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学原创
  3. 正文

抚仙湖的时光深度

□ 杨杨

走在抚仙湖的时光栈道上,曲曲折折,错落有致,时而濒水而建,栈道从湖面上通过;时而穿越芦苇、树丛和花海,如同走进了荒野,又似乎步入了神圣的花园;时而爬坡登高,绕山绕水,千回百转,极像登上了水边的“万里长城”。

最让我感叹的依然是蓝色的湖面。在微风或无风的时候,抚仙湖闪着微微蓝光,简直就是一面如同神仙抚慰过的“天镜”。湖畔的山林、村落、道路、行人,天上的白云、飞鸟、太阳等等,一切倒映在水中,虽然有点动荡、变形和模糊,却开启了我们对抚仙湖的想象深度,那如同深渊一样的湖水,正在为天上人间的一切事物照镜子。巨大的湖面不像我们家中的玻璃镜片那样容易操控,也不像玻璃镜片那样“文明”和“优雅”,更不像玻璃镜片那么机械、生硬、呆板和麻木。眼前的这面“天镜”,是如此充盈着自然之气,它攫取来自天空的全部光亮,又把全部光亮还给世界。世界被它照见了,天空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表象,天空向湖水投射了光亮,湖水又照亮了天空,天空终于可以从水中看见自己的容貌了。更为重要的是,湖水正在创造一种美,它为倒映其间的万事万物,赋予了一种大美,并让这种大美无限延伸,无边无际,没完没了……这种美,是一种内在的美,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一种动感无限的美。即便是遇到风暴,波涛汹涌的时候,这面“天镜”中的所有形象,也只是暂时隐藏,随着不久之后的风平浪静,一切景致又重现镜中,而且显示出一种更为宏大的空旷和安详之美。

此时,面对这面大地上的“天镜”,静观其妙,我们傲慢的心灵,就有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我们满眼都是山林水泽的“原始”景象,水连上了天,天坠入了水,水天一色,相互倒置,一同获得了深度、色彩和生命。因为水深,湖面越加明亮,似乎光明来自深渊,一束束似有似无却可以洞照生命的微光,好像是从湖水深处穿越到湖面之上。我看到了抚仙湖如此深藏不露的“秘密”,我的思想好像在清亮的水中迅速流动起来,我那微不足道的身体,从幽暗中回升,再从微光中回到了大千世界。

这里的水宛若一种未经“开发”的琼浆玉液,清澈圣洁。在人们的印象里,这里自古就像海洋一样,既浩渺无边,又晶莹剔透,可以看到最明朗、最纯净、最幽深的碧蓝。因此,老百姓的眼睛随之变得“精明”起来,他们的心灵达到了见山见水、见天见地的境界,他们因而把抚仙湖誉为“琉璃万顷”。

这里有着世界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蓝色——天青、靛蓝、钴蓝、菘蓝、蔚蓝、阴丹蓝和电光蓝,简直是完美无缺,神色兼备,甚至找不到一个最准确的词语来描述这种蓝色,只能用“宇宙蓝”这样抽象的词语来“提升”它,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颜色与大自然有关,与植物有关,而最终结论是与“大海”有关。在浩渺的海洋里,积淀了这种蓝色。

其实,对于这种颜色,在人类最先的感官世界里是没有的,是不存在的,祖先们的眼里只有黑色、白色、绿色和红色,所以在古老的岩画里从没发现过蓝色。但这并不能说明祖先们都是“色盲”。恰恰相反,在人类发展史上,蓝这种色彩影响了人类的感知,因为人类的细胞里天生就有一种感受蓝色的超验能力,蓝色可以说是人类梦中的主色调,只不过它太“复杂”了,很多语言从一开始就对它感到困惑,没能孕育出一个出色的词语。直到人们从天空中,从海洋里,获得了诸多启示,才逐渐感悟出海天之间蕴藏着蓝色的秘密。从此,人们才慢慢提炼出“碧水蓝天”与“蓝色海洋”的颜色真理,才从海洋里“看”到了天蓝、冰蓝、婴儿蓝和海军蓝等蓝色世界。

在这种时光的“深度”中,我在栈道上寻寻觅觅,俯视水底,就可目睹湖水中的种种神奇事物——飘逸的水草,悠闲的鱼儿,甚至可以看到洞穴和卵石。那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那些宛若传说中的虚幻的景物,让我的心灵轻而易举地超越了我的“思想”。我回归到了心灵的中央,虚幻与真实都与我的内心达到了某种平衡,实现了内在的融合,物我合一,又物我相忘。

我从水中仿佛“看”到了这里特有的事物,这是一片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融为一体的广袤而深厚的神奇大地,顿时给我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如果继续在湖畔寻觅,还可看到更多的难以想象的事物。在西岸的牛摩村,有一位村民,名叫付云龙。他时常漫步在湖边的沙滩上,凝望着湖光山色,饱吮着来自浪花和芦苇的气息。他从沙滩上捡起一个石头,惊叫起来,天哪!湖边竟然到处是珍宝一样的石头。在这些石头身上,他看到了一个仿佛来自湖底世界的童话王国,看到了幽光,看到了五彩,看到了甘露,看到了火焰,看到了一种梦境。从此以后,他一有空就到湖边“梦游”,一捡起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就能进入他的艺术梦境。

付云龙曾说,抚仙湖畔的石头,其表面呈现不同色彩的花纹,质地细腻,温润如玉,非常适合雕刻。比如,“沙漠之舟”的石材就是采用抚仙湖畔的一块天然石头,利用它凹凸不平的石面和起伏自然的线条,稍加雕刻,就呈现出一大一小的骆驼形象。又如,“双面人”也是用一块从抚仙湖里打捞出来的天然石头雕刻而成的。付云龙捡到这块石头时,发现表面有一个若有若无的“人像”。于是,他就巧妙地通过线条刻画,使“人像”产生了奇异的效果——左边像一个男人,脸部轮廓清晰,目光注视着前方,嘴唇紧闭,坚毅顽强。从右面看,又极像一个女人,面部肌肉柔和,眼睛清澈有神,面含微笑。

从这些作品来看,付云龙似乎掌握了一种“秘密”。他知道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之美,永远不可能高于大自然造化之物本身,他所能做到的,就是尊重自然,发现自然之美,并把这种美收集起来,不断与这种美去沟通,去对话,去接受自然之美的启示,从而让自己的“创作”如有神助。他知道,在大自然的一切形与色之中,已包含着一切艺术的元素。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的,“对于自然,你们要绝对信仰,要一心一意地忠于自然”。他更明白,艺术家是自然之子,所以他像热爱母亲一样热爱大自然。

这条时光栈道太“漫长”了,一般人如果要一次性走完,是有难度的。很多人常常选择阶段性漫游,我也是通过数次光临抚仙湖,才走完了整条栈道的。在行走过程中,我曾多次惊叹这种移步换景、变幻无穷的湖光山色,更是多次赞叹这条栈道的设计者、建造者和命名者。顾名思义,“时光栈道”就要有时光的寓意,走在上面,随着咚咚咚的脚步声,近观湖水拖蓝,远望四周青山,自然会产生一种时空幽远,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感觉。


编辑:刘玉霞   审核: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