娟 )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