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忠,原名寿恩,字子嘉,回族,著名阿拉伯史学家、教育家;纳训,名光政,字鉴恒,回族,著名阿拉伯文学翻译家。从杞麓湖畔走出的纳忠、纳训,留学埃及,学贯中阿,热爱祖国,誉满中外。一个毕生致力于教书育人,著述等身,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沙迦阿拉伯文化奖”;一个投身翻译事业,耗尽一生精力和心血,译成《一千零一夜》,为中阿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青年时代的纳训(左)与纳忠(右)。 (通海县纳古镇供图)
从杞麓湖畔到尼罗河边:《义勇军进行曲》在沙漠里唱响
1909年,纳忠出生在杞麓湖畔的通海县纳家营,自幼聪颖,6岁起先后就读于昆明省立师范附小、昆明明德中学、昆明中法学校,品学兼优。
1931年1月,纳忠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选拔考试,成为公费留埃学生。同年11月,他与马坚、林仲明、张子仁,在沙国珍老师带领下,历时43天抵达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这是中国首批正式的留埃学生。三年后,同样出生于通海县纳家营的纳训与林兴华、马俊武等人作为第二批留埃学生也抵达开罗。
爱资哈尔大学是阿拉伯国家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在学校里,纳忠极其勤奋,入学第二年便利用课余时间翻译了《伊斯兰教》一书,寄回国内出版。1936年秋,留学已5年的纳忠参加了爱资哈尔大学最高委员会举行的考试。考场气氛凝重,几名主考官坐在对面轮番提问,他都一一作答。四五个钟头过去了,考官们的脸色变得温和起来,他们纷纷向椅背靠去,预示着考试即将结束,也意味着纳忠取得了爱资哈尔大学自中世纪以来的最高文凭——“学者”证书,他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该证书的中国学生。
沐浴在古埃及深厚的文化气息里,纳忠时刻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其时,开罗大约有40多个华侨家庭,他们十分关心国内抗战情况,但又苦于读不懂阿拉伯文的报纸,无法了解战况。为此,纳忠和同学们每天把《金字塔日报》《埃及人报》《埃及邮报》《妇女周刊》等报刊上的中日战讯摘译出来,编辑刻印成小报,散发到华侨手中,呼吁大家抵制日货,支援祖国抗日。1938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以“国民外交使节”的身份到欧、美、亚、非等洲的26个国家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抵达开罗时,纳忠和同学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欢迎。陶行知在日记中写道:“谁也不曾想到,在这古国的沙漠里,听到了我们民族的吼声……”
同样勤奋的还有纳训。留学期间,他除了攻读必修课程,还致力于翻译工作,采用当时最流行的巴格达版本,把世界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译成中文,取名《天方夜谭》,约60万字。他还翻译了《古兰经的故事》《阿拉伯名哲学家传》等阿文著作。为了让阿拉伯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增进中阿友谊,纳训还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鲁迅的小说《风筝》、朱自清的《背影》、罗峰的《绝命书》、曹禺的《雷雨》等中国文学名篇翻译成阿拉伯文,在埃及各大报刊上发表,使中国文学走向了阿拉伯世界。
纳训十分关心祖国。1939年,在随中国留埃学生朝觐团赴麦加朝觐时,他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为了号召大家同仇敌忾、积极抗日,纳训将人物传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翻译成阿拉伯文出版,介绍辛亥革命史和辛亥革命成功经验,引起了埃及人民的关注,获得广大读者赞誉。
1940年7月,纳忠结束异国求学生涯,踏上归国途程。七年后,纳训也学成归国。从杞麓湖畔到尼罗河边,纳忠、纳训分别历经9年和13年的刻苦求学,拳拳的报国之心和尼罗河畔深厚的文化滋养,使得这两个年轻人在未来的岁月里,一个致力于学术研究,一个从事文学翻译,成为中阿文化交流使者,成为家乡人民的骄傲。
坚定志向,致力于中阿文化交流传播
纳忠回国后,立即主持恢复了母校昆明明德中学教学工作。之后,他被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聘为历史系教授,并首次在大学里开设阿拉伯文化、阿拉伯史两门课程。1947年,他回到云南大学任教,开设世界史、阿拉伯文化和阿拉伯史课程。1956年,埃及正式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外交部急需懂阿拉伯语言和研究阿拉伯历史文化的人才。1958年5月,纳忠奉命从云南大学调到北京外交学院,创办阿拉伯语专业,并任德日西阿语系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他自己编写《阿拉伯语课本》《阿拉伯语语法》等教材。1962年,北京外交学院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纳忠仍担任阿拉伯语教授和亚非语系主任,并兼任阿拉伯语教研室主任、系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务委员会委员。1981年,纳忠成为我国第一位阿拉伯历史、文化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为我国培养出首位阿拉伯历史专业的博士。
《阿拉伯通史》,纳忠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1947年回国后,纳训先在昆明明德中学任校长、教导主任,并兼任《清真铎报》主编。他为人师表,衣着朴素大方,天天坚持洗冷水澡、上早操、做柔软体操,时时处处做出表率。
1951年,纳训被调到云南民族学院教导处,任资料组组长;1955年被调到云南省文联,从事阿拉伯名著翻译工作;1960年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所工作。
纳训毕生致力于《一千零一夜》的翻译,初期翻译的六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五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国币贬值,几百元的稿费还不够买一张公共汽车票,他一气之下,钱不要了,第六册译稿也未交出,从此中断了《一千零一夜》的翻译工作,而专注于昆明明德中学的校务工作。1954年他应邀参加全国翻译工作会议,再次产生了继续翻译《一千零一夜》的念头。调到云南省文联后,纳训根据出版社提供的选题,重新译成《一千零一夜》三卷本,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十年动乱期间,他被迫暂停翻译工作。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他重拾翻译工作,夜以继日地伏案耕耘。纳训患有疾病,眼睛又近视,组织上关心他,让他半天工作、半天休息,但他依旧每天骑自行车坚持全日上班,而且总是在别人到办公室之前就已经开始工作。1980年,他终于完成了《一千零一夜》的全部译稿,将书中的故事按原书的次序另行编排,还原其本来面目,共编为六卷本。
《一千零一夜》(精装插图本),纳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一千零一夜》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文学巨著,被高尔基誉为“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为了把这部文学名著译好,纳训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其译文既保留了原作风格,又穿插了大量诗句,韵味浓郁,文笔流畅,深受读者欢迎。
德绩传后世,译著永流传
作为中国研究阿拉伯历史和伊斯兰文化的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纳忠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国内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阿拉伯世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领馆。1991年,他被评为国家级“对高教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纳忠学业精深、著述等身,他编著和翻译的著作主要有《阿拉伯通史》《埃及简史》《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信仰》《穆罕默德传》《回教诸国文化史》《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化》等。教学之余,他还主编或主译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阿拉伯语》《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等。
纳忠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早年撰写的《回教诸国文化史》是我国第一部反映阿拉伯历史文化的著作。该书出版发行后,他发现书中有不妥之处,于是费尽周折购买并销毁了尚未售出的500册。每每有人提及此事,他总是淡淡一笑说:“做学问就是来不得半点马虎。”
1980年以来,纳忠多次应邀出访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受到多国元首亲切接见,被国内外誉为“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
2001年10月,92岁高龄的纳忠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首届“沙迦阿拉伯文化奖”。该奖项被誉为“世界阿拉伯文化的诺贝尔奖”,专门表彰为研究与传播阿拉伯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机构和团体。作为来自非阿拉伯国家获得这一国际文化大奖的第一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整个中国的荣誉。
2008年1月,我国阿拉伯语界的一代宗师、阿拉伯文化与历史研究的泰斗纳忠去世,享年99岁。他学贯中阿,博览群书,深谙中阿文化,毕生教书育人,爱国博学,正直刚毅,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誉满中外,作为中国近现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永载史册。
1982年至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纳训的六卷本(共230万字)《一千零一夜》,这是中国最早的、直接译自阿拉伯原文的全译本,这是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一座丰碑。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一千零一夜》的翻译历经半个世纪,几乎耗尽纳训一生的精力和心血。
除了《一千零一夜》全译本,纳训还应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之约,于1956年翻译了埃及童话作家卡密尔·铿辽湟编写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1979年又选编了《天方夜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
纳训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正如他在1983年写给《云南画报》的函件所言:“翻译工作肩负着沟通学术、交流文化的使命,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也是为人民服务。”他对待翻译工作认真负责,所译作品文笔流畅,对两种语言文字的融会贯通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心系家乡。1970年通海大地震时,他千里迢迢从北京回乡,半个月时间,每天挨家挨户到临时工棚里看望慰问受灾的乡亲。
纳忠故居。
1989年12月,对中阿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纳训逝世,终年78岁。他呕心沥血,用毕生精力“为中阿文学的交流,建构了一座永恒的桥梁”,为新中国的文学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记者 李文雯)
史料提供、文本审阅:玉溪市委史志办
编辑:刘玉霞 王雪峰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