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年味渐浓。腊味品是年味的重要寄托,也是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今年,澄江市龙街街道养白牛社区不等不靠,先行先试,为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探索新方式、新渠道,变“被动”为“主动”,发展腊味品制作,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养白牛社区曾经是省级贫困社区,一直以来,经济来源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受限。为了摆脱贫困,社区多次走访调研,决定从当地小有名气的腊肉中探索发展新路子,努力寻找集体经济增收之路。
养白牛社区党总支书记孙金培说:“曾经吃了穷的苦,现在脱贫了,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大家都在想办法,我们也不能等、靠、要,要想办法、想出路,敢闯、敢干、敢做,去尝试,去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乡村振兴路。”
养白牛社区党总支集思广益、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托“社区党总支+公司“模式,以社区办的澄江市青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载体,贷款筹集资金,主动找出路,不断尝试,决定从当地小有名气的腌制腊肉传统手艺,破解发展难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养白牛社区白石坝居民小组地处山区、四面环山,属于冷凉山区。腌腊肉是这里的传统,也是村民们代代相传的手艺,这里的腊肉成色好、口碑好,很多周边的群众慕名前来购买,在澄江当地小有名气。
说干就干,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寻找材料,社区干部一起跑遍周边市场。腊肉好吃,但制作技艺程序繁琐,十分考究。为了保证腊肉的品质,按照当地传统腌制方法,社区邀请当地腌制腊肉最好的师傅给予配料、指导。没有钱,就贷款;没有工人,社区干部就自己上,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穿上白大褂,走进生产车间,一遍遍尝试,做出满意的口感。目前,腌制的第一批3吨腊肉已完成。在白石坝居民小组改造的厂房里挂满了刚腌制好的腊肉,挂架风干,待风干半年后,就可上市出售。
孙金培说:“为了保证腊肉的口感、品质,腊肉要腌制半年才能销售。在卫生上,厂房经过改造后,加装了防虫害设施,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达到食品生产卫生标准,如果第一批销路好,我们再发展壮大,争取发展成当地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坤娱/文 通讯员 田志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