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玉溪史话
  3. 正文

人文地理|茶马古道上一颗明珠——漫话元江古城之一

民国时期元江县城街市图。(李伟生供图)

民国时期元江县城街市图。(李伟生供图)  

元江县城沿“一江二河”而筑,是一座典型的滨江县城,同时又是一座古城。据《元史》记载:元江古城始建于元宪宗七年(公元1257年),距今760余年。由于元江城地处哀牢腹地,是滇中通往南部边陲的必由之路,同时处于元江流域最大的盆地,由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部分少数民族迁徙中的栖息地和集散地,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素有“滇南雄镇”之称。元江古城自元代以来曾经是万户府、总管府、军民府、直隶州、县政府等行政机构驻地,一直是元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上,元江古城被誉为茶马古道(也称“盐茶古道”)上一颗璀璨明珠。据史料记载,当时所建城池规模为“周九里,高二丈,以石条为拱形门”。城墙墙体为砖土结构。城郭西面南北向墙体向城内凹入;东面因受元江河道地势影响,南北向墙体向外凸出,城郭形成动物腰子状。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垛2700余垛。

城门除分东、西、南、北四道城门外,还设有两道附属城门,即“来青门”与“文澜门”,城内“房屋尽复瓦,鳞次有序”。

东门(又称“承恩门”),位于距今澧江大桥桥头约250米的地方,门外建有码头,出门有石阶砌至河边,东门外有三条主要茶马古道:一条是经红河航运水路,行水路时,客商们主要雇用傣家的木船和船工,将货物经普漂―红河―建水―元阳―金平―河口―越南的航线运往各地。船工回元江时,因逆水难行,若遇到无货航运回元江时,傣族船工们都习惯将木船便宜卖给当地人,然后结伴徒步回元江。另外,两条是陆路,一条是从东门经凉亭坡―三家寨―大哨―宝秀―石屏―建水―开远―蒙自―文山广南,进入广西等地;另一条是经碧波洞―栖霞温泉―青蛙箐―甘庄―青龙厂―扬武―峨山―玉溪,进入昆明等地。

南门(又称“沐熏门”),位于今华逸酒店处,门外也有两条茶马古道:一条是从南门经小河庙―山脚―莫拉―三板桥―安定—墨江―通关―普洱―思茅―西双版纳―老挝―缅甸,进入泰国等地;另一条是从南门经乌萨―者嘎―南昏―大羊街―六村―江城,进入越南等地。

西门(又称“康阜门”),位于今印象酒店处,西门方向有两条茶马古道:一条是出西门经大白田―漫漾―官仓―高寨―曼来―东峨―漠沙―戛洒―双柏,进入楚雄等地;一条是走曼来的岔道,经老雾山―羊岔街―磨房河―建兴,进入镇沅等地。

北门(又称“拱辰门”),位于今老客运站处,北门外大坪地和老外滩是校场,其他主要用于城内居民和周围农民出入方便。

文澜门,在原碎米巷,门外河面较宽阔,水流平缓,傣族船工常把木船舶靠在这里,有些商家有时候在此装货,事实上成了一个小埠头。

来青门,位于马家江边店铺前,这道附属城门主要为过往商家遛马、浴马提供方便。

据史料记载,建城初,城内均为“屋皆复瓦”的砖瓦房子,气势恢宏。

明永历六年(1652年),元江军民府土知府那嵩(傣族),被永历帝赐封为“云南总督”,其子那焘,袭父职,任元江军民府第十八任土知府。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那嵩败于清军,元江古城“全城被吴三桂屠”,历经四百年的古城毁于一旦。然而,坚强的元江人民又在废墟上建起了自己的家园,原古城中的一府三街十二巷的建设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李伟生)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