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青山埋忠骨 英烈精神代代传
发布时间:2021-07-15

征粮工作队留下来的宣传标语,墙壁上布满弹痕。
征粮工作队留下来的宣传标语,墙壁上布满弹痕。

从新平县戛洒镇出发,驱车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穿行在这天然氧吧间,秀美的自然风光让人不禁赞叹,巍峨绵延的哀牢山将最为奇美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留在了新平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上。

70余年前,在戛洒镇耀南村委会大平掌村民小组的白虎山虎跳崖下,一场土匪暴乱突然发生,一座至今尚存的庄园由此见证了28位烈士的英雄事迹。而今,这些英烈长眠在大平掌村民小组附近的烈士陵园,纪念碑上铭记着征粮剿匪斗争这段革命历程。

为了缅怀和纪念这些先烈,新平县以革命烈士董耀南的名字“耀南”命名这片先烈们为之战斗的土地,而耀南村质朴的村民继承了革命先辈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把耀南村打造成特色产业明显、生态环境优越、百姓生活和美的风情乡村,形成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戛洒土匪暴乱

李润之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是新平县及哀牢山区一带集官、匪、霸、特于一体的封建反动势力的总代表,自称“南滇一柱”。新平革命政权建立后,国民党新平特务组织勾结以李润之为首的地霸土匪不断挑起事端,组织“反共自卫义勇军”,妄图建立哀牢山反共基地,陇西世族庄园成为“反共自卫义勇军”的指挥部。

1950年1月中旬,滇桂黔边纵队第九支队41团、42团,暂编13军两个团,滇中独立团,新平护乡团从四面重重包围了盘踞在哀牢山大平掌、冬瓜岭老巢的李润之及其“反共自卫义勇军”。李润之在重兵压境、无路可逃的情况下被迫投降,交出电台1部、枪支弹药等军用物资。为防止李润之匪部东山再起,保护征粮,新平县委抽调南区部分武装人员加强组建戛洒基干队,建立由陆开明任主任、白廷芳为教导员的戛洒办事处,办事处设在陇西世族庄园内,统一指挥南区的剿匪和建立乡村政权工作。

1950年3月,征粮工作开始后,县委抽调新平中学的部分师生与县民运工作团的部分同志组成戛洒征粮工作队,同驻陇西世族庄园内,发动群众开展征粮工作。1950年5月3日,土匪暴乱进攻驻扎在陇西世族庄园的征粮工作队,仅在大平掌就造成28人壮烈牺牲。

巍巍青山埋忠骨

“这座大墓里安葬着28位烈士的遗骸,土匪暴乱平息后,戛洒办事处将他们的遗骸从石灰窑洞中取出后已无法辨认,最后只得将他们集体合葬。”戛洒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职工李成良指着戛洒烈士陵园的一座大墓告诉记者。

为缅怀革命烈士,1988年6月,新平县民政局和戛洒镇党委、政府决定修建戛洒烈士陵园,陵园最初修建在戛洒文化站内,于1989年10月竣工,占地面积557.8平方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于1999年10月迁入戛洒镇耀南村大平掌村民小组旁,占地面积1105平方米,建有烈士纪念碑一座,陵园内有28位烈士合葬墓一座,埋葬着当年在征粮剿匪斗争中牺牲的烈士。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限制,烈士陵园纪念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纪念碑及烈士墓急需重新修建。2014年4月,新平县投资185万元,除了对烈士陵园内原有的部分纪念设施进行修缮外,同时将其他地方的105座零散烈士墓集中迁入。

烈士陵园的重建,在进一步规范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方便了各界人士开展祭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缅怀革命先烈,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每年清明节,新平县党政干部、人民群众和中小学生都会到烈士陵园举行悼念活动;每逢“五四”“七一”等重要节日,各界群众都会到这里瞻仰烈士事迹,举行入党入团仪式,开展主题党课、党史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大山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到陇西世族庄园,当年的战斗痕迹依稀可见。正大门两侧的外墙上有征粮剿匪时留下的弹痕,墙上仍有解放军进山剿匪时留下的宣传标语。

“当年就是在这里,征粮工作队员和土匪发生了激烈战斗。”李成良说,“由于土匪人数众多,攻势猛烈,队员们躲进了地下室,土匪就用烟熏、手榴弹爆破等办法把征粮工作队员炸伤熏晕,后来将他们拉到庄园门口残忍杀害。”

陇西世族庄园隐藏于哀牢山腹地,雄踞险要,俯视莽莽群山,古朴、威严而又不失华贵。庄园建于1943年,分主体建筑、花园、马房三部分,占地面积4.2亩,建筑面积1196.99平方米,共有大小屋子69间、5个天井大院等,如今是当地的旅游景点。2019年8月至今,庄园暂停对外开放,实施陇西世族庄园文物建筑群修缮工程项目。

陇西世族庄园是清朝乾隆皇帝御封“岩旺土把总”世袭土司李显智末代传人李润之的宅第,庄园采纳了欧洲中世纪城堡式和中国庭院式的建筑风格,能工巧匠们采取“依山就势、层层深入、三院一堂”风格各异的做法,可概括为“完整平衡、宽敞适用、中西合璧、俨然紧凑”。整座庄园具备了住宅、防卫、休闲等诸多功能。

陇西世族庄园是滇南地区保留最完整的土司制度历史缩影和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1995年被确定为新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2月16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4月30日被公布为玉溪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18日被公布为云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5月被玉溪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玉溪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3月5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70多年前,先烈们舍身忘我、不畏牺牲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着当地人民不断奋勇前行,以实际行动建设美好家园。而今,耀南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周边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全村近千人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并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在陇西世族庄园门口,24岁的大学毕业生张映文守在自家的摊位前。她告诉记者,自己家就在陇西世族庄园旁,依托当地旅游业,主要卖腊肉、火腿、蜂蜜、茶叶等土特产,如今已20多年了。“前些年旅游业发展较快的时候,我们家一年能卖20吨腊肉。”张映文告诉记者。

在陇西世族庄园所在的大平掌小组,大部分人家都像张映文家一样依托旅游资源做起了小生意,发展乡村旅游让当地群众生活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我们这里从事旅游业的占了一半以上。”耀南村委会副主任杨家祥告诉记者。

新平县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杨超雁是当地的乡村旅游带头人,近年来耀南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他感受颇深。在他看来,旅游是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耀南村要想进一步发展,应持续做好乡村旅游,这是让当地老百姓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只有把乡村旅游发展好,才能真正使老百姓富裕起来,实现乡村振兴。

“耀南有自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土司文化,还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旅游,让游客有更丰富的旅游体验。”杨超雁说,“要一如既往地发展好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是耀南持续发展的出路。”

近年来,新平县委、县政府和戛洒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旅游作为耀南村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名片来打造,立足哀牢山的生态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积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旅游经营、民俗展示、特色种植养殖、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狠下功夫,遵循“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把耀南村打造成特色产业明显、生态环境优越、百姓生活和美的风情乡村。 (记者 吕向群 熊长青 文/图 )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