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21>>平安玉溪>>图片新闻

法医王元安:解密“无声证言”寻找案件真相

发布时间:2022-05-17

比对影像。

“老王师”“王法医”“大师兄”……不论是谁喊,王元安总是笑盈盈地应着,有空还一起唠唠家常。

1989年7月,王元安从昆明医学院毕业后加入公安队伍,分配至红塔公安分局春和派出所。经过两年多的基层锻炼,1991年调入红塔公安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从事法医工作,至今已整整30个年头。

工作上,王元安刻苦钻研法医技术,虚心向前辈学习,1997年10月被评为主检法医师,2007年11月被评为副主任法医师,2020年9月被评为主任法医师,是玉溪公安系统为数不多的主任法医师。

兢兢业业 践行为民初心

王元安是一名中共党员,30年的法医生涯中,他热情接待群众,在家长里短的询问中打消当事人顾虑、探问伤情,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用坚守与奉献书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一次,一位老人来到法医室门口,手里拿着各种病历资料,不知所措地东张西望。王元安见状连忙起身,招呼老人坐下,亲切地问道:“您哪里受伤了?怎么受伤的?”王元安边拉家常,边把伤情询问清楚,还耐心地给老人照相、测量、记录,完了还跟老人交代伤情注意事项:“老人家,回去后多休息,别劳神,问题不大……”有这样的耐心和耐性的人很多,但坚持30年并不容易,王元安却做到了。

恪尽职守 确保鉴定书准确无误

法医著作《洗冤集录》有言:“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王元安把这句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每起案件鉴定的细节上。

他总说,法医的重要职能是通过尸体的种种表象,重新构建案发现场的可能因素,进而明确死亡原因,确认致伤、致死工具,出具尸检鉴定书,为侦查及审判提供认定犯罪的法医学证据。他说:“我的目标就是出具的每一份鉴定书都准确无误、无疑点。”

凭着对法医岗位的执着与热爱,王元安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用自己的青春岁月还原了一个个被谜团围绕的现场,揭开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真相。

择一业,爱一生。作为一名从警30余年的优秀共产党员、老民警、老法医,王元安至今活跃在公安基层一线法医工作岗位。30年的法医生涯,王元安共勘查各类现场6000余起,检验尸体1500余具,提取法医物证4000余份。在临床法医学鉴定方面,进行活体检验鉴定2600余人次,出具各类鉴定书3000余份。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王元安从警的初心。

寻丝觅迹 专业判断伸张正义

如何在杂乱的环境中甄别、发现证据,考验的是刑侦技术人员的能力、智慧、知识、毅力和实战经验。1995年8月的一起杀人案,至今让他记忆犹新。红塔区某地的山上发现一具高度腐败、部分白骨化的男尸。警情就是命令,王元安立即带领技术人员赶赴现场。时值酷暑,尸体高度腐败,百米外便能闻到令人作呕的尸臭味,苍蝇蚊虫四处飞舞,周围的人都捂住口鼻纷纷逃离。王元安蹲在尸体旁,精心测量,仔细检查,反复比对。高度腐败的尸体,虽经过重重检验,仍然没有新的发现。死因就像一团迷雾,让办案人员一筹莫展。

王元安没有放弃,最终尸体右腹部一块相对完好皮肤上的破口引起了他的注意。凭经验,他认为这也许是突破口,甚至可能和死因有着莫大的关联。经过酒精浸泡检验,结合衣服上的破口及其他证据,最终认定死者系他杀。

夏天的高温、冬天的严寒、高度腐败的尸体、血腥的现场等,这些普通人避之不及的恶劣环境,却是王元安工作中最习以为常的一部分。

薪火相传 积极指导年轻民警

从警路上,薪火相传。王元安有着温和、敦厚的性情和细心的品质,多年来,他凭借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指导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民警顺利步入法医岗位。

工作中,他毫无保留地向年轻民警传授经验,主动给年轻民警讲解工作上的问题,以及在现场勘验、物证提取等方面注意事项,倾听年轻民警的牢骚,用过来人的身份开导、关心后辈。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三十载岁月沧桑,从一头青丝到鬓角染霜,王元安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真情发着光和热。

“法医工作虽然辛苦,但能揭开事实真相。在重重迷雾中寻找蛛丝马迹,在点点悬疑间还原案件真相,为案件侦破、定罪量刑提供准确依据,这些点点滴滴,就是我工作的价值所在。”王元安如是说。(李琦  文/图)


编辑:王雪峰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