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生态玉溪
  3. 正文

转变种植模式 调整种植结构

通海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近年来,通海县围绕杞麓湖保护治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转变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通过节水、减肥、降药、控粪污等举措,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今年以来,通海县加速推进在杨广镇麟凤社区占地30.4亩、总投资600万元的“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设。项目运营方代表段金辉告诉记者:“该项目智能温室主体设施和附属设施3月下旬已完工,4月6日已种下第一茬辣椒。”至此,杞麓湖边正式开启智能温室种菜模式。温室实施智能化管理,浇菜用水循环使用,从而实现零排放和无污染种植蔬菜。

去年以来,在杞麓湖边建设绿色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区,带动生产方式转变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通海县已迈出了第一步。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模式,通海县引进云南佳海农业产业有限公司等项目主体实施的5个项目已启动建设,其中“三零”蔬菜、水培蔬菜等3个项目已投入运营。通过项目示范形成现代农业引领,带动广大菜农转变大水大肥的传统种植模式,推进临湖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杞麓湖径流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带来新气象。

同时,通海县还在杞麓湖径流区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从源头抓起。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到去年底,杞麓湖径流区完成种植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10.72万亩,通过扩大玉米、烤烟等种植面积,以及采取季节性休耕和蔬菜品种调整等措施,去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减少2.32万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秀山街道六一社区继续采取社区统一经营的模式种植水稻567亩,带动其他社区种植水稻361亩。种植水稻与种植蔬菜相比,化肥农药削减量达70%以上。

在推进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从源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近年来,通海县抓实化肥农药“两减”工作。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到去年底,全县完成测土配方施肥20.33万亩,完成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14.76万亩,推广使用诱捕器9.06万台(套),推广生物农药防治12.47万亩次,完成绿色防控85.85万亩次。去年,杞麓湖径流区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农药使用量分别比2020年减少5.19%和3.69%。

同时,通海县还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在杞麓湖径流区累计安装高效节水喷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3.17万亩,进一步提升了杞麓湖径流区水肥灌溉精准化管理水平,实现精准施肥和减量施肥。通海县还通过严格规范畜禽养殖控粪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截至2023年3月28日,全县完成禁养区退出722户539152头(只)、完成92.21%,完成限养区整治740户3690967头(只)、完成98.14%。(记者 陈佳)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