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人文地理
  3. 正文

华宁青龙的“城门洞”

□ 詹剑波 文/图

华宁县青龙镇河谷西面的大山里,有一个自然村,名叫“城门洞”(“洞”为“硐”的异体字,“城门洞”现代又称“城门硐”)。

城门洞,一般意义就是古代建有城墙、城台的城镇可供出入内外的城门。可是这个小村子僻处深山,原来是彝族支系阿笃人聚居的地方,过去恐怕连一般的寨墙寨门都未必存在过,更别说城门了。1994年版《华宁县志·自然地理篇》“磨豆山”条载:“北部的玉泉山和天池山多自然景观,有城门洞,洞内高大宽敞,可容数百人,清代通海名士阚祯兆曾隐居于此。”说明该村因洞而得名,但为什么一个山间石洞会称为城门洞呢?

城门洞村里的古树。

城门洞村里的古树。

原来,这与古代矿业术语有关,现代人称呼矿山为某某矿,古人一般称为“厂”,“矿”字古读音同“拱”,多用于称呼矿石,“城门洞”原是矿洞的一种名称。在古代文献中经常能够读到类似的记载,如清代乾隆年间曾任过新兴、路南两州知州的张泓所著《滇南新语》“象羊厂”一条介绍说:“硔(同‘矿’)之深下者,曰‘井洞’,平开者,曰‘城门洞’,洞中石围土砂者,曰‘天生洞’。”意思是垂直挖掘的矿道称为“井洞”,而平行开挖的则叫“城门洞”。这种叫“城门洞”而与城门无关的地名其他地方也能见到,指的就是矿洞的一种名称。

华宁县古代曾有勘探、开采铜、铅等金属矿的活动,青龙镇的这个城门洞的洞名、村名,是否就是因此而来,有兴趣的不妨前去探访一番。


编辑:刘玉霞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