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江:千年古县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2-06-30

新华社记者代群、马姝瑞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新基地正在形成;毗邻巢湖、融入省会,独特的“后花园”优势下,精彩农旅铺设出新的“致富路”;环巢湖湿地修复保护深入推进,换来一泓清水汇入巢湖……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从深厚的历史中走来,在新时代聚焦发展,一座千年古县正在展露新颜。

产业“走对路”让经济强起来

走进位于庐江高新区的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电池车间,一块块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急等着要”的电池正在紧张地组装下线,生产线的另一边,用于改善生产条件的“恒温房”同步施工,将于7月底前完成。

“今年春节到现在生产一直就没有断过,全年都排满了订单,预计下半年我们将实现满产。”公司行政总监刘瑞说,目前该公司每天生产新能源电池电芯超过30万颗,客户涵盖江淮、奇瑞、北汽等整车企业,三成产品销往海外。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自2015年起,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国轩高科已先后在庐江投资成立包括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在内的3家子公司,形成了公司三分之一的电池产能。

6月21日,工作人员在位于庐江高新区的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电池车间内忙碌。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近年来,庐江整合资源,稳步壮大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逐步建成安徽省内最大的动力电池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

6月21日,总投资78亿元的江苏超电年产10GWH超级快充动力电池项目在庐江高新区正式签约,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年缴纳税收约3.5亿元。

2021年,庐江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47.2亿元。以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为引擎,庐江还计划到“十四五”末实现“双千双百”的奋斗目标,即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财政收入100亿元、培育1家产值100亿元企业。

省会“后花园”让农民富起来

“村子越来越干净,河水越来越清,来的游客特别多,周末都要抢停车位。”谈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72岁的庐江县同大镇马河村村民高翠兰如数家珍。

就在高翠兰家二层小楼的周围,古色古香的凉亭伫立在河边栈道上,小火车载着游客穿行于广阔田野之间,创意墙画装点着路旁一座座农家小屋……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已经成为合肥有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

这是庐江县同大镇马河村“小满·稻梦空间”项目的水上景观。新华社记者 马姝瑞 摄

“2019年我们开始美丽乡村建设,在规划设计时就注重保留巢湖圩区特有的风貌和文化,打好基础设施的底子。有了这些积累,我们成功引进了‘小满·稻梦空间’农旅项目,主打‘水韵圩乡’特色旅游。”马河村村委会副主任赵克勇说。

北临巢湖、南近长江的庐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乡村风貌。目前,全县已建成精品旅游路线12条、精品民宿26家,打造出包括“小满·稻梦空间”在内的30个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

精彩农旅吸引了游客,也让“闲下来就不得劲儿”的高翠兰和老伴有了家门口的新工作。

这是庐江县同大镇马河村村貌(6月21日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晚上游客多,我就去水岸餐厅帮忙切菜、配菜,老伴在村口指挥交通,两人工资每个月加起来有4000多元!”高翠兰指着与自己家仅一条小河之隔的水岸餐厅,笑得合不拢嘴。

据统计,庐江县年游客接待量由2016年的450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81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16年的3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6.8亿元。

环巢湖治理让湿地美起来

夏日的栖凤洲湿地,绿树浓荫、荷叶亭亭,一片片芦苇迎风摇摆。

“这片湿地分了4个片区,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巡查。比如眼下进入夏季,蒸发量大,就要及时进行人工补水、做好水位管理。”负责栖凤洲湿地养护的滕王阁建工集团合肥分公司湿地项目部负责人张合磊说。晒得黝黑的他每天要走近2万步。

环巢湖十大湿地中,栖凤洲湿地、马尾河湿地位于庐江境内,目前均已完成动植物恢复、水系营造、湿地生态构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转入日常养护。

湿地是巢湖重要的生态屏障。2012年以来,庐江县共实施湿地植被保护、恢复、重建等10个项目,完成湿地修复面积12792亩,累计投入资金2.9亿元。

这是庐江县栖凤洲湿地(6月21日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庐江县林业和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湿地所所长邵健告诉记者,对待湿地修复,庐江做到了“极尽细致”,尊重原有田园脉络,不搞大开大挖,适当调整水系,充分利用现有芦荡、荷塘、水塘布设湿地动植物。

“我们希望形成生态稳定、景观优美、物种多样的近自然原生态湿地,让湿地尽快进入自我修复的良性循环。”他说。

据统计,2012年以来,庐江县巢湖综合治理共获批46个项目,完成投资近100亿元。到去年底,全县集镇截污工程建设全部完成,改扩建污水处理厂21个;7个国考断面及县级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兆河、白石天河、马漕河、小南河及金牛河等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基本建成。

“东方白鹳、白琵鹭在这里重现身姿,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蕨逐渐生长繁茂,生物多样性一天天恢复,湿地生态也一天天变美。”邵健说。


编辑:王雪峰   审核:杨雪

关闭
专题公用底部
  • 玉溪网版权所有
  • 滇ICP备08100907号-1
  • 云新网前审字2013-06号
  •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

  • 中共玉溪市委
  • 玉溪市人民政府
  • 主办
  • 玉溪日报社
  • 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