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农村电子商务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
发布时间:2023-03-23来源:玉溪网

a51

 新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直播间内,主播吹拉弹唱齐上阵,宣传当地冰糖橙。

“卖难”和“买难”,一直是令农民发愁的两大难题。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让长期困扰广大农民的两大难题有了新的解决途径。近年来,玉溪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广大乡村构建起一个农产品流通的新平台,为农民开拓出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潜能。

网络带火土特产

董文忠是华宁县一名茶花种植达人,经过多年努力,他培育出以“宁州红霞”为代表的一批茶花新品种,在我省茶花爱好者中小有名气。近年来,他以花为业,办起了花卉家庭农场,专门从事茶花盆栽培育。董文忠在当地虽然颇有名声,但他辛辛苦苦培育出的一盆盆茶花,每年在本地仅能卖出三四十盆,如何销售出去,成了一个大问题。

网络销售,为董文忠打开了通向全国市场的大门。他通过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网店,一盆盆茶花源源不断地销往广东、福建等地,每年销量达三四千盆。

在华宁,董文忠是第一批“触网”者。每盆茶花育成后,他都会配上自己拍摄的一段视频,然后挂到网店寻找买家。

近年来,在玉溪,类似董文忠的创业故事渐渐增多。一些网络达人圈粉无数,一些网上自营店做得风生水起。

2018年11月,易门县浦贝乡水塘村返乡大学生谷加福担起了家乡刚刚面世的电商服务站掌柜之职。依托这个小规模的电商服务站,谷加福把当地的土鸡、鸡蛋、火腿、核桃、蜂蜜等农产品通过网络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而通过集中采购,他为农户带来了质优价廉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

据易门易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素斌介绍,2018年底,当地一座水库维修,库内蓄水放干后,捕捞到大量的小鱼小虾,经过简单加工,通过网络销往广东等地,每公斤卖价50元。

对农民来说,一边是农产品只能在本地销售,打不开外地市场,不得不守着“金山”过穷日子;另一边是城市消费者对绿色新鲜农产品的旺盛需求,限于销售渠道难以买到。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困境,无疑成了农民致富道路上的“绊脚石”,又何尝不是商机所在?

按照传统集市销售模式,本地农产品想要突破百公里销售半径十分困难,而网络销售则让市场变得无限广阔。面对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更广阔的市场,也能让本地企业最大限度避免因产品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

网络销售成本低,将产品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减少了分销环节,企业能获得更多利润。而且,经营单位不必雇用业务员跑市场,从而降低成本,使产品更具价格竞争力。

此外,网络销售门槛低,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不需要多大投入,便可在网上开店,特别能吸引那些正在寻求创业机会的年轻人。他们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为农产品走向城市开拓出一条快车道。

近年来,在我市各地涌现出不少网络达人,他们把农民手里的粮、菜、畜、花、果、药等特色产品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农民手里诸如洋丝瓜、南瓜之类不起眼的东西,也能卖出令人意外的好价钱。

苏增骄是新平县桂山街道人。2010年,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崛起。这一年,从小喜欢电脑的苏增骄怀揣着互联网改变天下的梦想,应聘成为杭州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5年时间的打拼,他先后干过电销、装饰、装箱、盘点、搬运、物流、销售,最终成长为部门经理、产品销售经理;2015年,苏增骄从杭州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离职,回到云南,投身于阿里巴巴云南区农村淘宝项目,又是5年打拼,经营方式主要以承接萌店和淘宝店铺为主,经营范围是将新平的甘蔗、玉米、百香果、香蕉等农产品,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

a53

在新平雨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筐筐番茄正等待包装发往全国各地。

2021年4月,苏增骄返回老家创业,注册新平雨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新平县桂山街道亚尼社区果蔬交易市场租下300多平方米的场地,开始探索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电商销售之路。仅仅1年多,就销售番茄3100吨、迷你香冬瓜200吨、密本南瓜410吨、冰糖橙350吨、沃柑500吨、姜柄瓜150吨、水果甘蔗200余吨,其中为平甸乡费贾村销售桃子、苹果、梨等水果21吨,为漠沙镇双河村销售密本南瓜110吨,为两地百余户群众创收600余万元。2022年,新平雨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年销售总额2250万元。

越来越多心怀创业梦的年轻人,把电子商务当成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来自京东科技的数据显示,2022年,玉溪市活跃网络店铺数达12314个,从业人数14050人,大多数网店业务为特色农产品和农副产品销售。

网络“下乡” 购销两利

新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展厅内,茶叶、核桃、腌菜等独具县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琳琅满目。

“尝起来非常鲜甜,这也是新平冰糖橙的一个特点,就是鲜甜、多汁、味美……”在新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商直播间,主播张莉这样向全国消费者推销新平冰糖橙。她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带货直播的产品主要是新平冰糖橙、云南高山小黄姜以及新平腌菜,每天带货金额在1万元到2万元之间。通过电商直播这种新兴销售模式,新平越来越多的优质农特产品正逐步被省内外消费者认识并受到青睐,自己直播间的销量也在逐步提升。

像张莉这样通过电商直播平台圈粉无数的主播,得益于当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建立。

2022年7月,新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在新平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运营负责人万雪良看来,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有四方面职能:一是打造“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更加顺畅的服务平台;二是带动示范,通过自己的网络店铺和营销团队,展示如何整合本地产品资源,如何进行产品包装、宣传和销售,并提供“一键”代发服务;三是免费为主播提供场地和技术服务,为展商免费提供展位,畅通本地农特产品销路,推动其融入全国市场;四是推进电商人才培养,开展差别化、精准化培训,新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培训2323人次。

不是每个从事网络销售的人,都同董文忠一样,有吸引人眼球且数量充足的产品可供销售。而如同苏增骄这般有丰富的网络营销和市场经验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事实上,虽然试水电子商务者如过江之鲫,但绝大多数只是“菜鸟”,期待着自己能成长起来。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副科长刘启良告诉记者,农家人最了解自己的产品,却不擅长网络营销;新农人懂网络,却对田间地头的事物不在行;让农民从“会种”到“会卖”,让农村电商从业者从“懂卖”到“懂种”,两者间需要架起一座桥梁,从而实现良性互动。这座桥梁,正是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2022年,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先后在我市6县落地,这让当地网络销售团队从此有了一个家,由此也能看到电子商务在政府层面所受的重视。

近年来,我市相继促成阿里巴巴千县万村项目、云南省电子商务试点项目、“农村淘宝”等项目在玉溪落地,通海、元江、易门、华宁、新平、峨山6县先后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其中,“玉溪京东云互联网+新经济”项目的落地,使玉溪有了一艘“航母”级的大船,这艘大船引领着玉溪各地船队驰向电子商务的广阔海域。

“玉溪京东云互联网+新经济”项目打开特色产品线上推广营销窗口,强化品牌打造、产品策划,加快特色农产品网商化进程。依托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分拣、分级、包装、冷链、运输等环节相配套,伴生园区经济、产地仓、上行仓、产业带、小包装、产供对接、统仓共配、快递超市等新模式、新业态。

通过3年努力,京东云(玉溪)新经济产业园赋能本地企业,现有206户企业先后协议入园,2022年累计实现销售额30.18亿元;开设京东旗舰店、专营店、拼购店66个。目前,产业园入园企业纳限6户,6个示范县电商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入驻企业104户。

全市电子商务自上而下形成金字塔结构,其底座正是分布在农村的广大网点。全市以农村电商示范项目为抓手,搭建市、县、乡、村四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立和完善品牌服务体系、人才培训体系,着力解决从城市到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问题。

新平县通过深度整合中通、圆通、申通、韵达、极兔等主流快递资源,建设全县电子商务公共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将10个乡(镇、街道)级电商服务站和40个村(社区)级电商服务点提升成为快递物流收发点,打通三级物流配送服务,形成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实现从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到村级站点48小时内完成配送,实现了全县95%快递量统仓共配,大幅度提升物流配送时效。

在元江,当地通过建立五大板块模式,逐步完善电商平台:宣传培训板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让愿意成为电商主播的人才进行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手工名特产品开发板块,主要通过探寻元江当地的名特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供求信息效果运用板块,主要通过积极收集农产品信息,组织代办加入合作社,整合资源,搭建桥梁,把最优的价格给农户;农产品品质化培训板块,主要是通过与企业、商家合作,开展农业种植培训,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植,提质增效;便民服务板块,主要是依托现有场地优势,为周边群众提供便民寄递服务,以更便宜的价格,解决好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

农产品能否站上电商“C位”

3月伊始,省十六运会第三阶段后续9个竞赛项目在玉溪相继展开。市商务局依托玉溪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红塔区直播电商基地,把特色产品展销活动办到了体育馆,通过线上线下特色产品展销及系列直播活动,为省十六运会添彩,给运动员加油。来自红塔区、江川区及易门、华宁、新平、峨山、元江、通海6县28家企业的300余款产品汇集运动场旁,展销活动受到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本地观众欢迎。

a52

省十六运会期间,体育场馆外的玉溪特色产品线上线下展销,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经过10余年发展,全市农村电子商务覆盖范围快速扩大,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商业模式丰富多样,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参与面越来越广。一批高原特色农业企业、加工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转型拓展线上市场,猫哆哩、实建、丫眯、蛮鲜森、柠檬君、潘橙、雨泽、山里香、裕隆盛等电子商务骨干企业迅速成长。

在玉溪各地,网商购销市场活跃,在线餐饮、食品酒水、居家用品、家电消费走进千家万户,生鲜食品、茶、休闲食品、花卉绿植等产品通过线上销往我国中、东部地区。淘宝、京东、拼多多、天猫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以及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成为特色产品线上销售的重要平台;玉溪本土水果、花卉、蔬菜、野生食用菌及鲜花饼、玫瑰酱、魔芋制品、磨浆核桃乳、干果、茶叶、红米等农特产品在主流电商平台上线销售,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

2022年3月,省商务厅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全省2015年度至2020年度农村电商示范项目进行全面评估,玉溪市在全省12个整体推进州(市)中排名第一,华宁县和易门县在全省105个示范县中分别位居第一与第四。

提及玉溪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一名网红主播曾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玉溪农产品能站上电商“C”位(主角位置)。她的这一愿望能够实现吗?

长期以来,玉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所走的道路是外向型发展之路,七成以上农产品依靠外销。而这样的发展方式,切实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科长苗莉告诉记者,玉溪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一是农产品网货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产品受规模化、标准化问题制约,产品网货率低,物流成本高,客单价低,优质不优价;二是电子商务主体散、小、弱,新业态、新模式应用不充分,本土专业人才缺乏;三是电子商务营销能力弱,品牌效应不突出,企业转型慢,存在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四是电子商务发展配套有待加强,快递物流竞争激烈,行业体制机制不健全,“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制约农村电商的培育与发展。

对比相关数字,玉溪目前在农产品外销份额中,电子商务约占10%左右,玉溪农村电子商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市商务局副局长李艳红告诉记者,电子商务发展涉及技术、服务、经营管理、信息数据等众多要素,尤其是玉溪农村电子商务,其根基还不牢固,需要坚持不懈地夯实基础,继续改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强化产业支撑,改善电商服务体系。玉溪农村电子商务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才能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发展动能。

一是提升统筹发展能力。按照“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聚焦产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农商互联”、产销对接,助力产业转型、乡村振兴。

二是提升运营服务能力。以项目示范为契机,持续深化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直播电商,持续推进玉溪农产品上线,推动玉溪农产品上热搜、打品牌、提销量。

三是强化双向流通服务。通过项目实施,打通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渠道,做实产品供应链,以县、乡、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为抓手,强化双向流通服务,整合资源,引导县域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线上线下融合,培育农村流通新业态。

四是完善发展格局。把电商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做好农村电商向休闲农业、三产融合、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服务、乡村治理延伸;继续重视农村电商扶持政策供给,重视农产品公共品牌与标准建设,重视全渠道营销和开放平台建设,鼓励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等。

李艳红告诉记者,目前玉溪电子商务的发展,得益于中央和省级各种示范项目的支持,而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来说,示范项目只是一个起点。在示范期内,国家不仅有资金支持,还有各种“规定动作”。而着眼于未来,“自选动作”该如何做,像通海这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已结束的县需要继续探索,根据新情况,作出新规划和新定位。(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定生  文/图)

短 评

政府补位推进电商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  汪启

网络时代,农村被认为是新蓝海,各个电商平台正以不同方式角逐农村电商市场。玉溪农村电子商务之路要走得顺畅,既要进一步打牢基础,更要在增强竞争力上下功夫。

抓实供应链畅通。依托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园投入运营契机,做细供应链畅通各项前期调研,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招大引强、精准施策,确保农产品供应链产、供、销畅通无阻,有效提升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充分体现市场经济价值,助力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

抓住电子商务特有的重要场景和关键环节做文章,利用节假日、应季农产品上市等时段,通过专场直播,利用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大范围宣传,同时联合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充分利用项目资源优势,做大项目经济、社会示范效应,突出产业发展电商化试验示范。 

抓细工业品下行端口建设。以本地商业体系建设为契机,强化传统商贸企业升级改造工作,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抓实“电商+产业”大跨度融合,拓宽消费渠道,助力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毕竟,这也是为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铺路。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关闭
专题公用底部
  • 玉溪网版权所有
  • 滇ICP备08100907号-1
  • 云新网前审字2013-06号
  •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

  • 中共玉溪市委
  • 玉溪市人民政府
  • 主办
  • 玉溪日报社
  • 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