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报小记者参观粮食储备库
参观大米加工车间。
合影留念。
认真观察。
仔细记录。
3月18日上午,玉溪日报小记者团携手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玉溪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粮食储备库”)和红塔区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组织带领50余名玉报小记者走进粮食储备库,零距离探秘玉溪粮仓,学习储粮技术,了解各种原粮实物及信息化保粮技术,认识粮油产品在食品中的重要地位及对健康生活的重大影响。活动旨在让小记者们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引领“爱粮节粮”社会新风尚。
活动当天,50余名小记者在玉溪日报社集结完毕,一同乘车前往粮食储备库。抵达粮食储备库后,看着眼前一座座高大的粮仓,小记者们纷纷发出了惊叹。“云南玉溪国家粮食储备库始建于1984年,1987年投入使用,经过两次扩建后,现占地面积168亩,仓容量11.2万吨,集粮食收购、仓储、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粮食储备库工作人员向小记者们介绍了粮食储备库概况。接下来,工作人员为小记者们戴上了安全帽。“老师,我们都戴好了,快带我们进去吧。”想进入库区参观粮仓的小记者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小记者们首先进入成品粮储存仓,一开门,一股浓郁的米香扑面而来,一排排码放整齐的大米映入眼帘,“哇,好香啊!”“这么多袋大米,我还是第一次见呢!”小记者们纷纷感叹。“这个仓库的每一个托盘上都是按照三横两竖布局摆放大米,一个托盘上可以放40袋大米,每袋大米重25千克,大家可以算一下每个托盘的承重是多少?”工作人员向小记者们介绍道。“这里放着这么多的大米不会生虫吗?”“这里会有老鼠进来吗?”“这些大米怎么防潮,不会发霉吗?”面对小记者的提问,工作人员一一解答。随着工作人员的进一步讲解,小记者们了解到成品粮储存仓的温度控制、防虫防鼠措施以及如何进行有效防潮隔热。
除了成品粮储存仓,小记者们还参观了大米加工车间。“稻谷从这些机器进去,经过脱壳、反复筛选、抛光等工序后,出来就是我们所吃的大米了。整个加工过程都不需要人工,已经是全自动化生产了。”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小记者们直观地认识到稻谷变成大米的过程。随后,小记者们观看了大米在全自动化生产线上装袋的整个过程。
最后,小记者们在会议室参加了爱粮节粮知识讲座。工作人员带领小记者们认识、分辨常见粮食品种,以及在储粮过程中常见的害虫,学习储粮和节粮小知识,小记者们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粮食储备库相关人员表示:“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小记者们牢固树立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做一名节粮爱粮的好学生。”
(通讯员 褚一州/文 张婵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