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人文地理
  3. 正文

人文地理|磨豆山:抚仙湖畔观览胜地

□ 詹剑波

抚仙湖之奇美,在乎凭高之胜,在乎山水之间,在湖中看山,在山上观湖,山水之灵性,往往相得益彰。

抚仙湖四周名山众多,北面有梁王山、老虎山,东面有云龙山、天马山,西面有玉笋山、麒麟山,南面有大黑山、磨豆山、野牛山……韵士高人,往往能在不同的登临纵览之际,各得其天然性情之妙。窃以为此诸山观海之胜,未有过于磨豆山者也。

抚仙湖畔群峰竞秀

梁王山是抚仙湖周围第一高峰,海拔2820米,万山朝拱,高出云表,历来盛传一山可观四海,即滇池、抚仙湖、阳宗海、星云湖。实际上南面老虎、麒麟诸山青嶂插天,星云湖自然难得一见,又山势高峻,磅礴数十里,滇池、抚仙湖图景,往往尘光混茫,有暌违邈远之憾;麒麟山海拔2468米,似从抚仙湖波光碧色中腾空而出,被前人誉为“南峰竞秀”“天际美人”,又位于湖面最为宽广之处,百里湖光,可掬可挹,甚至能感觉到微风吹起的阵阵涟漪,恍如画中观画。若仅就抚仙一湖而言,此处当为观览绝佳之地。

登高览胜的极致体验

磨豆山位于抚仙湖东南岸,为华宁、江川两县(区)界山,海拔2663米,为华宁境内的最高峰,也是抚仙湖周围第二高峰,此山临湖而起,沿岸支脉如搘如拄、如朝如拱,参差有致而绝不衍漫杂沓,其主峰由北而南纵贯起伏,犹如苍龙在天、鲲鹏击水。驱车从湖岸登山,顺着倾仄的乡村公路,百步九折,人在车中,却有一种飞鸟盘旋、凭虚御风的感觉,仰望着车窗外的绝高之处,一道又一道的危崖峭壁,仿佛瀑布从天而下,又似剑戟向天而立列,想起李白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之句,一向岑寂的心灵,此时也不免生出一种勃然、憬然的动静。

登上磨豆山顶,最急着看到的自然是下面的抚仙湖,此处的湖面,一样的亲切、一样的泓涵清旷、水天一碧,西北的玉笋、麒麟、关岭诸峰,风鬟雾鬓,淡远苍秀;在江城坝子和抚仙湖之间,从野牛山向北至牛摩而止的一路丘陵,恰似精致盆景中的山水意境,水中的孤山岛,则小得像少女项上的一粒钻石。环顾四方,澄江、江城、浪广、青龙、通海5个坝子历历可见,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错落镶嵌其间,大自然的秀美与广阔,可以使一个置身此处的个体生命充盈弥漫到无限的空间,而这大概就是登高览胜的极致体验吧!

磨豆山古称碧玉峰

磨豆山是纵览“三湖”山水的名山,又是华宁县的最高山峰。但奇怪的是,华宁历代旧方志并没有磨豆山的记载,在人文蔚起的古代宁州,也不见以磨豆山为题的吟咏题撰。直到1994年新修的《华宁县志》才有所涉及:磨豆山即旧志所记的大卓旗山。考《黎县旧志》:“大坡头东北为大卓旗山,俗名尖头山。旧志云:‘在城西北三十里,势凌霄汉,云封即雨……下为甸苴关’。”可知此大卓旗山应在星云湖东南的雄关(即甸苴关)附近,距华宁县城仅15公里左右,从方位和距离来看都不无疑问。

查阅旧志可知,今天所称的磨豆山,其实在明代前期就已经是一座引人注意的名山了,它的名字叫碧玉峰。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宁州”:“碧玉峰:在州北五十里路居村,约高八百余丈,绵亘三十余里,重峰叠嶂,岩石齿齿,上有古庙,曰碧玉神祠,岩畔有一石,状如悬钟,又名石钟岩,其峰临于抚仙湖之上,涵浸湖光,诚若碧玉。”《寰宇通志》卷一百十二“临安府”:“碧玉峰,在宁州北五十里。岩石嶙峋,上有碧玉神祠,岩畔有石,如悬钟,又名石钟岩,其峰临于抚仙湖之上,涵浸波光,有如碧玉,因名。”光绪《续云南通志稿·古迹》:“石钟,在碧玉峰上,叩之铮鋐铿鍧,众山皆应。”宣统《宁州志》:“锦屏山东南为碧玉峰,白石嶙峋,玉笋森然,秋高森落,爽气横襟,下瞰抚仙,湖波万顷,倒影凌空,万象改观。峰上一石,形若覆釜,叩之铮鋐铿鍧,名曰石钟,殆丰山九耳之苗裔也。峰左又一石,类天竺僧,衣袈裟、卓锡杖而西来者,土人谓之石和尚,山下有碧玉山神祠,祀山神也,一名太子庙,庙中作两垂髫少年状,联袂比肩,若伯仲也。乡人祀之唯谨,祝辞则曰:‘碧玉分封景帝太子’,岂蒙氏既封景帝,复封其子耶?”万历《云南通志》卷十二“群祀”:“碧玉神祠,在(宁)州路居村。”康熙《宁州志》:“碧玉祠,在碧玉峰左。”宣统《宁州志》:“碧玉祠,在城北六十里碧玉峰。”

又据旧志记载,碧玉山北有回龙寺、宝华寺,均在抚仙湖边,上面所说碧玉山在路居村,实为旧时为华宁所辖而今属江川的一个小坝子,位于今天磨豆山的西麓。结合方位、距离及所关联的山川人文实体考察,磨豆山与古代文献中的碧玉峰应该就是同一座山峰的雅俗异名。唯其如此,才能打通这座名山前世今生的历史文化经脉。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