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红甸大地日新月异
这是华宁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1949年,历经8个月的武装斗争在西北山发生。党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建立了华宁县第一支人民武装、第一个游击区、第一个人民政权,打响了华宁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面对敌人的反复“围剿”,西北山游击队员英勇反击,先后有11位战士献出宝贵生命。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华宁县通红甸乡山羊母村委会新发寨村民小组,探寻华宁县西北山区委、新西区人民政府旧址,追忆那段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聆听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革命赞歌。
1 巍巍青山埋忠骨
西北山游击区位于华宁县城东北面,地处盘溪镇西北面,故称西北山,总面积110平方千米。西北山东边隔南盘江,与弥勒西山游击区遥遥相望,距离盘溪火车站不远,有滇越铁路上的西洱和小河口两个车站,是一个山高箐深、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汉、彝、苗等多民族聚居的山区。
1948年2月,在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发动的弥勒西山武装斗争影响下,华宁先后出现西北山新发寨彭顺宽和青龙镇、玉泉乡、糯禄乡等几股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变武装。
1949年3月,革命的战火烧到西北山。中共云南省工委经过调查认为,西北山几股民变武装中,彭顺宽出身贫苦、为人正直,愿意接受共产党领导,他率领的40余名武装人员中,多数是贫雇农,素质较好,是可以团结教育改造为党领导开展游击斗争的武装力量。按照中共云南省工委指示,盘溪领导小组决定加强对西北山的领导,以团结教育彭顺宽的武装力量为基础开展群众工作,开辟西北山游击区。党组织派杨东方、杨大明、杨丕德等工作人员深入村寨发动群众,与农民同甘共苦,发展各种组织,开展反对国民党政府“三征”斗争,建立农会和村政权,开辟游击区,组建游击队和民兵大队。
1949年4月,华宁县委成立后,决定建立西北山区委。6月1日,区委在新发寨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新西区人民政府,选举彭顺宽为区人民政府主席。同时,组建了民兵大队,在西北山开辟和建立华宁第一个游击根据地,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权,宣布废除国民党保甲制度及一切苛捐杂税。
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在彭顺宽的孙子彭程带领下,来到位于新发寨的新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也就是彭顺宽的故居。这里原是一所三间两耳外加一个天井的茅草房,占地约200平方米,如今已变成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听奶奶说,我家的房子经历了三次烧、杀、抢,本就摇摇欲坠,搬出去后房子便加速衰败并自然坍塌。”彭程说。
西北山游击区的建立,对敌人构成了威慑。为消除心腹之患,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和地方反动势力先后3次对西北山游击区进行“围剿”。
“7月19日天刚蒙蒙亮,国民党临江镇自卫队和驻防盘溪的敌军一个连偷袭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新发寨,也就是我家。县委组织游击队员和民兵与敌人展开激战,打退了敌人进攻,取得第一次反击战的胜利。”80岁的彭云保是彭顺宽的儿子,跟随父母经历战事时还不足10岁,但当年发生的一切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次敌人还没有烧房子,主要来抢人抓人,把游击队员李正清逼到崖上跳了下去。”
8月6日,彭顺宽、杨丕德等前往弥勒与游击队商谈联防事宜,由于行动消息泄露,他们在小河口落入敌手,被敌人押送到盘溪火车站关押。关押期间,彭顺宽、杨丕德受尽敌人的残酷折磨,但两人坚贞不屈,丝毫未吐露地下党组织的情况。
8月8日,国民党第二十六军一六一师四八三团三营倾巢出动,将杨丕德捆押在队伍前面,经月红寨向西北山突进。布防在法味村的游击队员和民兵对敌人进行阻击,并吹号角联系。各路游击队员、民兵将敌军引至石卷槽、假角山洼地,进行三面包围。
“同志们,集中火力朝这边打!‘老黄狗’在这里!”战斗中,敌人逼迫身为区委委员的杨丕德叫游击队缴械投降,在敌人的刺刀威胁下,杨丕德英勇不屈,向游击队报警。敌人向杨丕德开了枪,年仅20岁的杨丕德倒在了战场上。军民同仇敌忾,对数倍于游击队的敌正规军毫不畏惧,奋勇拼杀。战斗中,不少妇女在家煮洋芋、青苞谷,做荞饼,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水送饭。远在玉泉乡东边的几股民变武装也闻讯前来协同作战。激战至傍晚,敌军败退,撤回盘溪,西北山军民第二次反击战获得全胜。
8月9日,48岁的彭顺宽在盘溪东门外英勇就义,临刑时,他大义凛然,镇定自若。事后,党组织依靠群众设法将彭顺宽的遗体运回新发寨安葬。“敌人把他钉在以前盘溪粮管所出来有棵弯腰树的粪塘里面,我们见到父亲的时候,简直痛不欲生。他的遗体没有头、没有心、没有下身,腿上两边的肉都被剐了,仅有脚上的一处刀疤可以辨别身份。”时隔多年,谈及父亲的惨死,彭云保仍然忍不住声泪俱下。
此后,敌人对西北山游击区进一步加强军事“围剿”。9月2日,敌军1000余人分三路向西北山游击区进犯,鉴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之经过两次反击战,弹药得不到补充,为保护群众和工作人员安全,区委决定率领群众上山隐蔽。“敌人对游击区前后的村庄搜刮了3天,找不到群众和游击队员后,撤退时放火烧毁了新发寨、风吹口等4个村子,我家的房子也被烧了个精光。”彭云保回忆说,“敌人还掳走群众来不及带走的牲畜、家禽和财物,鸡被他们拴了脚用枪扛着就走了。”
9月底,鉴于敌人连续3次“围剿”西北山,群众损失惨重,中共滇中地委委员杨一堂召集西北山工作人员开会,决定转移暴露身份人员,未暴露身份人员和当地干部继续隐蔽斗争。西北山的武装斗争,为华宁县人民革命斗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 浩气永存天地间
距离新西区人民政府不远的山头上,有一处陡峭的山崖。站在笔直欲倾的山峰望去,脚下悬崖峭壁深不见底。1949年7月19日的那场战斗中,年仅18岁的游击队员李正清正是在此纵身一跃,为了革命牺牲了年轻的生命。后人为纪念这位西北山战士,将此地命名为“舍身崖”。
“这天拂晓,大雾弥漫,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分三支队伍来到新发寨偷袭区人民政府,当时身为游击队员、炊事员的李正清一大早到箐沟打水,刚出门转了一个弯,就发现国民党军偷偷摸摸向区政府来。李正清立即丢掉水桶跑回去报告敌情,为保护区人民政府,他提着步枪冲出门外,利用距离敌军20多公尺的山岩作为掩护。”新发寨村民李家发是彭顺宽的侄孙子,从小就时常听姑奶奶,也就是彭顺宽的妻子讲起这段历史,因此对于许多细节他都十分清楚。
据李家发讲述,当天,彭顺宽听到李正清的报告,率领战士迅速冲出,分头到附近村寨召集民兵,抢占有利地形,借助弥天大雾对敌人进行顽强反击。
因敌人来得突然,工作组的文件未来得及带走,为敌所获。共产党员李正清为确保王延祺、杨丕德、赵春、杨大明、彭顺宽等人安全,以身试险作为诱饵,把国民党第二十六军一六一师四八三团三营引到悬崖边,为大家转移争取时间。
只身引诱敌人的李正清,再也没能回来。“他拿着枪边走边往后山打出来,敌人只顾追着他打,等追到这个崖上,他没有了退路,就英勇地从这个1000多米的崖上跳了下去。”李家发说。
随后各村民兵赶到,在彭顺宽的指挥下,击毙敌军1人,击伤敌营长刘藩,敌人不敢久留,狼狈逃窜,西北山人民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胜利的喜悦难掩沉重的心情,战士们满怀悲痛到悬崖下找到了李正清血肉模糊的身躯,含泪掩埋,年仅18岁的生命就此画上了句号。
3 悠悠哀思祭英烈
通红甸乡新西区革命纪念园,绿树苍劲,庄严肃穆。
“西北山的武装斗争对盘溪镇、青龙镇,乃至江川雄关、弥勒西山的革命武装斗争具有深远影响,在华宁县人民革命斗争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场战争,培养锻炼了干部,取得了武装斗争的经验,牵制敌人上千兵力,配合了‘边纵’部队的武装斗争,扩大了革命影响,使西北山广大贫苦群众坚定了只有依靠共产党领导才能求得翻身解放的信念。”近日,通红甸乡红色历史宣讲小分队队员李春波向前来瞻仰的党员干部现场讲解西北山区革命武装斗争历史。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阵地现场教学课,强化了大家对本土红色故事的学习,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通红甸乡的革命斗争故事是华宁县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华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的关键时刻,乡党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引领作用,点燃‘红色引擎’,讲好‘红山’故事,凝聚红色力量。”通红甸乡党委书记豆韬说。
豆韬介绍,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全乡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讲好通红甸乡西北山革命斗争历史中彭顺宽、杨丕德、“舍身崖”等红色故事,近年来通红甸乡全力抓好革命纪念园原有阵地建设和新发寨革命遗址的保护传承。
通红甸乡于2011年3月10日开工建设新西区革命纪念园,7月竣工开放,以此纪念新西区革命斗争中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同时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了阵地。
红色是通红甸乡的底色,革命旧址遗迹是保持底色最好的原料。近年来,通红甸乡对乡域内的革命旧址进行全面普查登记,进一步摸清境内的革命旧址分布情况,收集了大量图片、声像等数据资料。同时,对原来的旧址提档升级和改扩建,加大旧址保护修缮力度。2019年,通红甸乡投资制作了新发寨革命遗址简介、彭顺宽革命烈士事迹宣传栏、“舍身崖”故事、新西区人民政府旧址简介碑文等,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
自新西区革命纪念园建立以来,通红甸乡红色教育活动逐渐“热”起来,各单位各部门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到纪念园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通红甸乡则经常组织干部职工、学生代表、社区干部、民警、医生等群体,到纪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共铸‘红山’魂”等教育活动。
“下一步,我们要把继续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挖掘少数民族特色、自然生态水资源优势相结合,走‘文化+红色旅游’道路,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豆韬介绍,通红甸乡将把保护修缮革命旧址工作与发展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大力宣讲彭顺宽等革命先辈英雄事迹,加大红色文化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打造红色名片。
4 “红山”精神引巨变
春去夏至,通红甸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放眼望去,峰峦叠翠,千亩柑橘树连山成片,一幢幢青瓦斜顶白墙的崭新楼房沿坡而建,错落有致,“红山”处处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走进通红甸社区通红甸村,道路开阔干净,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整洁亮丽,绿树成荫。在自家的“小洋房”里,68岁的村民高兴德干完农活归来,着手准备午饭。
“家里房子盖得漂漂亮亮,每年有20来万元的收入,如今的日子真是好过。”高兴德说,让人欣慰的不仅是自家生活条件改善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村里是泥巴路,车子开不进来,现在到处修得平坦宽敞,打扫得干干净净,出门心情特别舒畅。”
据通红甸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松介绍,前几年村里主要种植烤烟、玉米等传统作物,户均收入在3万元左右。近些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种柑橘,户均收入达到了8万元左右。柑橘产业发展起来,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以前通红甸社区交通闭塞,水泥路也不通,导致农户出行困难,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如今道路都硬化起来,群众出行更方便了。”王松说,环境卫生方面,村里实行党员承包到户、分管到户,把这项工作做到群众中去,入户动员大家共同参与,通过这几方面措施,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十三五”时期,通红甸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20年,通红甸乡完成农业总产值2.86亿元,尤其柑橘产业发展迅速,产量是2015年的4倍,产值是2015年的3.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9640元,比2015年增加3574元,年均增长9.7%。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鼓舞着“红山”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记者手记
致敬英雄 传承信念
□ 马兰
站在游击队员李正清牺牲的悬崖上,记者首先发出了和很多前来缅怀的人同样的惊叹:“太高太陡了,站在崖边脚会不自觉发软,眼睛不敢往下面看,更不敢向前挪一步,难以想象纵身跃下的李正清需要多大的勇气。”
学生时代读小萝卜头、黄继光和邱少云等革命烈士的故事,为他们牺牲了年轻的生命而扼腕叹息,如今亲自踏上红色土地,近距离感受烈士们如何以血相拼、以肉相搏,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壮烈”一词的含义。在西北山革命老区,李正清跳下悬崖,牺牲时年仅18岁;杨丕德遭到敌人杀害时身上留下了冲锋枪弹头,两肋还被残忍地砍了两刀,牺牲时年仅20岁;彭顺宽受尽严刑拷打,为革命粉身碎骨,48岁英勇就义。
为了革命事业,无数革命先驱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献上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烈士已去,精神长存。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要时时温习这些艰苦卓绝的红色历史,口口相传这些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让伟大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近年来,通红甸乡不断加强革命斗争纪念园和新发寨革命遗址的保护建设,发挥本土“新西区革命纪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对内对外讲好西北山区革命斗争故事。这些都是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实际行动。
铭记历史、礼赞英雄的同时,我们还要循着革命精神的指引,筑牢干事创业的精神之基。奋斗“十四五”、迈向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前方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困难面前,用革命精神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方能勇担使命,凝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