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日报记者 浦美玲 夏日的滇中腹地,山水灵动,产业兴旺,生机勃勃。 十年奋进征程谱华章,十年跨越发展换新颜。玉溪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聚力发展、稳中求进,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小康如期实现,湖泊保护治理全速推进,民生福祉得到保障。 “十四五”伊始,玉溪市在全市开启以思想观念之变、精神状态之变、能力素质之变、作风方法之变为主的“玉溪之变”,引领各级党员干部主动认清玉溪在全省的位置,直面问题、刀刃向内,推动效率意识之变、工作质量之变,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呈现新局面。全市9个县(市、区)生产总值于2020年全部突破百亿元大关,人均GDP达10.48万元、排位升至全省第一。 这座实力之城、产业之城、活力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幸福之城、红色之城,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产业旺 集聚效应显 日前,记者走进玉昆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高耸、货车穿梭,近万工人干得热火朝天,进度一天一个样,炼钢基建部分已完成85%,刷新了智慧化钢铁产业崛起的新速度。 两个月前,玉溪沃森生物出口摩洛哥的首批100万剂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发运,这是此款疫苗上市以来首次出口海外。在玉溪,沃森生物成为我省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拥有细菌性疫苗研发平台的生物医药企业。 玉溪是一座因产业而立、因工业而兴的城市。近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按照省委“要下大力气培育全产业链,每个产业链建立一个工作专班”的要求,持续深化“玉溪之变”,以重振产业新优势的思路创新、夯实产业发展责任的机制创新、谋划产业发展体系化的方法创新。锁定新能源电池、钢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等10个制造业重点产业,分别建立全产业链工作专班,并开展全闭环、实体化运行,加快推动制造业产业做优做大做强。专班成立半年多来,签约项目37个、落地28个,落地项目投资总额267.7亿元。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亿纬锂能、山东丰元等6个新能源电池项目落户玉溪,预计产值将逾千亿元,为玉溪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年积厚成势,建设产业之城。玉溪市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十年累计投入科技经费超过4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授权量居全省第二。全市始终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方向,培育了玉昆、沃森、维和、赛灵等本土实力企业,引进了恩捷新材料、亿纬锂能等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沃森13价肺炎疫苗获批上市,蓝晶科技获云南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全省首个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总数排名西南第三,建成玉溪网络安全生态示范园,恩捷16亿平方米的锂电池隔离膜生产项目、亿纬锂能10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开工建设,非烟经济占GDP比重从67.2%提升至81.3%,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优化为“三二一”。 如今的玉溪,产业链条更加完备,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动能转换量质齐升,产业发展正向中高端迈进。 改革兴 聚力拓新局 改革开放是助力发展的关键一招。玉溪市用改革定力应对变局、用改革锐气开拓新局,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改革洪流,助力“玉溪之变”持续深化,为玉溪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玉溪市坚持党对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齐抓共管促改革的良好局面。市委主要领导一线指挥调度,坚持每月到各县(市、区)召开重点项目观摩会,率队督导调研重点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新型城镇化等一批重大改革任务,做到基层调研改革工作必听、改革项目必看,把改革任务始终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分管市领导、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担起改革主体责任,认真谋划本地区本部门改革,领衔解决突出问题,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推动落实,形成了“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的工作格局。 目前,全市以改革破难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走向系统集成、协同高效,55项国家级、80项省级重大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放管服”、农村集体产权等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殡葬改革“玉溪经验”、医改“玉溪模式”等一批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运用。在全省改革任务落实综合考评中,玉溪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玉溪以开放拓空间,立足区位优势,走好开放之路,先后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设立6个驻外商务代表处,玉溪海关开关运行,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等项目加快建设,外贸“双百强”企业数居全省第一,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首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6倍,引进市外国内资金年均增长16%。 走进滇中(玉溪)粮食物流产业园,50米高的筒仓高耸入云。站在仓顶望向四周,多条公路、铁路在此交汇,延伸向远方。承载着玉溪人民期待的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正在崛起,玉溪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从这里出发。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由3个组团构成,即研和组团、化念组团和大开门组团,占地32950亩,投资总额465亿元。 随着中老铁路开通,如今的玉溪,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不断提升,改革开放的范围更大、领域更宽、层次更深。 生态优 发展有底色 一泓深蓝,琉璃万顷。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Ⅰ类淡水生态大湖。保护好抚仙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0多天的时间,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九龙湾一酒店大楼及公寓共14.4万平方米的建筑拆除后,全面完成复绿工作。绿草如茵,树木盎然的生态景观,见证着玉溪市舍得眼前利益、舍得增长速度、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信念。 近年来,抚仙湖2.2万余人搬出一级保护区,5.81万亩耕地休耕轮作,水质总体保持Ⅰ类。 十年久久为功,托起生态之城。玉溪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湖泊保护治理有关决策部署,采取最直接、最精准、最有效的措施,开展“三湖”保护治理,带领全市实现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的转变,从部门之治到党委、政府之治的提升,从单点治湖到全民治湖的拓展,在云南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征程上,彰显玉溪担当和作为。 玉溪在全省率先开展“湖泊革命”,并把“湖泊革命”作为检验干部立场、品质、能力、意志的“试金石”,树牢“整改不落实,就是对党不忠诚”的意识,坚决整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全力推动思想藩篱大破除、治湖思路大完善、全民治湖大行动,着力扭转湖泊保护治理被动局面,决心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张满意答卷。 目前,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星云湖水质实现脱劣。 全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一批环保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森林玉溪”建设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达64.06%,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钢铁、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等制造业,单位GDP能耗下降8.1%,成为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向绿色转型。 如今的玉溪,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绿色已成为玉溪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百姓安 城市涌温情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太平社区马命小组居民李春荣妻子因病去世,留下巨额债务,如今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十分困难。社区通过动态监测后及时帮他申请了低保,缓解了他家的困难。近年来,新平县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工作,实现城乡低保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乡(镇、街道),办结时限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到11个工作日。李春荣家的低保申请15天就批了下来。 让每一个情况特殊的人员获得关爱、感到心安,是一座城市坚守初心、以民为本的最佳注脚。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路上,玉溪正逐步成为一座温情涌动的城市。 十年坚守初心,造就幸福之城。玉溪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提升到79.5%。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12.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乡镇、1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群众生活水平蒸蒸日上,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6000元、18670元,均实现翻番、居全省第二。 玉溪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效增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9%以内;入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极大缓解,新增学位1.6万个,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目标;常态化疫情防控有效落实,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建设扎实推进,传染病发病率连续15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从75.6岁提高到78.42岁、居全省第二。法治玉溪、平安玉溪建设不断深化,新平、江川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玉溪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两次捧得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 如今的玉溪,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正逐步成为现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征程再启,未来可期。玉溪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原载于2022年7月28日《云南日报》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