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21>>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闻

【网聚云南 相约COP15】让云南生物多样性带给世界更多惊喜

发布时间:2021-09-17

  海上栖息的白鹭。图片均为记者 孙晓云 陈飞 雷桐苏 李秋明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安装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前不久拍摄到一对林麝母子外出活动的珍贵影像。据介绍,林麝是半树栖的偶蹄目动物,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拍摄到林麝幼崽活动画面尚属首次,为研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科学参考。

  在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拍到生性胆小的林麝幼崽,这是云南奉献给世界的一份惊喜。面对这份惊喜,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个方面的事实。一是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林麝,在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得到较好的保护,它们在这里得以很好地存活与繁衍。二是虽然从面积、规格上看,昌宁澜沧江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县级保护区,但是这儿的自然生态环境呈现出较高的质量,甚至达到了保护林麝这种稀有物种要求。三是近年来在云南各地陆续有多种濒危珍惜动物被发现,表明这片自然生态良好的土地,确实没有辜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求,给予多个物种良好的生命庇护。

  任何一次惊喜,可能都有着偶然的因素,然而“一对林麝母子外出活动”这样的珍贵影像,在云南保山昌宁澜沧江自然保护区被拍到,其背后却有着必然的原因。极为珍稀的濒危动物,能够很好地存活与繁衍,固然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但是更为重要的却是受到人为干扰变得更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限等原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观念在偏僻农村普遍存在。是要放弃捕猎习惯、保护野生动物?还是先要捕猎野外填饱肚子、以及靠售卖野生动物获取起码的生活物资?这不仅是摆在当地居民面前很现实的一道“选择题”,也是建好自然保护区、兼顾生态与民生的一道“必答题”。如今,林麝等濒危野生动物能够在保护区内惬意安居,就是当地居民与自然保护区用实际行动答好了“选择题”与“必答题”。

  事实上,无论是极为珍贵的林麝幼崽被红外相机拍摄发现,还是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长足进展,其背后都有一个愈发清晰的逻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从良好愿景走向现实。从宏观上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从向自然环境索取、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改变为创新科技方式、不以生态效益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可持续路径。而从微观角度来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问题的刚性准则。在此背景下,类似“林麝母子惊现红外相机镜头”这样的惊喜,定会层出不穷;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必将为生活繁衍在这个星球上的生物、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惊喜。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