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是滇中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长久以来汉、彝、傣、苗等多个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绽放出民族团结的幸福花。8月19日,由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中共玉溪市委统战部、玉溪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润泽以聚·同心筑梦——主流媒体玉溪行”活动圆满收官。
从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多家中央驻滇媒体及云南主流媒体实地走访玉溪市红塔区、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通海县、江川区、澄江市进行报道,共同见证了玉溪市全领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面貌,深受感染。新华网、云南广播电视台、今日民族等媒体的记者们纷纷表示,玉溪市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得有质、有行、有感,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玉溪新篇章。
媒体行活动收官合影
相互嵌入式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结构
媒体行的第一站,是素有“云南第一村”之美誉的红塔区大营街社区。这里从吃粮难、喝水难、住房难、行路难、娶媳妇难的“五难村”发展到“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的美好景象,背后是一段各族群众艰苦奋斗的历程。在“党建+集体经济”的创新模式引领下,大营街社区的生活奔向小康。
大营街社区内 李子楠 摄
像这样各族群众在社区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还有玉溪红塔区玉兴街道北苑社区。社区以城市民族工作为着力点,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平安和谐社区。辖区内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员、党员带头,组织群众成立了治安巡逻、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三支自治队伍,让大家共享共治,真正为各族群众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北苑社区民族团结小课堂场地 时光远 摄
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组建玉溪首个村组创建联盟——“六十亩、矣文、阳山庄‘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推进“联创共建+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形成接边地区产业互助、文化互鉴、资源共享、矛盾联调、和谐共生示范样板。
元江县澧江街道红侨社区原为红河华侨农场,归侨和当地各族群众和睦共处,有的还组成家庭,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故事感人至深。
“文旅+”模式彰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玉溪用多元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赋能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玉溪市“文旅新地标”的青花街,600余年炉火淬炼的青花瓷历史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给媒体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街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弘扬“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中华优秀饮食文化,让饮食文化街区成为各族群众其乐融融的场所;结合弘扬青花文脉,推动玉溪各民族艺术文化创作百花齐放。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以下简称“化石地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个建在遗址上的化石类自然博物馆,利用高清数码、4D成像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各地游客形象展示地球生命起源进化历程,揭示了5.18亿年生命的起源,以及玉溪优秀民族文化内涵。化石地博物馆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科普教育有机融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和促进各民族交流的重要阵地。
玉溪市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持续挖掘“美丽资源”,撬动“美丽经济”。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新寨小组的七彩路 王韵鸥 摄
宜居宜游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新寨村新寨小组,“七彩丰收路”镶嵌在柑橘林中,美丽庭院串连美丽乡村,山乡“绿富美”的画卷引人入胜;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蝶变之路振奋人心。
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工艺师,县级非遗传承人张正昌制作、演奏烟盒舞乐器的场面吸引了众人围观。据悉,扬武镇被列为全县全域旅游重点板块,烟盒舞文化就是其中一大亮点,为当地文旅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注入新动力。
张正昌演示烟盒舞乐器 时光远 摄
元江县澧江街道龙潭社区者嘎小组,清泉围绕,果林环抱。者嘎小组利用闲置的土掌房开设非遗传习中心,同时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让游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体验中,一方面增强非遗活态保护和传承活力,一方面带动文创、商贸、餐饮等业态发展。
江川区九溪镇矣文村是玉溪美丽乡村的新名片,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构建出乡村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种植业、电商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振兴局面。同时注重用优秀民族文化,凝心铸魂,建设真正有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的民族团结村寨。
矣文村夫妇唱响我爱你中国 王韵鸥 摄
企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相融互促
玉溪市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发展日新月异,培育和聚集众多实力企业的力量,震撼了此次媒体行活动的各家媒体。经济社会诸多荣誉和成就的背后,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力量。企业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企业的发展资源;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融互促,实现共同发展。
玉溪沃森生产过程 玉溪沃森 供图
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用和谐、有序的企业制度和氛围,使各族员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企业全体员工同心同向“智”造中国疫苗,填补行业空白,使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在践行社会责任中,带动各族同胞共同开创共赢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红塔区电子商务示范产业园将助力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紧密结合,用“搭建平台、网络聚力、产销链接、就业扶持”的创新模式,从线上到线下将各族员工和各族村民凝聚在一起,在创新创业中把实现个人梦同中国梦联系到了一起。
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展馆 王韵鸥 摄
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元江县芦荟种植优势,生产出万绿牌芦荟高级工业原料,销往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然成为中国芦荟高级工业原料行业的领航企业,是推动中国芦荟产业不断进步的生力军,成功用企业发展的成果证明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刻意义。
“丫眯”的企业文化展厅 王韵鸥 摄
玉溪丫眯绿色休闲食品有限公司,企业上下心手相连,深耕云南地道的传统美食文化和技艺,并热情拥抱互联网,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共同致富。
赓续红色血脉 浇铸民族团结之花
玉溪市聂耳纪念馆是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聂耳精神的重要阵地。聂耳的生活、革命经历,以及他“为国而歌”的故事,震动着每一个参观者的中华民族魂。
聂耳纪念馆序厅 李子楠 摄
元江县咪哩乡是革命老区,滇南革命武装斗争的摇篮,云南省知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和才的故乡。在李和才故居,记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课,深深被这位滇南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典范、云南省民族团结工作的带头人和践行者的事迹感动。
李和才故居一号院 王韵鸥 摄
通海县红色印文化体验馆是全省首家以红色印文化为主题的体验馆。馆内各个历史时期的近一百件红色印章和印记实物,向人们生动反映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文化艺术工作者及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印章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澄江市宝华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举爱国、爱党、爱教旗帜,激发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爱国热情,不断增强国家意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司法和教育力量 守护民族团结进步成果
在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媒体们了解到用司法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尤其在化解各族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加强双语巡回审判、民族团结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的双语调解室 李子楠 摄
元江检察院注重边疆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司法双向、综合、全面保护机制,组建“小太阳”未检团队,做好各族孩子身边法治“引路人”,用“检察蓝”守护民族花朵多彩青春。
元江二小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老师情牵留守儿童,筑起民族团结连心桥。同样关爱各民族留守儿童成长的,还有江川区九溪镇的“儿童之家”,让各族群众和青少年感受中华一家亲的温暖,茁壮成长。
江川区九溪镇的“儿童之家” 王韵鸥 摄
玉溪的团结发展之溪,汇聚成大江大河,川流不息,奔腾向前。采访活动虽有结束之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却始终在路上,玉溪各族儿女将继续同心齐谱团结曲,携手共筑中国梦。
云南网记者 王韵鸥 李子楠 时光远 摄影报道
编辑:王一婷 审核:杨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