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非遗传承
  3. 正文

复烧青花传薪火

——记青花瓷烧制技艺非遗传人罗永林

1960年12月,云南省博物馆学者葛季芳的一次偶然发现,拉开了红塔区瓦窑村青花瓷烧制研究的序幕,从此,玉溪窑青花瓷进入了专家学者的视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玉溪窑青花瓷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学者和制陶匠人,复烧玉溪窑青花瓷也成了他们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2013年9月,玉溪窑发展研究中心在玉溪技师学院挂牌成立,意在恢复600多年前玉溪窑青花瓷烧制技艺。有着娴熟制陶技艺的罗永林成为团队中的一员,与中心首席专家、学术主持人、云南大学副教授吴白雨等一起全力投入玉溪窑青花瓷的保护、研究和烧制工作中,并于当年复烧成功,“复活”了玉溪窑青花瓷文化。

复烧出的青花瓷与出土的玉溪窑青花瓷片对比,差别不大。

复烧出的青花瓷与出土的玉溪窑青花瓷片对比,差别不大。

生于制陶世家

罗永林祖上是靠手艺吃饭的制陶匠人,传承到他时已是第十一代。

罗永林的奶奶曾告诉他,祖上之所以定居瓦窑村,是因为红塔山有着丰富的优质瓷土,是制作陶器、瓷器的理想原料。长在制陶世家,罗永林从小耳濡目染制陶的各个环节,深深感受到其中的艰辛,这曾让他萌生退意,不想从事制陶行业。

“以前,泥料不像现在这样可以用机器加工,都是人赶着牛,在石头围成的圆形池塘里踩出来的。夏天太阳大,晒得脱皮;冬天气温低,冻得要命。1986年,我正读初中,大冬天,爸爸让我下去踩泥,我刚下去就被冰凌冻得跳上埂子,被他骂得很惨,没办法,只能咬牙再下去踩泥。那个时候我就想,以后不会从事这一行。”罗永林说。

然而命运弄人,1991年,罗永林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当时在玉溪市陶瓷厂工作的大伯让他到厂里上班,并准备把家族延续了十代的制陶技艺传给他。

苦学传统技艺

在罗永林心中,从没见过的爷爷一直是他崇拜的制陶高手。小时候,他家楼上摆放着一个高约1米、能装两三百公斤大米的青釉大瓦罐,当时既无电力设备拉坯,又无温度计测温,柴火龙窑里能烧出那么大的器物极其不易,而这个大瓦罐就是他爷爷亲手烧制的。“后来,家里盖新房搬家时,这个大瓦罐不小心被打破了,没能保存下来,真的很可惜。”罗永林说。

为了能像爷爷一样成为制陶高手,罗永林从进厂开始,就非常刻苦地学习制陶技艺,而拉坯成为他学艺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罗永林学拉坯时,怎么练都没长进,甚至想到了放弃,但是又过不了大伯那一关,愁得晚上睡觉时落泪了。就在那一夜,朦朦胧胧中,他梦到爷爷拿着直板(木制拉坯工具)手把手教他拉坯……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他居然能用直板拉成沙盆(咸菜罐上的盖子),大伯直夸他终于有点开窍了,没过多长时间,他就跨过了拉坯这道“坎”。

如果说是大伯把罗永林领进门,那么,真正让罗永林走上复烧玉溪窑青花瓷之路的则是另外一个人。

走上复烧之路

1992年夏天,时任云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的刘镇南教授到玉溪市陶瓷厂复烧玉溪窑青花瓷,罗永林有幸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罗永林感受到了玉溪窑青花瓷的另外一个境界。“在认识刘教授之前,我接触到的陶瓷大都是以实用性为主的生活器具,像瓦罐、水缸、咸菜罐等,这些器具造型单一,几乎没有纹饰,而刘教授来了之后,我看到了很多造型优美且绘有美丽图案的青花瓷。”罗永林说。

刘镇南教授的到来,颠覆了罗永林对玉溪窑青花瓷的固有认识,于是,他更加认真地学习,拉坯、修坯、上釉、装窑、烧制……每一道工序,他都认真地看师傅们是如何完成的,他们吩咐之事更是一丝不苟去做好。当看到一件件白底蓝花、优雅华丽的青花瓷器,瞬间,他便找到了人生的坐标和奋斗的方向——复烧玉溪窑青花瓷。

之后,罗永林又从大伯那里学习到了祖传的青花瓷透明釉制作方法,这让他的复烧之路如虎添翼。

成为非遗传人

由于技术过硬,且对釉料有着独特的认知,2012年,罗永林被推荐到玉溪技师学院,加入了云南大学副教授吴白雨领衔的玉溪窑青花瓷复烧团队。2013年9月,玉溪窑发展研究中心在玉溪技师学院挂牌成立,罗永林与其他团队成员一起废寝忘食,经过数月奋战,终于把传统的玉溪窑青花瓷复烧成功。

2013年11月,玉溪窑发展研究中心复烧的玉溪窑青花瓷复烧成果品鉴会举行,参会的专家学者高度认可。罗永林说:“专家说,复烧的玉溪窑青花瓷从造型、釉料、彩绘等各方面都与出土的器物没有太大差别,唯一遗憾的是,由于以前的陶土成分与现在的有一定差别,因此在瓷胎的发色上有少许差别,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在复烧玉溪窑青花瓷的过程中,罗永林一直不断研发改进制作工具,以期让玉溪窑青花瓷走得更远。

“在复烧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有的很多工具并不能满足复烧器型的需要,因此,我就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反复试验,找到相应的材料,发明了能满足工艺需要的弧形工具、修坯需要的修坯刀等80余种工具,这些工具让复烧的青花瓷更趋完美。”罗永林说。

罗永林在瓦窑中心小学教授陶艺。

罗永林在瓦窑中心小学教授陶艺。

随着技艺的不断提升,罗永林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2014年,他被评选为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花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此后,他一直积极传承这一技艺,在玉溪二职中、瓦窑中心小学开展陶艺教学,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玉溪窑青花瓷。

“玉溪窑青花瓷是玉溪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这一技艺的传承人,我愿用一生去坚守,希望它能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玉溪的一张文化名片。”罗永林说。(记者 李梅 文/图)

编辑:刘玉霞   审核: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