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朱德委员长风尘仆仆回到阔别35年的昆明。顾不得舟车劳顿和其他安排,就亲自赶往李鸿祥的家中,看望这位他所敬重的老师。师生突然晤面,握手言欢之际都热泪盈眶,感慨万千。朱老总说:“我考进讲武学堂,承蒙您的培养,在这所熔炼军事人才的学校里,学得军事知识,我要感谢教过我的老师,特别要感谢您和印泉师(李根源)。”
两天后,朱德委员长又邀请当年云南陆军讲武堂(以下简称“讲武堂”)的老师、同学、同事赴宴。朱德即席写下七绝《昆明感怀》赠送李鸿祥。李鸿祥即兴赋诗三首回赠朱德。其中一首是:“青山一发是滇南,白首相逢慷慨谈。论道经邦动天地,春醪芳醉乐耽耽。”朱德又高兴地写了一首《和仪廷先生原韵》:“英侵法略视眈眈,革命当年秘密谈。制度更新歌乐土,彩云永是现滇南。”
是什么样的一位老人,如此受到共和国元帅的敬重。今天,就让我们重拾这段历史,走近李鸿祥,走近这位云南辛亥革命的风云人物。
我时离席抒谠论——志士李鸿祥
李鸿祥,字仪廷,玉溪大营街杯湖村人,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在云南辛亥革命中,率先带领部队打响了重九起义第一枪。云南光复后率师援川,曾担任滇军第一师师长,并任过云南民政长(省长)。李鸿祥和谢汝翼这两位玉溪同乡,既是近代玉溪的“绝代双骄”,更是云南辛亥革命的杰出领导人、民国初年云南政坛的耀眼“双星”。
李鸿祥青年照。(李鸿祥外曾孙女张虹提供)
李鸿祥晚年照。(李鸿祥外曾孙女张虹提供)
1904年,大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25岁的李鸿祥,与李根源、谢汝翼、唐继尧、顾品珍、张开儒等30名云南青年,迎着萧瑟北风,登上了开往日本东京的轮船。怀揣富国强兵的理想,他们中的大部分进了振武学堂。“场操野外劳如何,晨听笳声夜枕戈。一日三餐梅六个,学科不敌术科多。”经过严苛、艰苦的训练,李鸿祥“各科目考核名列第一”,被日本士官学校录取。1908年11月,李鸿祥又以“课业考核总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士官学校毕业,明治天皇亲授佩刀(现存云南省博物馆)。
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李鸿祥等这一群最先走出国门的云南青年,目睹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接受了孙中山、黄兴等民主革命思想,毅然加入同盟会,经常联络同志、组织集会。日本的四年,是李鸿祥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在1909年初踏上归国航程时,李鸿祥已经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民主革命志士。
回到云南后,李鸿祥负责讲武堂的筹办工作,后任云南督练公所提调,兼讲武堂教官。也就是这段时间,李鸿祥和朱德、朱培德、范石生、金汉鼎、唐淮源等讲武堂学生,结下了革命的师生情谊,其中的朱德,还是因他推荐而考入讲武堂的。后来朱德到德国寻找马克思主义,李鸿祥资助了他二千元广东毫洋作为旅费,朱德深表感激,即刻回赠了恩师一件随身携带的乌铜马作为纪念。李鸿祥把自己的报国热情,深深地寄托在这群热血青年身上,或大声疾呼,或潜移默化,与他的讲武堂同僚一道,培养、动员了云岭大地更为广泛的革命力量。
在云南辛亥革命同仁当中,李鸿祥是其中的激进派。重九起义前,他任新军七十三标第三营管带,经常与蔡锷等人秘密聚会,联络官兵商讨计划。有人因子弹缺乏而要求延期起义,李鸿祥坚决地说:“云贵总督李经羲已用调虎离山计,不能缓期,非迅速行动不可。”最后才决定于重九午夜起义。
当时的云南新军,三十七协协统为蔡锷,驻巫家坝的七十四标标统罗佩金和三个管带,炮标谢汝翼等,都是同盟会员,而驻北教场的七十三标除李鸿祥外,标统和另外两个管带都是北洋派系。起义时的难度,显然要大得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营士兵当晚在搬运子弹时,被突然闯进来的北洋派军官发现,重九起义的第一枪由此打响。而此时离约定时间尚早,危急关头,李鸿祥当机立断,召集官兵提前宣布起义,迅速挺进北城门。在其他部队的响应和配合下,冒着枪林弹雨占领军械局,于第二日十二时前光复昆明全城。
这一仗,起义军牺牲150余人,伤300余人,付出了重大伤亡。李鸿祥曾为之撰写墓表的讲武堂学员文鸿揆烈士,胸部有100多个弹孔。后来军政府为阵亡士兵举行葬礼,灵柩绵延六七里,昆明万人空巷前来送葬,场面异常悲壮。李鸿祥在辛亥重九起义中首先发难,与众多革命同仁一起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名字彪炳史册,光照后世。
丈夫功成不受赏——“省长”李鸿祥
重九起义胜利后,云南军都督府成立,蔡锷任都督,李鸿祥任城防卫戍司令。而自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派兵镇压四川革命,并企图重新控制武汉三镇,湖北、四川革命岌岌可危。云南军政府应黎元洪、黄兴及四川人民之请,决定出师援川,以谢汝翼为第一梯团长,李鸿祥为第二梯团长入川,帮助维持地方秩序,统一四川政权。李鸿祥部队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沿途勇敢善战,击溃土匪,受到四川人民的欢迎。
1912年5月,援川滇军完成任务回到昆明,都督蔡锷任命李鸿祥为第一师师长兼政务厅长,任命谢汝翼为第二师师长。两位玉溪人由此成为云南军政府的主力干将。
李鸿祥将军故居门头“将军第”匾额。 (李鸿祥外曾孙女张虹提供)
李鸿祥、谢汝翼部在撤离四川时,军政府拨银40万两补助援川滇军军饷,后由李鸿祥带回云南后涓滴归公,作为建立富滇银行的基金,缓解了云南光复后军政府的资金压力。
1913年,各省实行军民分治,撤销都督,设督军和民政长(即省长),分管军政和民政。同年10月,蔡锷被调往北京任职,离滇前,请调贵州都督唐继尧回滇任督军,在唐继尧未到之前,由谢汝翼代理督军,李鸿祥则接任罗佩金为民政长。由此引发“迎唐”与“拒唐”的滇军内部纷争,谢汝翼被刺杀于滇越铁路列车中,李鸿祥知滇事不可为,乃走越南辗转离滇,赴北京任总统府顾问、懋威将军。1916年李鸿祥到广州促粤督龙济光独立,就任广东讨袁军第一军军长,袁世凯死后,李鸿祥辞去军长职务,从此基本上淡出政坛。
李鸿祥的军帽。(玉溪日报资料图)
李鸿祥的勋章。(玉溪日报资料图)
李鸿祥担任云南民政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极为关心农业、工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实施了不少善政。执政期间,他主持设立水利、垦殖两司,发展农业生产;整顿个旧锡务公司,设立模范工厂,筹建个碧铁路;1914年3月筹划三迤公路,又拨款6万元由当时名士陈古逸主持修筑大观楼马路,为全省公路之始;重视文物古迹保护,修建了大观楼、黑龙潭亭台楼阁。
李鸿祥在日本留学期间,亲身感受到国家要强盛就得从教育着手,特别是从小学教育入手。他认为要把云南搞好,头等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他把全省教育划为六区,创设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发展国民教育。
除了重视初级和中等教育外,他亲自考选,择优录取,选送63名学生赴美、法、日留学。这批学子当中,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和实业家、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缪云台。
选送留学生一事,李鸿祥曾有诗记之:“科学能将智识开,陶欧镕美造英才。驱驰四海男儿志,万里长风云复来。”这也是近代云南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凡是一心为民的人,相信历史不会忘记。
文献千秋有炜光——乡贤李鸿祥
在玉溪东面迤逦的群山之间,有一座清幽的古刹——灵照寺,元代莲峰禅师曾经在此说法。人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这座寺宇清代曾毁于火,今天香火旺盛的灵照寺,是1933年由李鸿祥捐资3000元,倡议民众重修而成的。
李鸿祥的墓位于红塔区灵照山上,墓碑右侧立有1994年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朱应庚撰、张诚书的“李公鸿祥墓志铭”石碑一块,记录了李鸿祥将军生平及其墓地变迁始末。
而事实上,玉溪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李鸿祥的身影。比如南门街上段他所倡建的“新市场”,至今临街整齐的两层木楼仍在诉说当时的兴盛;他发起筹建的龙池雅集建筑群,至今仍是九龙池公园中的精华所在;他所游览题诗撰联的涩水井、大士庵、黑龙潭、白龙潭、无量寺、龙吟寺……更不用说他留在聂耳路下段的住宅“将军第”,他的出生之地杯湖村、杯湖亭。
1879年,李鸿祥出生于玉溪杯湖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李芝芳曾任宣威县教谕、禄丰县学正。李鸿祥自幼读书刻苦,善于思索。6岁受业,一年就读完《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的一部分。9岁那年,先生讲《孟子》“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他对先生发问:“民受之就可以了,怎么还要借天的名义呢?”先生非常惊讶,认为他是奇才。后来应州府试,均列前茅,在附近州县声名卓著。
如果不是身处中西文化冲撞的历史变革时期,相信李鸿祥也会沿着“学而优则仕”的途径,做一个传统文人。然而,他所面临的是鸦片战争以后的内忧外患、新旧冲突,需要他以传统士人的担当,另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诗中的“书生素抱匡时志,破浪乘风心不惊”,所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心境的转变。尽管如此,旧学的传承,也注定了他骨子里的书生本色。他从13岁开始学诗,此后和诗结下了不解之缘,晚年他挑选了270余首诗作,编成《杯湖吟草》。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写了几十首,编为《杯湖续吟》。昆明王灿曾写诗赞道:“肯抛勋业耽文字,余事吟成一卷诗。”虽然青年即从军从政,“无暇研几”,但在壮志难酬、抱负难展以后,李鸿祥诗书怡情,平静而睿智看待世界,审视内心,从而让自己的生命更加饱满,心迹更加延展,这是一种志气、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长期羁旅在外,让李鸿祥对家乡更多了一份乡情。李鸿祥曾这样记述玉溪:“夫玉溪者,汉隶盖部,晋名新兴。山耸龙马之岫,水萦碧玉之溪,虽滇中之下邑,实迤南之■毂也。”言语间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而如果要说民国年间对玉溪支持最大、出力最多的人当中,也非李鸿祥莫属。
1931年,李鸿祥应龙云所邀,离开寓居近十年的上海回到云南,并于1939年选任云南省临时参议会议长。回滇后,李鸿祥经常往返昆玉之间,热心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名胜古迹的修缮,为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显著成绩。
1935年,李鸿祥与乡人商议在昆明民生街建玉溪会馆,并将其铺面的租金,以及玉溪街、东寺街等地的铺面房租,作为玉溪教育基金,凡是玉溪来昆明进中学、大学,到外省进大学或到外国留学的学子,都发给奖学金以资鼓励。
1937年,李鸿祥到玉溪石狗头访问郑和家族后裔,寻得郑和年谱,主持撰成《郑氏家谱考释》一书。
李鸿祥认为《玉溪县志》资料不全,内容贫乏,乃聘请昆明王灿先生重修。为补充《续修玉溪县志》资料,1945年,李鸿祥特邀西南联大、云大教授冯景兰、罗庸、费孝通、刘文典等到玉溪考察,费孝通著有《云南三村》,冯景兰著有《云南玉溪地质矿产》,为玉溪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1946年,李鸿祥邀请王灿负责搜集历代玉溪名人的诗文,以及外省、外地名人撰写有关玉溪的诗文,编辑为《玉溪文征》,于当年印讫行世。
“一乡之事,犹一国之政也。”李鸿祥在《修建玉溪会馆记》中,开篇即坦言他对家乡事务的关心。这是一种乡情乡谊,更是一种赤子热忱。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他都始终饱含着感情,充满着期望。他在做云南民政长时,到各县视察民情,曾顺便到玉溪给岳父、岳母请安,与村民们在村中寺内共进晚餐,饭后命侍从发给每个小学生二毫银币,谆嘱作买笔墨之用。他回杯湖多次,一般离村半里即下滑竿步行。有时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从不愿烦劳他人,也不接受他人吃请。常与贫苦农民促膝交谈,问寒问暖,为他们排忧解难。对有困难的老人,当即解囊相助,真诚坦率。其作为一方乡贤的情怀和操守,早已深深地烙在了玉溪这片宽厚的土地之上,德泽乡间,昭启后来。
几乎从不夸赞别人的一代狂人刘文典,对李鸿祥青年戎马、晚年修史、文武兼备赞叹有加,在《李仪廷将军七十寿序》中高度评价了李鸿祥的一生。他甚至在文中这样写道:“为天下之大老,作海内之灵先,如玉溪李仪廷将军者乎?”
立于大营街街道杯湖社区的李鸿祥雕像。 (玉溪日报资料图)
1963年11月26日,李鸿祥先生与世长辞。回顾玉溪历史,明代的名士陈表和雷跃龙,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气,而李鸿祥和谢汝翼,则给这片土地带来了英气。文与武,看似对立,但又是一体。更多时候,“武”或许只是表象,“文”其实才是实质。李鸿祥文武兼备的一生,恰好可以做出这样的印证。相信历史深处的那些目光,一定会昭示我们,昭示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更加坚强、更加笃定,也更加有温度、有情怀。(记者 陆合春 文/图)
史料提供、文本审阅:玉溪市委史志办
编辑:王雪峰 刘玉霞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