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1-08-25

峨山县塔甸镇村民大面积种植油菜,发展蜜蜂养殖增加收入。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蔬菜、花卉、水果、禽蛋等农产品种养面积及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农业产业化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报记者 崔永红 摄
峨山县塔甸镇村民大面积种植油菜,发展蜜蜂养殖增加收入。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蔬菜、花卉、水果、禽蛋等农产品种养面积及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农业产业化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报记者 崔永红 摄

□  管必英

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提出了玉溪要“建设成为滇中崛起增长极、乡村振兴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定位和要求。如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努力把玉溪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是玉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重大课题。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基础

玉溪市有“滇中粮仓”“云烟之乡”的盛誉,是全省唯一没有贫困县的州(市),是全省唯一一个州(市)级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蔬菜、花卉、水果、禽蛋等农产品种养面积及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2020年,农产品出口超30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0%;在全省率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12.1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2020年,玉溪市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0979元,首次突破万元。经过多年的建设,玉溪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备,城乡差距小,建制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光纤宽带和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省、州(市)、县三级美丽乡村137个。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加快推进,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面临的现实困局

玉溪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推进中仍面临以下现实困局:

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玉溪土地、水等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小、链条短,设施农业、有机农业、数字农业发展程度较低,缺少打得出、叫得响、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地标“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低。截至目前,玉溪还没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设施农业,农业设施化水平在全省排倒数;有机农产品仅55个,排名全省倒数第2位;农业数字化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气候。

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凸显。玉溪农业产业“小、散、乱”的现象依然存在,资金、技术投入有限,种养结构和种养行为调整转型困难,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偏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广大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污染风险日益增大,特别是“三湖”径流区农业面源污染与“三湖”生态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

乡村建设水平不高。大多数乡村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支撑,不具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要素。农民大多难于就近就业,增收致富较为困难。乡村规划建设标准低甚至没有规划,新房建了不少,但缺乏文化元素,乡愁特色不明显。农民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度不高,相当数量的青壮年农民把增收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上,不愿意在乡村甚至自家承包土地上投入时间、金钱和精力,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

纾困破局

高水平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必须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理清工作思路,以问题为导向,找差距补短板,创新举措,积极谋划建设对策,纾困破局,以更深层次的“玉溪之变”解困局、开新局。

提升政治站位,增强遵循意识。重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继承老一辈玉溪人书写烟草业传奇的传统,以超前意识和胆略奋力书写好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大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为根本遵循,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战略共识。全面把握习近平“三农”思想内涵,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力量凝聚到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上来,奋力开创新时代玉溪“三农”工作新局面,把省委、省政府对玉溪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以坚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以最强的决心、最实的举措、最大的力度,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强化顶层设计,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尽快出台玉溪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以更高的标准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统筹规划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挖掘乡村内涵,准确把握乡村地域特征、乡村特色、发展现状和功能定位,合理划定功能区,打好特色牌、生态牌、质量牌、风情牌、乡情牌、乡愁牌,并融入现代元素,统筹示范区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提升;推进以“水、电、路、讯”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提档升级,实现“教、科、文、卫、保”为重点的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全覆盖,加快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同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现代产业园区和乡村生态功能区建设,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同时,全面开展美丽乡村、产业强村、平安乡村、文明乡村联创联建,推动示范区内乡村建设行动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园,加快全域乡村产业振兴。要依托玉溪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按照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为玉溪乡村产业振兴指明的“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重点建设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特色鲜明、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在示范园内调整农业品种结构、种植方式,全面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无土栽培,推进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种植,生产绿色有机高端产品,加强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食品产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培育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推动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全面实行“园区+合作社+农户”模式,将示范园内普通农户纳入园区特色产业体系,分享加工、物流等环节增值收益。

强化要素保障,奋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汇聚更强大的力量。一是思想保障。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要全面把握中央、省、市党委、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方向,增强理论武装,发挥“党建”龙头带动作用,统一各方思想,凝聚各方力量。二是机制保障。要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上下贯通,一抓到底,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健全县委书记主抓“三农”责任清单制度,切实发挥好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的作用。三是政策保障。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完善优先发展顶层设计,真正树立起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做到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解决好“人、地、钱”的问题。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干,更需要真金白银投。四是人才保障。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解决“谁来振兴”的问题,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