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21>>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闻

云南在蒙特利尔向全球宣介极小种群物种保护优秀案例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云南方案

发布时间:2022-12-16来源:云南网

云南网讯 “中国云南在全球最早提出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概念,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当地时间12月15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主会场的“中国角”,举办“极小种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边会。

边会紧扣“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主题,展示分享云南亚洲象保护与管理、中国西黑冠长臂猿保护成效与挑战、多方参与的全境滇金丝猴保护成效、以漾濞槭为例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综合保护等典型案例,以及极小种群植物保护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交流云南极小种群拯救保护理念和策略。保护案例从不同角度,立体展示了云南在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与种群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多元化保护体系建设、防范人兽冲突、多方参与保护模式、协调保护与社区等方面开展的有益探索与积极成效,旨在为有效遏制全球物种丧失速度,实现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贡献云南方案,为国际社会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经验。

参加“中国角”极小种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边会人员合影。

基于保护现实的解决方案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毗邻南亚和东南亚,多山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拥有中国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类,保存了一大批古老、特有物种,是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与人类活动干扰,云南物种多样性和脆弱性并存,一些物种种群数量少、分布狭窄,濒临灭绝风险,拯救保护迫在眉睫。2005年,云南在全球范围内创新性提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理念。2010年,出台并实施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和紧急行动计划。10余年间,云南以极小种群物种为突破点,积极探索极度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的有效措施与方法,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理论和实践体系,云南将极小种群物种纳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进行保护,并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重大政策中布局。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建立政府部门、科研教育机构、公益组织、企业以及社区公众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支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云南还同步开展了大规模的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地建设,以及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重要湿地等362处;建设了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种质库,保存物种近2万种,保护体系日趋完备。通过多年努力,亚洲象从150多头增长到300多头,滇金丝猴从1400多只增长到3300多只,西黑冠长臂猿、绿孔雀等20多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大幅提升,华盖木、巧家五针松、富民枳等30多种极小种群植物脱离了灭绝风险,保护成效显著。

云南在大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也高度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建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颁布实施《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购买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累计赔付保险金5.12亿元人民币。云南还通过聘用群众作为生态护林员、野生动物巡护员,发展生态种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帮助社区居民从保护野生动植物中受益。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的实施,开创了政策保障、多方协作、自主创新的新型综合保护模式。   

基于前期的成功经验,云南又于2021年启动了第二个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十年计划,将在拯救更多物种的同时,进一步探索解决极小种群物种栖息地破碎化、人兽冲突、跨境保护等难题。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改变了传统的以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为主的保护模式,促进了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的融合,种群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保护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极小种群物种的科学保护。极小种群物种及基于种群管理的保护策略代表了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新进程,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可,已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规划和计划,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概念理论化、国际化、保护研究与实践不断发展,得到了国际植物保护生物领域的广泛关注。当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基本理论和保护模式和实践经验已被意大利、俄罗斯、墨西哥、伊拉克等国家应用于其本土植物的保护。

极小种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边会现场。

人象和谐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云南省是中国亚洲象的主要分布区,目前境内约有300多头亚洲象。而在1976年,云南的亚洲象还只有不足150头,在40多年的时间里数量增长了1倍多。现阶段,在全球亚洲象数量减少的大趋势下,云南亚洲象种群正进入快速增长期,象群出现了“婴儿潮”。尽管如此,云南亚洲象的种群数量仍然较少,被列为“极小种群物种”予以优先保护。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万勇介绍,现阶段,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围绕亚洲象和热带雨林保护目标,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减量聚居、环境友好”的原则,规划亚洲象栖息空间,实施保护管理,推进分布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万勇表示,“实现亚洲象种群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众多现实问题。人象和谐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未来,我们希望与全世界大象保护、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实现人象和谐的有效途径。”

建立以西黑冠长臂猿为代表的长臂猿监测保护研究体系

西黑冠长臂猿是主要分布中国云南的一种长臂猿。“以极小种群形式存在,是中国云南西黑冠长臂猿保护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表示。为保护中国西黑冠长臂猿,云南目前在有西黑冠长臂猿分布的地区建设有6个国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89%的西黑冠长臂猿群体得到有效保护;加强对西黑冠长臂猿种群及其栖息地开展长期巡护与监测,杜绝任何可能对长臂猿产生伤害及对其栖息地进行干扰等事件的发生,确保种群安全;结合乡村振兴,与NGO合作,积极探索通过移民搬迁、减少牲畜存栏量、提倡节能灶使用、聘用专职护林员等措施,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长臂猿保护小区。

滇金丝猴是过去40年被成功保护的物种之一

滇金丝猴为中国的特种,仅分布于中国云南和西藏,为IUCI濒危物种。“滇金丝猴是过去40年被成功保护的物种之一。”大理大学副研究员黄志旁在边会上分享。近40年来,云南一直致力于滇金丝猴的保护研究,经过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科研机构、NGO、社会企业和基层保护单位多方参与的保护模式。2019年,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指导下,云南成立首个滇金丝猴的全境保护网络。全境保护网络组织各单位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在筹资、物种保护规划策划、科学指导、实施等方面形成合力,支持滇金丝猴种群和生境保护,促进社区发展,实现可持续保护模式,滇金丝猴数量从1400只增长到3300只,为其他国家和其他物种的保护提供借鉴。

云南成功抢救性保护了一批濒临高度灭绝风险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需要采取“抢救性保护”与“系统研究”并重的策略。“中国、特别是云南省成功抢救性保护了一批濒临高度灭绝风险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卫邦研究员说。漾濞槭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又生博士2003发表的槭属新种,被列入了《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和紧急行动计(2010-2015)》中20个亟待采取紧急行动的物种之一。在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高山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高风险灭绝机制及保护有效性研究”等项目的支持下,漾濞槭的“抢救性保护”和“系统研究”成效显著。目前,调查共发现了野生漾濞槭12个分布点577株,并通过建立保护小区使其得到了较好的就地保护。同时,人工成功培育了漾濞的苗木51600余株,开展了近地保护、迁地保护、种群增强和回归等综合保护工作;在昆明植物园和滇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园的漾濞槭先后开花结实,标志了漾濞槭的迁地保护和近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漾濞槭的拯救保护成为了“抢救性保护”与“系统性研究”相结合,“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社区群众”相协作的成功案例。

极小种群物种的概念及其拯救保护行动正在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过去10年的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实践表明,一批濒临灭绝的极小种群物种得到了有效拯救,一套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的方法体系日臻完善。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文忠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极小种群物种的概念及其拯救保护行动正在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和支持。”针对极小种群植物的拯救保护,系统集成了种群调查、就地保护、近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野外回归、监测评估和物种档案等创新性保护技术体系,制定和发布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原则和方法》行业标准,指导着全国的极小种群植物保护实践。

极小种群动物的保护技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将极小种群动物重要栖息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同时,实施栖息地植被改造或水源补充等措施,以提升栖息地质量。二是通过设立走廊带、修复植被、建设廊桥等迁徙通道规划建设措施,提高种群之间的连通性,促进种群间交流。三是运用红外相机、无人机、遥感、自动面部识别、手机APP等技术开展野外种群动态监测。四是通过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增强保护意识和完善公众责任保险等方式,协调保护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关系。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周志华在边会的致辞中提到,中国政府在珍稀濒危物种,特别是极小种群物种拯救繁育方面,通过采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拯救措施,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绩。云南最早提出极小种群的概念,并在这里分享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方面的优秀案例,希望能为国际社会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实践经验。

编辑:陶晓兰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