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中国传统重要节日,现在逐渐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在国画里,这个节日也相当有体现。 以前关于七夕的画,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一类,表现现实的。一类,表现神话的。 现实画|七夕 表现现实的,主要是画当时大家怎么过这个节。 现在都说七夕是“中国情人节”。原因就在于牛郎织女在这一天“鹊桥团圆”。但是古代画里的“七夕”,和织女关系很大,牛郎很少出场。表现现实的画里有一个主题,叫做“乞巧”。 “乞巧”,就是“乞求灵巧”。 女人(可能也包括凑热闹的小孩),在这一天,向织女祷告祈求自己“灵巧点儿”。具体内容就是许多针对女人的传统游戏。比如,对着月亮比赛穿针线。把绣花针放到碗里的水面上,不让它沉底儿,看映到碗里的影子是直是弯等等…… 总之,不离针线活儿。就是所谓“女红”。本着中国人专事找专神的思路,这事儿得拜拜织女。 虽然出发点是功利的。可具体操作起来相当欢快。其实就是给自己找个节日做做游戏乐呵乐呵而已。毕竟在古代,娱乐项目没那么多,女性的日常生活也不总是多姿多彩的。 据考为五代的《唐宫乞巧图》,可算是表现现实题材里最棒的一幅了。因为它远看貌似是亭台楼宇那种的“景物画”。可是我们进一步放大细节。看到那些小碟碗了吧。这些就是给“乞巧”过节做的准备。估计没错的话,就是我上面说的,把针放到小碗水里的那种游戏…… 五代 佚名 唐宫乞巧图(局部) 大都会博物馆 还有包括署名明朝郭诩的《乞巧图》、清代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等等,都是这类表现“乞巧”的佳作。 《乞巧图》这种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只有外表形式变化,内容基本稳定。几个姑娘一碗水,斗斗花针扯扯嘴。无非如此。这可是也真能说明中国人生活状态的稳定性——从唐代到近现代没大变化。作为民俗画来说,“乞巧图”有一定意义。虽然也许到了近现代,不一定真的任何什么地方都兴这么玩儿。可是,至少好古之风下,大家知道这一回事。还总是拿它应七月七的景儿。所谓外表变化,我们可以看看清末海派的任伯年先生画的《乞巧图》,至少不像上面那种“工笔”了。 清 任颐 乞巧图 故宫博物院藏 神话画|七夕 另一类画,所谓“神话画”。就是我们现在最喜闻乐道的“牛郎织女”了。古代的七夕画虽多,可都是“乞巧”这个主题。“牛郎配织女”在文学当中很常见,画里少见。 大胆推测一下,原因应该是这么几点: 一、古代比较兴民俗画。 大家能看得见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的生活,是“乞巧”。 二、中国人在唐宋之后,还是挺讲规矩的。 “乞巧”是女人家内部的活动,是“妇女联谊会”活动。所以古代“七夕”的“女儿节”性质是从这儿体现的。 可是“牛郎会织女”说正经了是“家庭活动”,说浪漫点儿是“爱情”。所以古代“七夕”的“情人节”性质是从这儿来的。 在那个年代,肯定好多人觉得“不正经”。还真别说,古代真有过禁七夕过节的情况,基本上是从这方面考虑的。 古代画画的人,能画人物就是挺不容易的能耐了。不像一些画山水玩“高乐”的文士,画人物是拼技术费功夫的事情,基本画一张是想挣一张的钱,至少别白画。如果画一幅牛郎织女,若是有人把这归到“淫秽图像”里,画毁了功夫白费不说,再吃官司下大牢,那谁干啊。 所以说,“乞巧”是“安全题材”。“牛郎织女”是“有争议题材”。 三、可能是不到过年和拜寿,大家不太愿意直接画“神仙”。 但是,古代绝不是没有!相反,这种题材还要比“乞巧”早很多。因为有汉代的画像砖为证:虽然是星宿图画像砖,但是这也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来源。一个关于星座的故事…… 可是到了后来……大家都“乞巧”去了。虽然大家知道这个故事…… 清代的费丹旭画过织女,可是没有牛郎哦。 不过,我也说了,古代绝不是没有相关题材的。清代的汤禄名就有“七夕图”。上织女(其实是“七仙女”)下牛郎,但是,这肯定不是“七夕画”的主流。 到了近代,民智大开。“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成为歌颂爱情的美好浪漫的爱情故事。成为一种大家承认的正向的“社会共识”。 傅抱石 七夕 甲申(1944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神仙也是人,两地分居不好。 于是,“七夕”情人节的性质也随着成为主流。这个故事更如此美好,寄托了大家对爱情最美好的意愿。 自然牛郎和织女这两位的“神话画”就多了起来。 (本文略有删节,作者为作家、编剧、艺术策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