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你会想到什么?小锤敲过一千年的银器?还是生活与匠心碰撞的铜器?或是怀旧与传承结合的造纸?亦或是精致与情怀并重的刺绣。
说到鹤庆刺绣就不得不提到位于鹤庆坝子最南端的甸南地区。在甸南一带,刺绣一直流于妇女之间,甸南刺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种是小孩用品,如虎头帽、虎头鞋、围嘴、站腰、腰靠等,另一种便是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新娘装。
2000年,施达出生在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2020年10月,施达成为鹤庆县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族服饰(鹤庆甸南白族刺绣)的代表性传承人。
施达的白族刺绣启蒙源于奶奶。在甸南,妇女们大多都有刺绣的好手艺,从小施达就看着奶奶用一针一线绣出精美的绣花鞋、虎虎生威的老虎帽、小巧精致的衣领……装点了施达的童年时光,也悄悄埋下了热爱的种子。
2005年9月,鹤庆县金墩乡甸南新娘服饰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小学毕业时,13岁的施达看着逐渐兴起的甸南刺绣新娘装,幼时种下的种子开始发芽。此时奶奶已经去世,没有了老师的施达翻出奶奶曾经绣过的衣领,开启了自学之路。
为了学习传统的甸南刺绣,施达利用假期走访了鹤庆的很多村子,做田野调查,向各个村的老人请教过去的刺绣花样、配色和针法等。
但,这一段自学之路并不容易。作为一门手艺,很多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技巧、经验、鞋样、帽样等告诉别人。尽管多次碰钉子,但是施达从未有过退缩放弃的念头。
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施达的甸南刺绣手艺逐日精进,但在施达的家乡,学习刺绣的几乎都是女性,这样固有的观念给施达的学习之路带来很多否定和嘲讽的声音。
施达试着主动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和学习培训班,一本本的荣誉证书逐渐改变了家人朋友对他学习刺绣的看法。
初二的时候,施达在电视上认识了当时的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文焕(2018年成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让自己的刺绣手艺更上一层楼,施达拜杨文焕为师,学习精进刺绣手艺,到如今已经六年。
2020年10月,施达成为鹤庆县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族服饰(鹤庆甸南白族刺绣)的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的称号让更多的人开始支持他学习刺绣,同时还有许多人主动上门来学习刺绣,施达更加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让年轻人愿意走近白族刺绣,施达开始在刺绣作品上花心思。看到汉服在年轻群体中流行,他就制作刺绣荷包、香囊、小镜子等用来搭配汉服,还制作了刺绣笔记本等新奇的刺绣作品来吸引年轻群体。
在学校里,施达成立了剪纸刺绣协会,教同学们学习刺绣和剪纸。在下关和鹤庆,施达也有不少“学生”,今年已经45岁的刘丽琼就是其中一个“学生”。作为施达的同乡,杨丽琼从小也喜欢刺绣,在看过施达的刺绣后就通过乡亲联系上他,开始跟着学习刺绣。因为长时间在学校,两人能够见面的时间很少,就通过视频、语音、电话等方式“云学习”。三年以来,刘丽琼不仅技艺更加精湛,开始着手申请非遗传承人。
长期以来,为了兼顾学习和刺绣教学,施达一直在昆明、下关、鹤庆奔波辗转。每每被问起,这样会觉得累吗?还有自己的生活吗?施达很坚定地摇了摇头表示,这就是他选择并喜欢的生活,只要自己会的,有人想学他都愿意教给大家。
“我觉得刺绣不仅仅是简单的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民族文化。非遗传承人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称号,不管有没有这个称号我都有责任把白族刺绣传承好,让更多人知晓白族刺绣,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施达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施达这些非遗传承者的默默付出下,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所熟知,并绽放出迷人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手上的技艺,心中的记忆,就像一团火。前辈怀揣着火种穿越时代,哪怕风雨飘摇,也要用毕生心血为它遮风挡雨;后辈尽管本领尚浅,却不愿它熄灭,仍然郑重其事掏出口袋里仅有的火柴。唯其如此,传承的故事才能绵延不绝。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