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21>>生物多样性保护>>图片新闻

风雨兼程 护象南归——北移亚洲象玉溪安全防范和应急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08-24

  编者按

  野生象群北移“突访”玉溪,是数百年来的第一次。罕见的象群北移南返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国际舆论热点。对此,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象群北移初期,市委书记王力,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亚洲象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从暮春到金秋,“吉象入玉”的92个日夜里,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林草部门直接指导帮助下,玉溪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多部门组成的亚洲象保护监测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前线指挥部,制定处置方案,积极开展防范应急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站位,强担当,科学决策,精心处置,在滇中大地上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画卷,谱写了玉溪生态文明建设的绚丽篇章。

  父亲脑梗没办法守护病床尽孝;太阳暴晒双臂脱皮从没抱怨;头晚值夜班,四小时后奔赴前线实地考察象群适宜南返路线;顶风冒雨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还继续坚守岗位,更有许多人在野外忍受蚊虫叮咬……4月16日,原本栖息在西双版纳州的17头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北上进入元江县,从此,云南北移亚洲象安全防范和应急工作前线指挥部便开始日夜兼程不停息,转战高山峡谷助南迁,滂沱大雨不畏难,太阳当顶战酷暑,风雨兼程,连续作战,护送大象上高山,引导象群下河谷,成功跨越元江天险。8月12日,在第五个国际大象日当天,平安地将北移亚洲象送到普洱市墨江县。

  象未到 人先行 规划适宜南归路线

  象未到,人先行。为了确保大象安全,必须让象群走上适宜的路线,不能让象群面临险境,必须避开陡峭的山坡、悬崖峭壁、深坑水塘。为了减少群众人身财产损失,避免象群进入村庄集镇,出现人象糟遇,发生人象冲突的安全事故,必须把象群引到人口密集区之外。指挥部超前谋划,大家常常钻草丛、穿密林,行走在高山峡谷之间,实地踏勘,科学合理确定象群南返线路。

  “这个山型有利于人为引导,要抓住机会,进行投递象食,把象群引入既能安全行走,又有充足食物,最好还有水塘的路线。”在前线指挥部值完夜班,休息三个多小时后,云南北移亚洲象安全防范和应急工作市级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玉溪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杨应勇匆匆来到办公室,与指挥部其他成员一起共同协商研判象群可能的移动方向。随即,又马不停蹄与相关专家和当地干部一起赶往大山深处,实地踏看山型走势,现场熟悉适宜路线,安排人员投食引导,合理科学设置柔性围挡,让亚洲象安全顺利南迁。

  亚洲象到达元江县、红河州石屏县后,经峨山县、红塔区继续北上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假如象群继续北移,野生大象将进入城市集镇,这里路网纵横交错,人口分布密集,还有众多企业工厂商店。专家分析认为,越往北,原本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的大象食物匮乏,随着秋冬季到来,气温降低,会给亚洲象带来健康隐患,也不利于种群的长远发展。

  错综复杂的环境给人象平安带来巨大挑战。为避免发生人象冲突,确保人象平安,在听取亚洲象研究专家意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云南省北移亚洲象保护与应急处置指挥部果断作出决策,阻止象群继续北移,在晋宁区开始引导象群南返,总体坚持“远离昆明、防止北上、人象安全”引导工作原则,通过柔性阻隔、投食引导等方式,帮助亚洲象尽早返回它们的栖息地。

  玉溪,历史性地承担起助象南归的重任。北移亚洲象如何南归,它的行进方向、路线最为关键。

3abeb88a3d5396fbd7ffd60a9dcd@2x


6月16日,易门县十街乡建大村,刚刚吃过青苞谷的亚洲象。

  6月8日,14头亚洲象从昆明晋宁区进入玉溪市易门县,并在该县十街乡逗留长达13天。是顺绿汁江沿江而下,通过新平县到达元江,还是过峨山县、新平县再到元江?亚洲象助迁工作再一次面临方向、路径选择。

  在此关键时刻,6月18日一早,杨应勇及相关负责人,加上北移亚洲象群专家组成员、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沈庆仲一起奔赴现场,实地考察适宜亚洲象行走路线。由于江河切割,易门县与楚雄州双柏县交界附近地区,绿汁江内乱石成堆,江里布满深潭,两岸如刀削斧砍,悬崖峭壁林立,公路上散落着很多碎石,有几个人正在修理一辆抛锚的越野车。经过实地考察,讨论研判,大家达成共识,此方向山高坡陡,箐深流急,险象环生,极端不利于大象安全,只能通过峨山县大龙潭乡、富良棚乡、塔甸镇、化念镇到达新平县,再继续南下才是最适宜的路线。

  这是云南北移亚洲象安全防范和应急工作前线指挥部众多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在北移亚洲象南返旅途中,还有很多类似方向性选择,又一次关键选择是象群跨过元江干流之前的行走路线。

  为了准确科学确定线路,前线指挥部根据象群从石屏县进入元江县所在位置,派出工作组深入踏勘,确定了东、中、西三条线路。7月30日下午,省、市、县亚洲象三级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举行象群南迁研究会,云南省林草局领导,市级指挥部领导和元江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甘庄街道负责人,西双版纳和普洱护象队代表参加。据初步规划,亚洲象从石屏县进入元江县后有三条线路,西线走西拉河、干坝,中线从它克下山上老国道213线,再从勐养坝上山,东线走老国道213线。大家对三条线路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研判。在这一过程中,象群无数次偏移既定线路,指挥部统筹安排,不断加强对线路的围堵封控和投食引导。经过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奋战13天12夜后,象群顺利到达渡江点,并顺利跨过元江。

  迎风雨 战酷暑 日夜兼程护大象

  玉溪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6月初,象群在易门县十街乡逗留十余天,此时雨季尚未来临,空气干燥,气温常常达到36摄氏度;在新平县大开门、峨山县化念镇也都有高温高热相伴;8月上旬,大象到达元江河谷,气温有时高达40摄氏度。象群在玉溪境内途径地域海拔高差近2000米,且长时间在干热河谷地带移动,高温、高热、高湿度是常态,护象人员只能靠大量饮水和频繁的冷水洗脸降温防中暑。

  7月1日,峨山县塔甸镇、化念镇和新平县桂山街道交界处大雾弥漫,降雨持续数天,无人机不能完全有效开展监测工作,北移亚洲象群连续四天在一个区域徘徊不前。指挥部主要领导立即赶往象群所在区域,冒雨现场查看大象可能的行进路线,安排交通管制,做好投食引导,让象群能够顺利南迁。

0


6月22日,峨山县大龙潭乡迭所村,动员一切力量开展护象工作。

  护象进程中,朋友圈的一则消息让指挥部的人员感到十分震惊。8月1日11点20分,受极端强降雨天气影响,昆磨高速公路玉溪往元江方向k179+800米处,道路出现严重积水现象,最深水位1.5m,道路通行受阻。险情发生后,玉溪公安交警部门迅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8月2日14时,经过20多个小时不间断抢险,该路段积水仍旧较深,尚未恢复车辆正常通行。险情就发生在元江县甘庄街道辖区内。

  元江县副县长郑荣告诉记者,甘庄街道青龙厂社区是该县降雨量最大的三个地区之一。7月30日开始的暴雨一直持续了两天,好几辆护象队的车子陷入泥坑,动弹不了,大家只能步行回住地。由于持续降雨,出现山体坍方,山路被冲断,无论是堵点的卡车还是越野车都无法通行,无人机起飞不了,地面跟象队一时难以找到象的踪迹,大象踪影全无。

  “亚洲象虽然形体庞大,但它拥有厚实的脚掌,走起路来悄无声息,速度可以达到人类的五倍。”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亚洲象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陈明勇告诉记者。

  正是农忙时节,雨水充沛,阳光热烈,山上林木郁郁葱葱,山野菌子飘香,除了干农活外,群众还会进山采菌。大象失联,一旦发生人象遭遇,后果不堪设想。

  8月1日中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卫斌以及杨应勇等前线指挥部人员紧急奔赴一线,与来自西双版纳、普洱市的专业护象队一起寻找象群。他们爬坡过坎,穿过荆棘,步行四公里,深入革波冲背后的深箐寻找大象。等发现象群时,天已全黑。屋漏偏逢连夜雨,去接护象队的消防车陷入泥浆打滑,车子离苞谷地埂只有几十公分,甘庄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长李超带队施救,把周围的苞谷杆折断垫在车轮下才脱离险境。护象人回到驻地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大家带着满身疲惫沉入梦乡。

  正值盛夏,又逢雨季,山高坡陡路滑,亚洲象安全防范工作人员战高温、冒酷暑、防汛情,始终牢记人象安全底线,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安全稳步帮助亚洲象不断接近元江继续南返。

  盯象管人 排除万难 众志成城助象南归

  “元江境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箐深水急,有巨石,水塘深,矿洞大,一定要保护好亚洲象,不能让大象受伤。”元江县委书记瓦庆超向当地县、乡街道和村社区干部交待,要抓小抓细,从严落实前线指挥部制定的各条护象措施。


1


  指挥部主要领导和专家组成员现场考察后,评估认为,绿汁江山高谷深,多为悬崖峭壁,不利于亚洲象安全,不建议规划为南返路线。

  亚洲象在玉溪逗留时间长,途经22个乡镇(街道)和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行程1000多公里。大象所到之处,地势山形复杂,人口密度大,防范风险高。为了全面抓好大象的防范保护工作,前线指挥部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盯象、管人、助迁、理赔、宣传”防范工作十字方针,从各级党委政府抽调大批人员,认真组织综合协调组、监测组、宣传组、安全管控组、群众工作组、定损理赔组、后勤保障组,上下统筹,横向协作,众志成城助象南归。

  亚洲象是国家一类珍稀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人们对亚洲象生活习性、心理特点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亚洲象的作息时间刚好与人相反:白天休息,夜晚行走觅食,无形中增加了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了确保人象安全,应急管理部门、林草系统干部职工、护林员、公安系统的交警、森林警察都全身心投入,做到盯象管人,随时了解象群位置,及时研判,提前预警,做好人车管控。而指挥部必须24小时值守,工作人员一天往往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大龙潭乡交通管制和人力物力暂时不能撤,富良棚乡不能让象群再返回大龙潭乡,两边都要加强责任落实。”大象从元江县咪哩乡到曼来镇还有几公里,镇长龙云锋一早带着林业站负责人,在前期踩点、线路考察的基础上,冒雨来到两乡镇交界处。此时,咪哩乡相关负责已在现场等候,双方对象群位置、投放食物、行走路线等信息进行了交流,以实现防范工作的顺利交接。

  在护象工作中,市、区县、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社区,按职责要求做了大量工作,认真对辖区范围内的房屋状况、人员居住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及时将居住在危险区和低矮破旧房屋的群众转移到安全牢固的农户家中暂住。重点做好村庄周围散户、学校、养殖场、工矿企业等重点区域的防范及撤离工作,尽量避免人象冲突事故的发生。沿途村寨群众熄灯、关门、管狗、上楼,保持静默,排除人为干扰,确保象群安然通过多个重要关口,各地群众和企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耐心,积极支持配合保护防范工作。

  象群在玉溪活动期间,全市共投入防控资金3614.8万元,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25861人次,渣土车5457辆次,应急车辆4516辆次,疏散农户及人员28234户79296人,投放食物近100吨。

  为了让亚洲象安全跨过元江干流这道天堑,前线指挥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步行走完元江县境内76公里的元江河道,结合象群位置进行分析研究,最终选择让象群从老213国道元江老桥过江。相关专家四次考察元江桥,对大桥损毁的部分栏杆进行加固,在北岸适宜地区修筑水池,在塑料大盆里灌满清水,堆放了数吨新鲜成熟的苞谷,使用挖机削平陡坡,挖筑象道,一切为了象群平安过江,南归回家。

  8月8日晚8时许,太阳西下,暮色覆上元江,护象南归这部人与动物大片,迎来高潮时分:14头北移亚洲象从容自在,徐徐走过151.62米长的元江桥,老国道213线路边,设置象道的大型车辆排成长龙。修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元江桥,是横跨元江的第一座水泥公路桥,曾是纵贯滇南国际通道的咽喉所在。两岸青山相送,滚滚江水见证,无数人凝神屏息,从元江北岸返回南岸,北移亚洲象群跨越越了归家途中最大的天堑,助迁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元江大桥此刻的一幕,壮美而隽永。

  爱心包容 友善保护 护象行动赢得良好口碑

  “几百年来大象第一次到家门口,庄稼吃了明年可以再种,大象饿伤了损失就大了。”十街乡南山村的村民大度地说;大象过村时,元江县甘庄街道马鹿箐村,父亲扶着摩托,儿子站上去用衣服蒙着太阳能路灯,避免灯光刺激大象;6月23日夜里,象群经过峨山县大龙潭乡绿溪村委会大吉、新村等四个村民小组,大象享受过村干部提前投放的玉米之后悄然走过村庄;从易门县十街乡南山村开始,在一路南归的旅途上,在玉溪上演着无数玉溪百姓爱象、护象的生动故事……这些充满温情的鲜活故事和大象睡觉、戏水的可爱画面一道,一经媒体报道变得家喻户晓。

  亚洲象北移南返已成为社会热点和国际话题。为做好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斌,玉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栋和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锐、副市长张光彦等领导到现场了解防范工作情况,指导宣传工作。

  象群进入玉溪以来,玉溪市委宣传部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按照中宣部、省委宣传部以及省级指挥部安排部署,树立国家站位、全局观念,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配合省级指挥部做好服务配合媒体采访报道、新闻通稿推送等工作,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取得积极收效,充分展示了玉溪市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的积极作为。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共有超过1500家国内媒体对云南“亚洲象北移”进行了报道,相关话题累计点击量超过110亿次。央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超过3000篇,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点赞云南玉溪生物多样性保护。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德国之声、今日俄罗斯、意大利广播公司、朝日新闻、曼谷邮报等海外媒体对此进行了客观公允的报道。象群在玉溪活动期间,没有出现舆论方面的负面报道、宣传。宣传报道为发展玉溪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鲜活故事,也为玉溪赢得了国际口碑。

  “整个护象过程中,没有一名村民找到指挥部要求赔偿损失;玉溪市民为每一头大象取了名字,时刻关心大象吃饱没有,什么时候象群又少了一头;怕夏天柏油路面的高温灼伤大象,洒水车提前多次洒水降温……我为玉溪人爱象护象的温情而感动。”亚洲跨越元江干流之后,杨应勇深情地对央视记者说。

  “玉溪市各族人民对亚洲象的爱心包容、友善保护和指挥机构的应急管理、研判执行能力等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短鼻家族’北移旅程‘人象平安’的根本保证。”亚洲象进入普洱市墨江县,面临转场之际,沈庆仲告诉记者。

  指挥部24小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精心守护、途经村庄全民保护、部分企业关灯停产、元江县城两晚停电、高速公路暂时封闭、卡车司机从易门跟到元江……这一切全部是为了象群的安全,这些感人的情景,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画卷。这场罕见的亚洲象长距离北移,克服重重阻碍,跨越高山河流,实现安全南返,展现了玉溪在生态文明建设、动物保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为国际传播中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了玉溪力量,切实做到了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温暖了全球,成为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永红  文/图)



编辑:刘燕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