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渝高铁云阳站。(摄于6月14日)
云阳县月光草坪,市民正在拍摄婚纱。(摄于6月14日)
重庆云阳张飞庙。(摄于六月十四日)本版图片均由记者谢智强摄\视觉重庆
碧绿的长江水缓缓流淌,水面不时有白鹭、野鸭等水鸟划过;依山而建的“三峡云梯”扶摇直上,市民们沿着步道结伴而行,有说有笑;江岸边的张飞庙巍然屹立,像一位老者在讲述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
6月13日,在“大美重庆·乘郑渝高铁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中,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云阳县,感受这座滨江小城的山水之美、人文风韵。
云阳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长江、彭溪河绕城而过。近年来,当地在重庆率先探索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通过一手抓生态修复,一手抓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有效激活了沿线生态人文资源,绘就了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画卷。
大小公园相互交融扮靓城市颜值
四方井公园位于县城环湖绿道南段,置身其中,阵阵花香扑面而来。沿江消落带区域,一丛丛芭茅草、狗牙根已有半人来高,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滩,现在生态好了,我们也多了个休闲的好去处。”在一簇簇淡蓝色的绣球花旁,几位老人正在练习太极。70多岁的当地居民姚锡加表示,天气晴好时,他总会和老伴一起来这里锻炼、赏花,远眺长江山水风貌。
云阳依山傍水,几年前便着手谋划打造“公园城市标杆地”。“这一思路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不谋而合,成为我们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有力抓手。”该县副县长林冬利表示。
云阳水域面积广阔,拥有68.8公里的长江江岸线,以及50多公里长的彭溪河(云阳段)。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非法码头、砂石堆场、乱搭乱建等侵占,江岸环境极其脆弱。“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过去江岸线就像城市的一道‘疮疤’。”该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邓绪林坦言。
结合长江生态修复,云阳在33公里城区江岸线启动了环湖绿道建设,采取工程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模式,在整治涉江违建的同时,因地制宜种下了一片片生态林、景观林,对江岸线进行全面复绿。
一条绿道将8个城市公园、30多个休闲节点串联成珠,实现一步一景。记者沿着绿道打探,曾经以转运砂石、水泥、钢材为主要功能的码头,如今成了供市民游乐、休闲的生态公园;江岸沿线的消落带被种上了狗牙根、马蹄筋、芦竹等乡土植物,在固土护岸的同时,也让滨江一带重现水清岸绿的美好景象;步道、跑道、骑行道贯通全程,两旁树木林立,花圃、草墙处处可见,纷至沓来的行人在江边驻足留影,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只是云阳构建公园城市的一个缩影。“我们将50平方公里的城区范围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层’,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以核心层带动周边乡镇,打造全域公园化,形成人城景业高度和谐统一,具有山地特色的公园城市体系。”林冬利说。
漫步云阳的大街小巷、城镇乡村,一条条绿廊绿道、一个个小游园相互交融,扮靓了城乡颜值,让绿色成为最靓丽的色彩。
位于城区中心的云阳龙脊岭生态公园,是一条以城市山脊线为轴心,以“长江—彭溪河”为纽带的生态通廊。这几年,围绕公园城市建设,当地对龙脊岭实施了森林提升工程,通过低效林改造、深挖造林空间、栽种乡土珍贵树种等,打造了林相多样、季相更替、色相差异的多彩森林,将森林植被覆盖率提高到80%左右。“山青了,水绿了,云阳真的是处处皆风景。”正在山林间散步的市民李咏舒说。
目前,云阳已基本建成以大山、大水、大田园为基底,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环湖绿道为核心,串联100余个门户园林景观的全域公园格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5平方米,基本实现推窗见绿,四季花开。
留住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云阳记忆
从历史中走来的长江,不仅有一江碧水,更是一条文化的脉络。
与县城隔江相望的张飞庙飞檐翘角,碧绿的琉璃瓦掩隐在山林之间,古朴而庄重。“张桓侯庙,又名张飞庙,是云阳民众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自发修建的,相传始建于三国蜀汉时期……”正殿大厅前,28岁的讲解员谭樱正向游客们绘声绘色地讲解着张飞庙的历史,“你们看,每一块地板,每一方瓦块都编了号,这代表着张飞庙内的一砖一瓦、一檩一桷、一草一木都是我们从水下的张飞庙旧址搬迁上来,再进行整体组装的。”
山水相融的云阳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孕育了峡江文化、三国文化、移民文化,是长江沿岸的一颗人文瑰宝。“保存好城市历史和文脉是云阳一以贯之的做法。”云阳文管所副所长陈昀说,早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他们便将库区77处文物点列入了保护规划,其中地下文物点28处,地面文物点49处,通过搬迁保护、异地复制、原地保护和留取资料等方式对文物进行保护。
张飞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搬迁距离最远、文物级别最高、单项工程投资额最大的文物迁建项目。2002年10月,张飞庙闭馆后,当地便通过整体搬迁,对老庙的结构布局、生态环境等进行了原貌恢复。2003年7月,搬迁后的张飞庙复建开馆,保持了依山座崖,与县城隔江相望的旧有风貌,仍是长江沿线一道别有的景致。此外,他们还对多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镇、古民居进行了异地搬迁。
奔腾不息的长江铸就了云阳人的精神之魂。在实施文物保护抢救的同时,云阳还处理好了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传承中发展,为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筑牢人文根基。
谭樱去年才从外地返乡,在张飞庙景区担任讲解员,“最忙的时候,我一天要接待二三十个旅行团,除了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还有许多远归的游子,来这里寻根。”
一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游览完搬迁的张飞庙后,禁不住热泪盈眶。临走前,他硬是拉着谭樱在正殿楼下的一座骏马石雕塑像旁合影留念。
“老爷爷一看就是土生土长的云阳本地人。”谭樱说,“这座骏马石雕是作为张飞的坐骑进行雕刻的,以前就矗立在老张飞庙的大门口,几乎每一位生于上世纪的云阳人都有一张骑在马背上的照片,它是云阳人的集体回忆。”
通往云阳县城至高点的三峡云梯,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梯”,一路拾级而上,便来到三峡文物园,园内复刻的三峡重点文物龙脊石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太神奇了,龙脊石竟然沉在老县城长江江心处,只有每年冬春枯水季节才露出水面。”从湖北宜昌嫁来云阳的外地媳妇王芬惊叹道。
龙脊石全长200余米,宽约10多米,文化园除了对外貌进行1:1复刻外,还对石梁上古诗文题刻、水文石刻题记等都进行了还原。厚重的文化底蕴让游客叹为观止。
培育新业态讲好新时代长江故事
云阳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开放的桥头堡,郑渝高铁通车后,将实现“2小时主城,3小时成都,6小时北上广”,带动云阳融入全国高速铁路大循环,为区域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
“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我们正加紧完善县域交通配套,培育旅游新业态,创新展陈模式,进一步把生态人文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好新时代的文旅融合之路。”林冬利说。
走进云阳江龙高速工程现场,数十台大型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就在今年3月,工程重要节点之一的小尖山隧道双幅顺利贯通,预计2023年前全线建成。
“建成后的江龙高速将串联起云阳龙缸景区、普安世界级恐龙化石基地、巫溪红池坝等旅游景点,畅通县域旅游路网交通。其中,普安世界级恐龙化石基地便是我们‘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文旅项目。”林冬利说。
2015年,我市在云阳普安镇境内首次发现恐龙遗迹化石群,今年3月又发现一种植食性新属新种恐龙——元始巴山龙,这是迄今发现的亚洲最古老的剑龙化石,生活在1.69亿年前。
目前,云阳已签约落地侏罗纪世界(中国)恐龙公园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集生态、原始、科技为一体的恐龙旅游产业园。“江龙高速贯通后,从县城到恐龙公园不到一个小时,这个公园也将成为我们打造科普文化研学游的重要载体。”林冬利说。
与此同时,云阳还将推动旅游业数字化转型,搭建起一些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展呈平台,用新颖的方式讲好长江三峡云阳故事。
“用力,使劲儿打”“太好玩了,我的拳力值有五颗星”……张飞庙前,几位游客正挥动着拳头,朝着一个身着古装的塑像猛击。这是当地根据“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推出的交互式体验项目,身着古装的塑像便是贪官督邮,旁边的电子仪器能测试游客的拳击力度。
草船借箭、长坂坡退敌、义释严颜……在张飞庙前的中心广场,像这样的互动小游戏还有很多,让游客在玩耍中了解三国文化。
“我们不仅把文化融入到景观中,还将其融入到生活、城市建设中,让云阳的文化元素真正火起来,潮起来。”林冬利表示。
在三峡云梯,长长的步道阶梯上绘制了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卡通兔,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去年云阳首次发布的城市IP形象“兴云兔”,代表了云阳的盐井文化;滨江大道沿线,一排排路灯灯柱上用三国篆书刻着“云阳”二字,无不显示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带来的不仅是快捷便利,还将助推我们进一步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林冬利表示,接下来,云阳将继续用足用好生态和人文两个宝贝,联动成渝城市、“大三峡”区县、高铁沿线城市合作推进景区景点联合开发、合作运营、一体推广,持续擦亮世界恐龙之都、天下龙缸、张飞庙、三峡梯城、环湖绿道、歧山草原“六张名片”,依托长江流域的整体性、系统性发展,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真正让世界知道云阳,让云阳知道世界。
记者手记>>>
让文物走进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因此,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也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说起张飞庙,云阳的老百姓眼里总带着光。”采访中,云阳一位文化干部坦言,张飞的故事蕴藏着深厚的家国情,他的忠肝义胆、赤子之心是云阳人的精神脊梁。
一个地方的发展史、文化史就凝结在一件件文物,一处处遗址中,它们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文物的保护不是让他们藏于深山、孤芳自赏,而是要让他们活起来,走进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从发布城市IP形象兴云兔,到张飞庙开发的互动小游戏,在连日走访中,记者看到,云阳围绕历史文物的活化利用进行了诸多探索,但也遇到了一些困惑。譬如,当地一文化景区负责人就向记者透露,他们想引入沉浸式游览项目,又担心会影响文物的整体风貌,只能作罢。保护与利用边界何在?如何两全?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支招,文化景区可以在遗址范围以外,划分专区打造互动式体验项目,或是将线下体验搬至线上,达到既保护了文物,又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体验的目的。不过,文化IP的挖掘、打造才是景区开发的核心,如果单纯只是为了秀科技、秀特效,而脱离了文物本身的传承利用,这样的声光电项目不要也罢。
本报记者 左黎韵
编辑:王雪峰 审核:杨雪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