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政府公告
  3. 正文

玉溪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

(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强市建设,决定实施本三年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及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园区为载体,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全面实施“绿色发展、工业强市、共同富裕”核心战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努力在产业强市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总体目标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卷烟及配套、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钢铁四个主导产业,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建筑业、现代物流等产业同步发展。到2024年,全市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迭代升级顺利推进,产业关联辐射效应不断扩大,产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支撑产业强市建设的作用持续增强,形成产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逐步升级、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重点产业

(一)卷烟及配套产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全市卷烟及配套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90亿元、增加值630亿元,玉溪卷烟品牌效益凸显,卷烟及配套企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跃升。

2.重点任务

(1)打造全国最优“第一车间”。稳定烟区、稳定烟田、稳定烟农,烟叶种植规模达到60万亩以上,烟叶收购量在160万担左右。打造20万担以上级种烟县、万担级种烟乡镇。实施优质烟叶工程,稳定K326品种收购量60万担以上。加快建设中国雪茄烟谷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打造玉溪优质特色雪茄烟叶生产基地和中式雪茄核心原料基地。

(2)推动传统卷烟提档升级。加快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改项目建设,做精“玉溪”、做稳“红塔山”,打造行业高档烟领先品牌和中高档烟主流品牌。优化卷烟产品结构,聚焦高端烟、一类烟和二类烟,推动结构整体上移。加大卷烟全国市场拓展力度,完善国际市场营销布局,积极推动境外办厂、资本输出、境外销售、卷烟出口等。

(3)积极发展新型烟草。聚焦加热卷烟(HNB),加强技术和人才储备,持续创新研发,打造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卷烟薄片芯基材研发生产基地和加热卷烟加工制造基地。引进电子烟头部企业及配套企业,持续支持和服务好电子烟企业申报电子烟专卖许可,建设电子烟原料生产基地。加快布局建设新型烟草产业园,打造新型烟草创新孵化基地,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新型烟草企业聚集地。

(4)推动卷烟配套企业“二次创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现卷烟配套企业“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做好烟标设计营销,做强做精玉溪烟标产品。依托现有烟草内衬纸生产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打造内衬纸产业集群,努力成为国内内衬纸市场主要供应商。以雪茄包装盒、烟标、雪茄剪、保湿器、雪茄套为重点,尽快在雪茄烟配套市场中实现新突破。加快补齐原料端和其他配套产品,积极发展滤嘴棒、卷烟用纸等辅料及BOPP薄膜、烟用瓦楞纸箱等包装用料产品。

(5)着力打造数字烟草。建设智慧烟草农业应用体系及服务平台,支持烟叶种植全过程数据采集、智能化烤烟设施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推广,推动全过程数字化。以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为基础,深化卷烟生产全过程数据采集集成,着力推进新一代数字通信技术在价值链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建设卷烟营销大数据平台,深化卷烟生产全过程数据采集集成,实现精准营销、智能专卖和高效信息互通。

(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做大新能源电池材料,做精贵金属新材料,实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总产值590亿元、增加值150亿元。

2.重点任务

(1)发展壮大新能源电池材料。全面推进锂、镍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培育以“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和“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储能或动力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锂电池全产业链条。积极引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领域龙头企业,同步提升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隔膜、铜箔、铝箔等锂电池主要原材料的配套能力。

(2)积极发展光电子新材料。规划建设玉溪光电子产业园,打造光电子产业聚集区。支持云南蓝晶科技提升LED以及第三代半导体衬底片产业创新能力,强化半导体元器件制造产业链,打造西南三省及南亚东南亚LED产业中心。积极引进晶体生长和切割加工企业,发展晶体生长设备,拓展LED芯片制造生产环节,打通上中下游半导体照明完整产业链。

(3)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围绕高纯金属提取、贵金属催化剂、半导体及显示材料等关键新材料技术,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应用。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组建“粘土型锂矿研发中心”,开展锂资源增储勘探和提取技术的研发。加快组建新能源电池研究院,打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检测及工程化产业技术创新开放平台,推进先进技术的转化应用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以开发区为重点,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引导重大项目和产业链关联项目向园区集聚,打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设计、制造、应用全产业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园区内产业链关联企业协作交流和产学研对接,就近配套、协同生产,降低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成本。

(三)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基本建成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产业集群协同共生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体系,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总产值达32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

2.重点任务

(1)加快发展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技术药。以玉溪疫苗产业园为核心,依托沃森、嘉和、泽润、九洲等企业,重点发展疫苗、单抗、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制品。推进mRNA新冠疫苗等产品国际化认证和产业化试验基地建设,加快四价流脑多糖结合疫苗、新型宫颈癌疫苗、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重点产品的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RNA新冠疫苗两个百亿级别品种。围绕疫苗生产企业原辅材料、内包材等需求,培育和引进一批药用玻璃瓶、预灌封注射器等与疫苗产业相关联的配套产业。力争2024年,疫苗全产业链经济总量达280亿元。

(2)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引入中药材种植大企业,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提升中药材的种植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建立一体化产业链条。深度挖掘传统炮制工艺,积极发展新型产品。深入开发民间特色民族药方,深度开发民族药院内制剂,积极申报民族药批准文号,培育民族药品种集群。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强“血塞通”“恒古骨伤愈合剂”“林缘香料冰片”等系列产品。

(3)建设天然健康产品产业链。引进和培育一批天然健康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快发展保健食品、特殊用途化妆品、药食同源产品等产品。重点开发中药保健食品、中药护肤品、中药日化产品等重点领域天然健康产品。大力发展特色植物提取物,推进三七、灯盏花、芦荟、辅酶Q10、冰片、除虫菊等天然健康产品和原料药的提取加工,探索开发天然养颜护肤产品、养生保健精油及药用日化产品等衍生产品。

(4)积极发展医疗器械。布局发展快速检测和精准医疗等体外检测设备及检测试剂,重大疾病急救、治疗、康复设备及高值耗材,便携化的智能动态监测设备和治疗仪器以及智慧化辅助诊疗系统,养老养护和慢性病服务器械等产品,培育玉溪市特色的医疗器械产业。

(四)矿冶产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矿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培育一批矿冶重点龙头企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稳定达标,形成一批智能制造工厂和智能矿山,矿冶产业实现总产值1520亿元、增加值290亿元。

2.重点任务

(1)整合提升钢铁产业。落实产能置换方案,确保2023年完成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延伸钢铁产业链条,逐步丰富和完善钢材产品,适度发展优特钢。加快建设“云南绿色钢城”,打造全省钢铁板材加工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全面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现有矿山尽快释放产能,重点推进峨山玉河寨铁矿开发建设。

(2)稳步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稳定粗铜生产规模,重点发展以铜基为代表的先进金属材料,形成铜资源开发―冶炼―精炼―深加工―高性能铜合金材料产业链。持续推进铂、钯、铑、金、银等稀贵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开发高纯材料、前驱体新材料和纳米材料催化剂。鼓励发展电解镍、镍铁合金、铝及铝合金等精深加工产业。到2024年。优化有色产品结构,铜、铝、镍等重点有色金属产能利用率达80%以上。

(3)优化发展磷化工产业。严控黄磷产能规模,全面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积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支持企业研发湿法磷酸等黄磷深加工产品,开发以磷酸为基础原料的新材料、新产品,拓展研发医药级、电子级等精细专用磷化工高端产品。注重“三磷”综合整治,加强伴生资源回收利用。

(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定在160万亩、60万吨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80亿元、增加值达280亿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7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6∶1以上,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2.重点任务

(1)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农业绿色转型行动,优先推进“三湖”流域农业全面实现绿色有机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发展循环农业。引导农民推行绿色生产,打造一批“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强化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到2024年,全市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认证数量达600个以上。

(2)做特“玉字号”高原特色农产品。落实科技增粮措施,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整建制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产量、产值同步“双增”,将蔬菜产业打造成全省综合实力第一、全国竞争力一流的产业。全力推进红河谷-绿汁江流域热区经济带建设,突出早熟柑橘、冰糖橙、芒果等优质品种,着力推进水果标准化种植、现代设施栽培、采后分级分拣、区域品牌培育等重点工作。着力推进新优品种引育繁推、水肥一体化、无土设施栽培等重点工作,提升玉溪花卉在云南的优势地位。着力推进生猪和家禽种源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屠宰精深加工,打造全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到2024年,粮食、烟草、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畜禽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700亿元。

(3)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和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经营。健全和完善利益紧密联结新机制,推进“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实现小农户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大力培育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4)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实施“玉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做强“云菜”“褚橙”等农产品,打造“云果”“云花”“云菌”玉系知名品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云南省“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培育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品牌5个。

(六)文旅康养产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升、服务能力更趋完备、综合带动效应显著,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别具特色,实现总收入达1100亿元、增加值355亿元。

2.重点任务

(1)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以全域旅游为目标,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提质澄江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度假区,支持新平县、通海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A级景区提档升级及智慧化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要素,规划建设美食街和酒吧街,完善旅游硬件和软件设施,推进高品质酒店、星级酒店、半山酒店、精品民宿加快建设,加快景区与火车站、汽车站的公共交通无缝对接配套,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汽车营地、露营地,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到2024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达到40个以上,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达3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0亿元、增加值285亿元。

(2)全力发展康养产业。围绕“文、游、医、养、体、学、智”等重点领域,将重要景点、重大康养基地和系列文化、运动等综合体串珠成链,推进生物医药产业与养生养老、健康旅游、康体度假等融合发展。以红塔区、澄江市、新平县、元江县等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美、康养内容丰富、休闲度假舒适的复合型康养度假区,建设具有玉溪特色的“候鸟式”康养小镇,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旅游村镇、度假区、文化街区、主题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等建设,打造“三湖”马拉松、自行车、帆船等赛事品牌,建设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中高端养老机构,推进澄江市打造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养、旅游”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高端医疗康养产业综合体,加快健康养老产业与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等融合发展。推进“三湖”沿岸、温泉资源富集地区建设一批特色疗休养机构,打造多元化疗休养服务业,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全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创建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工程,创新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智慧健康产业。

(3)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一院两区”、玉溪市中山医院建设,打造高端健康服务基地。支持县级公立医院创建胸痛、创伤、卒中、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全面提升薄弱专科和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形成以市级医院为龙头、县级医疗机构为骨干、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以三级康复医院为核心、二级康复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为基础、残疾人康复机构等为补充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4)创新业态模式。强化新场景打造,因地制宜开发田园牧歌、森林秘境、民族风情、城市旅居、小镇风光等健康生活、旅居场景和最美乡愁旅游地。围绕品牌创新、品质服务、品味生活,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实现功能复合型场景与业态、产品互动,打造“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去”的文旅康养体验集中区。依托生物医药和民族医药新优势,打造以治疗、康复、保健、美容、食疗、养生、养老等为目的,以休闲度假为重点的养体、养心、养神等医疗养生旅游新业态产品。加强国际品牌引入、国内品牌应用、本土品牌创新和培育,打造全季康养旅居、民族文化体验、科普研学旅游、高原体育运动等新业态新产品,吸引更多旅客到玉溪休闲度假、旅游观光、跨境体验、康体养生、旅居生活。

(七)现代物流产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全市现代物流业总收入实现920亿元、增加值180亿元。

2.重点任务

(1)构建物流枢纽网络。抢抓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机遇,积极申建玉溪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中老铁路、昆曼大通道,以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物流园为重点,推进中老铁路玉溪段研和站、化念站、玉溪南站和莲池站货运节点设施建设,加快化念综合物流园、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园区等物流园区建设。到2024年,培育2个以上省级物流枢纽。

(2)壮大物流市场主体。鼓励支持物流企业组建大型物流集团和骨干物流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强化物流环节全链条管理,促进物流产业现代化。力争引进国家级物流龙头企业区域总部落地玉溪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物流枢纽建设运营。到2024年,省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达到4户以上,国家A级物流企业达到15家以上。

(3)提升多式联运组织水平。推动玉溪市大化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积极参与云南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引进和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多式联运经营企业,搭建多式联运运行平台。加快推进研和、化念、元江等车站货运设施和联运体系建设,建设多式联运场站和吊装、滚装、平移等快速换装转运设施,推广使用标准化铁路运载单元和装备设施。到2024年,力争培育1条省级多式联运示范线路。

(4)完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强化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物流仓储、集散分拨、分拣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物流服务网络。采取新建或提升改造的方式,建设县级物流集散中心。推进“快递进村”“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工程,建设乡镇快递服务站、村级快递服务点。到2024年,全市县级物流集散网络实现全覆盖,乡镇邮政快递网点覆盖率达100%,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5)推动中老班列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中老铁路沿线城市协同联动,以钢材、建材、高原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及东南亚特色产品进口为重点,推进内外贸货物集拼集运。鼓励相关企业主体在东南亚主要城市设置办事机构、海外仓等,提升列车集货能力。探索“中老班列+跨境电商”模式,带动中老铁路沿线物流贸易融合发展。通过三年聚力推动,常态化开行中老货运列车,建成区域性货运集散中心。

(八)建筑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全市登记注册建筑业企业达到5670户以上,入库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达40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20亿元、增加值175亿元。

2.重点任务

(1)培育壮大建筑业市场主体。实施建筑企业扩增量工程,重点引进一批具有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资质企业落户玉溪,打造建筑业总部经济。着力发展中小型特色专业建筑业企业,培育一批特、精、细的专业资质承包建筑业企业。实施建筑企业提质量工程,鼓励骨干总承包企业向综合性承包企业发展,支持建筑施工企业联合房地产、规划设计、勘察等企业,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EPC)。支持企业提升经营资质等级,力争每年晋升一级、二级资质企业数量各不少于2家、5家。

(2)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全面落实绿色建筑推广政策,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鼓励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优先选用绿色建材产品。提升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水平,积极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逐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及绿色施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

(3)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以水泥及其制品、新型墙体材料、陶瓷及化学建材、钢结构和木结构、资源循环利用材料为主,引进和培育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绿色建材产品。加快机制砂石工业化、标准化和绿色化,支持免烧砖、铝模板等新型建筑材料生产,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加快建设日产4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推进预拌砂浆全产业链发展。

(九)数字经济产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50亿元、增加值190亿元,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效显著,数字化生产力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重点任务

(1)夯实信息基础与设施支撑。加快5G网络部署,加速千兆城市建设,完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基于IPv6网络技术的互联网规模部署,加大窄带物联网络(NB―IoT)部署建设力度。推进昆玉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建设,积极引导数据中心算力向外部输送,促进“东数西存”“西算东送”新业态发展。推动工业无源光网络、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网等新型工业网络部署。推动各县(市、区)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积极建设“镇镇通”“村村通”智慧广电设施。

(2)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行数字产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推动电子元器件及其设备制造、智能设备及计算机产品制造、消费电子等数字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持续发展数字产品服务业,鼓励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数字产品服务活动。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应用业,依托玉溪高新区和重点产业园区,加强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研发。瞄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创新联合体等新型创新主体。支持各县(市、区)依托重点产业培育发展特色数字经济集聚区,引导数字经济企业向数字经济园区集聚。

(3)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建立气象、土壤、虫情、墒情、农产品溯源等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依托二级节点标识解析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连接,打造玉溪市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四大应用场景。实施5G应用“扬帆”计划,支持卷烟及配套、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制造、5G智慧工厂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智能工厂(车间)。加快建设玉溪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在澄江、江川、新平等地率先建设一批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和智慧旅游小镇,促进数字服务业发展。推动传统商贸数字化转型,支持直播电商、虚拟产业园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智慧商圈和数字化特色步行街。

(十)先进装备制造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力争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达220亿元、增加值45亿元。

2.重点任务

(1)积极发展高端铸锻件。优化配置铸件资源,加强铸造企业与机床企业的合作,加速推进传统铸造业转型升级,增强数控机床基础铸件企业与中、下游产业链的匹配性和协同化发展。积极发展特殊性能、特殊结构的高端铸锻件,以满足高端数控机床行业的需求,逐步形成生产技术集成化,生产规模化及造型技术多样化的能力,促进铸造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2)做强数控机床产业。立足现有光机、整机产能,进一步优化中高端、中小机型光机产品结构,做大切削类机床,支持光机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扩大生产、提升效率。鼓励整机龙头企业提高装配能力,带动相关企业协作生产,壮大产业规模。围绕产业链“断点”补链,遴选有市场渠道、核心技术带动性强的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生产企业,实施精准招商,填补玉溪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空白。强化数控系统建设,以国内排名前10的数控系统企业为目标,引进智能数控系统逐步实现数控系统从无到有的跃升。

(3)打造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推进现有风电装备企业厂房改造和生产线技改,巩固提升风机核心部件制造水平,逐步形成600套以上风机核心部件(风机+塔筒+叶片)生产能力。积极引进碳纤维、钢板、变流器等下游相关生产企业,形成全产业链配套设备生产能力。加快补齐光伏产业链中游环节,积极发展光伏电站、户用光伏配套电力设备。依托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太标集团等龙头企业技术储备,加快新能源电池关键零部件加工设备研发。以大型风电场、集中式光伏电站、5G基站配套储能为重点,以小型风光互补电站、户用/商用光伏配套储能为补充,培育壮大储能装备产业链。

(十一)房地产业

1.三年目标。2022―2024年平均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0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50万平方米。到2024年,力争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50亿元。

2.重点任务

(1)稳步发展房地产业。紧抓滇中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中老铁路通车机遇,提升人口吸引力,吸纳新市民购房入户、定居置业。鼓励和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升一二级开发企业比重。鼓励房地产企业与建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通过重组、混改、联合开发等方式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由城市开发向城市投资开发、经营服务转变。大力发展跨界地产,倡导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将存量房转变为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健康等五大幸福产业用房。加快推进“烂尾楼”综合整治。

(2)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鼓励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和集体经营性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统筹利用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深入探索将非居住存量房屋和存量房屋改造、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引导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租金定价机制。

(3)培育发展物业租赁市场。建立健全住房租金发布机制,定期公布市场租金水平。推动房屋租赁管理服务与社区网格化结合,实现租赁信息平台信息共建共享。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完善物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物业服务企业。优化物业服务标准,完善物业服务招投标制度和物业企业信用评价。全面推广“红色物业”,推动物业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小区”建设。

(4)规范房地产市场监管。坚决落实抚仙湖面山建设项目长久熔断机制,加强星云湖、杞麓湖流域开发项目监管,实施分类整治,严格禁止违法违规建设。围绕房地产项目审批、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防控房地产市场风险长效机制,净化市场秩序,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优化房地产企业的信用系统、信用档案记录和评价办法,实施失信惩戒。

(十二)出口导向型产业

1.三年目标。到2024年,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不断扩大、附加值持续提升,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服务出口年均增长30%。

2.重点任务

(1)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巩固玉溪农产品出口全省龙头地位,培育一批外向型农业领军企业,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境外生产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南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设立营销网点,进一步扩大水果、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出口。积极联动昆明机场口岸和沿边开放口岸,推动玉溪建设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

(2)稳步推进区域产业协作。聚焦RCEP区域内产业需求,依托玉溪农业、工业、建筑业、数字经济等产业优势,加强区域产业协作和布局,促进优势互补、联动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东南亚周边国家开展农业种植养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海外仓、大宗贸易等领域的项目合作,带动装备、产品、技术、服务等出口。加快建设绿色钢城出口加工基地,集中在峨山大化产业园区进行钢材生产加工、产品流通、集散配送,利用泛亚铁路(中线)向境外返销钢铁、建材产品。

(3)强化开放平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市场主体培育,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打造水果、蔬菜、生物医药、花卉、磷化工等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加强通关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玉溪研和铁路海关监管场所。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探索“海外仓”、体验店、配送网点等境外零售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协同、各类机构协力,研究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推进三年行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市级相关部门加强对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方向、政策制定、重大项目策划引进、用地指标落实等环节的统筹和协调;县(市、区)为责任主体,负责提供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产业强市建设。

(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组织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行政审批集成改革,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促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外来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常态化联系。

(三)大抓招商引资。聚焦重点产业,强化招商引资项目策划包装,制定精准招商工作方案,加强招商队伍专业化建设,健全招商引资机制。持续加强东西部协作、滇沪合作,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合作。以制造业全产业链链长制实施为重要抓手,实施精准化招商,加快形成招群引链、招新引精、招才引智大格局。强化“一把手”招商,突出园区主战场作用,开展好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探索资本招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等市场化招商路径,努力招引头部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链主”型和旗舰型企业入驻玉溪。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拓展利用外资渠道,提高重点产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四)培育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龙头企业培引计划,加快推动市场主体上数量、提质量,增实力、提效益。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强强联合,打造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动“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培育“四上”企业,推进企业上市倍增。全面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有效解决企业审批、用地、融资等问题,让更多市场主体扎根玉溪。

(五)构建创新生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技术链、价值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推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共享,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重大科技需求,高效聚集创新资源,建立连接省内外技术、人才和金融资本高效配置的技术转移平台,有效推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转化应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科研人才。

(六)健全政策体系。在已有产业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策对核心技术攻关、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节能降耗、企业培育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的支持力度。协同落实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能源等政策,支持产业补链延链强链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大项目带动、大中小企业配套、上下游联动格局。

(七)强化要素保障。聚焦重点产业,统筹聚集全市资源,强化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优化配置,提升要素保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促进重点产业链式发展。对纳入省、市级重点项目清单的产业链项目,优先保障土地的供给。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产业金融服务,加大对产业链重点企业信贷投入。以产业发展路径和技术难题攻关为指引,对拟引进、培养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形成需求清单,靶向招才引智,实现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无缝对接。

(八)积极向上争取。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政策和投资方向,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投资重点,及时捕捉项目申报信息,对照专项债发行、财政预算内资金、各级各类补助资金申报要求,建立向上争取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储备库,定期动态调整、常态跟踪推进,积极主动向上级对口部门争取国家和省级产业政策、产业资金和产业项目的支持。

(九)建立健全机制。建立会议研究机制,每年至少召开1―2次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或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产业强市三年行动工作推进情况,安排布置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作任务,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建立调度分析机制,定期分析产业发展项目落地、要素保障等工作推进情况,梳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短板弱项,研究提出工作建议。建立评估考核机制,瞄准产业发展目标,围绕产业链招商、营商环境优化、市场主体培育、重大产业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科学制定考核办法、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实施年度评估、终期评估制度,推动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中共玉溪市委办公室

2023年3月10日印发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