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石竹科,与康乃馨、剪秋罗、麦蓝菜等为同科植物。梵净山蝇子草的标本最早采于1963年。植物学家吴征镒曾经在1988年研究过这些标本,发现与其他同属植物不同,便在标本标签上给出了一个名称——梵净山蝇子草,但吴征镒没有正式发表。近年来,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王焕冲课题组在进行《泛喜马拉雅植物志》石竹科卷册编研和国家基金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再次采集到此物种,通过深入研究,确定该植物是一个科学上未被命名过的新种,便发表在分类学国际期刊Phytokeys上。为表达对吴征镒的尊重和体现分类学的传承,课题组沿用了吴征镒所拟的学名。
属于叶下珠科黑面神属,是云南的特有物种,发现于易门、峨山、新平、双柏、禄丰等地的干热河谷地区。以前的分类学家将其错误地鉴定为喙果黑面神。近年来,基于大量的标本资料和广泛的野外调查,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王焕冲课题组发现这种植物与喙果黑面神在形态学上区别明显,地理分布也不同,最终确定该植物是一个科学上未被命名的新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分类学国际期刊Phytotaxa上。
属于十字花科,与生活中常见的白菜、萝卜、荠菜等为同科植物。是特有属中的特有种,仅发现于昆明轿子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流石滩,属于滇中地区分布海拔最高的植物。
属于菊科羊耳菊属植物,发现于玉溪市易门县的小绿汁镇,属于滇中干热河谷地区的特有种。该种最早的标本是由云南大学著名植物学家朱维明于1965年10月采集到的,标本保存于云南大学植物标本馆。近年来,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王焕冲课题组在进行滇中地区植物调查的过程中,又反复采集到该种植物标本,通过深入研究,最终确定其新种地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分类学国际期刊Taiwania上。
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与黑莓、红莓、树莓等水果为同一类植物,在云南分布于宁蒗县泸沽湖一带。是一个“很老”的新种,这个新种早在1902年就被英国植物采集家威尔逊采集到,国内的标本馆也保存了很多标本。十余年来,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王焕冲课题组一直坚持做悬钩子属的分类学研究,基于大量的室内标本研究和野外调查,最终厘清了该种与近缘种的分类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分类学国际期刊Phytokey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