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平县围绕农民增收,不断加大水果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通过做大做强水果产业和提高其劳动就业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等举措,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据了解,为进一步发挥水果新型经营主体在水果产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新平县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培育水果新型经营主体,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成为水果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目前,全县共培育水果新型经营主体431个(柑橘31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30个(柑橘18个)、家庭农场111个(柑橘68个)、种植大户(包括种植企业)290个(柑橘230个)。全县共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2户。
针对农户种植柑橘管理粗放、产量低、品质相对较差、营销方式粗放问题,近年来,新平县通过对水果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种植管理模式成为产业发展主流,全县水果品质大幅提升。销售方式通过分级、分装和线上线下联合销售,使产品价格大大提高。同时,全县还建立了市场营销团队,有了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通过“企业+农户”的经营方式,建立起农企合作联动机制,企业辐射带动全县水果种植户提高种植技术、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品牌建设,果农收入不断增加。
随着规模化和专业化种植水平提升,全县水果产业带动农民就业率也不断提高。截至2022年底,新平县共有3666户7332人参与柑橘生产管理工作,每户按年均收入8万元计算,全县参与柑橘生产管理的农户年总收入达3亿元。同时,全县因延长水果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就业和果农增收打开了更广阔空间。目前,全县有柑橘类选果企业24家,建成柑橘选果生产线24条,设备设计年加工能力达48.7万吨,建成了可满足24万吨果蔬产品预冷周转需求的冷库设施,选果企业和冷链物流吸纳了大量农民就业,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搭建了平台。
目前, 新平县有12个乡(镇、街道)种植水果,50亩以上种植户共466户,种植水果14.9万亩,占全县水果总面积的55.9%,其中,水果新型经营主体种植水果的面积达13.5万亩,占全县水果总面积的51.8%,新型经营主体收入占水果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全县在水果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水果“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水果产业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水果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和发展,为全县农民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佳)
编辑:陶晓兰 审核: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