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21>>生物多样性保护>>聚焦

《大观楼长联》里的生物多样性

发布时间:2022-12-30来源:七彩云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过去十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越来越多的珍禽异兽和奇花异草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中国贡献。

不久前结束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达到最重要的预期成果。

从“春城”昆明到“枫叶之都”蒙特利尔,COP15参与者们可以领略生物多样性之丰富,见证地球的生机勃勃。

阳光之下,芦苇苍苍,群起的水鸟从湿地飞出,久久盘旋在滇池湖面上空……

滇池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昆明市,有“高原明珠”美誉,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世界关注的高原湖泊,具备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我们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了方向、提供了指针。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大观楼长联不止描绘了亮丽的风景和厚重的历史,还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无论是“蟹屿螺洲,苹天苇地,翠羽丹霞,四围香稻,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亦或“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人类与动植物、微生物和合共生,同滇池的波涛一起奔涌数千年直到如今。

时移世易,不变的是滇池的湖光山色,还有那草长莺飞,生物多样性一直印在昆明人极深的记忆里。

在今年云南“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主题发布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向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赠送了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花鱼蚌生态模型”,为本地居民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物种介绍,为游客和市民提供可参与的科普互动内容,弘扬和保护当地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花鱼蚌生态模型

大观楼长联里的文化记忆,滇池里的生物多样性,将依托一系列这样的工作传承和延续下去。

“花—鱼—螺蚌—鸟”立体生态修复模式,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团队创新提出的。他的团队经过努力还拯救了濒临灭绝的滇池特有土著鱼金线鲃。

滇池金线鲃从濒危到恢复,

是杨君兴团队努力的成果,

是滇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里程碑。

滇池金线鲃是云南四大名鱼之一,民间又叫金线鱼、小洞鱼。

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围湖造田等原因,滇池金线鲃的数量急剧减少。

到上世纪80年代,滇池金线鲃几乎在滇池绝迹,仅存于部分入湖溪流及龙潭之中。

从2004年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实现滇池金线鲃的野外引种、人工繁殖并完成大规模放流。

这一滇池特有的“旗舰物种”从濒危到恢复,是滇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里程碑。

“滇池的整个变化,金线鲃既是湖泊演变过程中身在其中的一个演变,也是湖泊整个演变过程的见证者。”杨君兴介绍。

从2010年开始,滇池水体首次放流金线鲃,就是杨君兴团队人工繁育的鱼苗。目前,滇池金线鲃已在盘龙江形成一个稳定种群,且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基于此,杨君兴团队创新提出了采用土著生物恢复生态系统的“花—鱼—螺蚌—鸟”立体生态修复模式,并在滇池、洱海、杞麓湖等高原湖泊开展了生态修复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滇池逐步返清的背后是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地生根。生态兴则文明兴。

为保护母亲湖,还子孙后代一池碧水,从沿湖徒步行走、宣传环保理念,到弯腰拾起垃圾、拿出手机举报排污行为……爱滇池、护滇池,已然成为昆明人自主自愿的行动。

《梦中滇池》  杨淑雅  11岁  

《护滇小纵队》  杜一锋  10岁  

人们期盼美景重现、滇池返清,主动参与到滇池治理中。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相信不久的将来,滇池一定会重现大观楼长联中“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的风采。

《大观楼长联》

与天地共存,与万物共生。

未来,中国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出品人/唐   源   和亚宁 

总编辑/孔维华

总监制/许思思

总编审/李晓风

监   制/王颢茗   尹   凡

策   划/卢   钢

制片人/薛祎然   胡   滨   武志敏   陈  燕

总编导、执行制片人/盛雪梅

记   者/李丽萍   王砚菥(实习)

摄   像/盛夏雨   罗  来   冯今语   曾钴畅

剪  辑/王   磊

配  音/和   雨   王潇宥

宣  推/胡   娜   李仕达   杨进取   杨   旭   马   迪

赵小强   李响文   唐文轩(实习)


编辑:陶晓兰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