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文栋
5月20日,红塔区图书馆在玉溪高新区渡云茶庄举行“图书馆+茶文化”特色城市阅读空间揭牌仪式,公开向广大市民提供图书馆阅读服务。(详见本报5月23日第五版相关报道)
读书之姿,是一个人最美的模样;藏书之所,是文明城市最美的地方。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愿意坐下来捧一本书读一读的人越来越少。城市阅读空间的出现,以及打造“15分钟城市阅读圈”的计划,让爱读书的人有处可去,为想读书的人推荐好书,可谓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举措,值得点赞和关注。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有的人把这句话奉为圭臬,有的人把它晒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的城市阅读空间建设要真正发挥作用,避免沦为“背景板”和形式主义。目前看,城市阅读空间相对来说环境优美,是网红打卡发朋友圈的好地方。如何避免喧嚣,提供安静的环境,把爱读书的人留下来,需要更多办法。以东风中路的城市书房为例,它的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上班时间,能辐射服务的人群并不算太多。可以结合“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管理服务,让更多人能在更多时段走进这些家门口的阅读场所,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投入一段沉醉的阅读时光。
阅读空间是城市的审美底色,也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阅读空间运转如何,也考验和展现着城市的治理水平。阅读空间发源于江苏张家港和浙江温州。在合肥,阅读空间占据着城市繁华地段和风景区;在成都,24小时无人值守阅读空间让人们享受安静的阅读时光;在深圳,各种读书活动月月不断。放眼全国,凡是经济结构好、创新能力强的城市,多为阅读氛围浓厚之地。我们在阅读空间的建设中要融入精细化理念,在规划布局、分类统筹、管理服务、活动策划上再下功夫。要结合实际打造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阅读空间,推动开展文化讲堂、阅读活动,提升群众参与感,让更多人愿意走进书屋、享受阅读。
期待未来,在我们的城市,相遇即阅读,书香满玉溪,文明在升华。
编辑:陶晓兰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