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51亿元!玉溪市全力以赴抗旱保民生
发布时间:2023-05-09来源:玉溪网

5月9日,记者从玉溪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受极端气候影响,玉溪市遭遇近60年来降雨最少的年份。面对严峻旱情,玉溪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积极应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以赴抗旱保民生。目前,全市启动抗旱二级应急响应,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51亿元。

0

在平阳地自然村茅草凹烤烟规划区,农户们正在抗旱池旁抽水,准备运往田间地头。

易门县小街乡在库坝覆盖的地区推广节水灌溉理念,在各村设置人畜饮水应急取水点和灌溉用水取水点;华宁县宁州街道在优先保障人畜饮水的前提下,安排专人负责水库坝塘放水、沟渠管道维护、临时蓄水池管理,切实保障烤烟生产用水,并全面落实干旱气候下烤烟管理技术措施;通海县河西镇宣传动员群众开展抗旱节水自救,村组干部与村民一起打机井、通水渠,全面吹响抗旱保收冲锋号……春耕时节,全市各地处处是战干旱、保民生、抓生产的火热景象,“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已经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

据气象部门统计,自去年11月以来,全市已184天无有效降雨,降水仅40毫米,同比减少74.1%。随着气象、水文干旱加剧,全市库塘蓄水严重不足,46条河流断流,“三湖”水量持续减少,红河、曲江等江河来水大幅下降,大部地区呈现特旱、重旱态势。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已有18.33万人因旱饮水困难,2.24万人需依靠拉水解决饮水问题,局部重点地区供水风险居高不下,40.09万亩农作物受旱,直接经济损失2.74亿元。

1

连日来,总果村村民忙着抗旱保苗

“今年的旱情,暴露出全市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等现实问题。”玉溪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罗金寿介绍,在抗旱工作中,玉溪呈现出“五个最”的特点:因旱人饮困难程度、农作物受旱面积、农作物受旱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均为全省最重,同时也是全省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最早、投入抗旱资金最多的州(市)。

面对严峻干旱形势,玉溪市委、市政府从去年12月以来,已17次会商研判旱情并安排部署抗旱保民生、保春耕等工作,持续派出工作组深入旱区一线指导,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推进。建立抗旱“五级包保”责任制,市政府领导分别包保9个县(市、区)、县(市、区)政府领导包保乡(镇、街道)、乡领导包村、村领导包组、组党员干部包户,层层压实抗旱责任。各级各部门密切注视旱情发展态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落实以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抗旱责任,切实加强辖区和行业的抗旱工作组织领导,全力组织开展抗旱减灾,适时启动预案有序应对。通过跨区域调水、运水、储水及实施抗旱减灾项目、推广抗旱品种、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人工增雨等措施全力以赴保饮水安全、保春耕生产。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压实抗旱“五级包保”责任,落实“一库一策”管控措施,提级强化水资源精细管理、科学调度。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实施141个抗旱应急供水工程,积极争取实施“一灌区七水库”工程,进一步补足玉溪市工程性缺水短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同时,积极做好人工增雨、森林草原防灭火、水价改革等工作。(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兰)


新平大红山齐心协力寻水源 抗旱自救保民生

2 副本

在新寨小组人饮水池附近,村民在架设水管。

“天不来救党来救,雨不来救人自救。”“党和政府已经把抗旱水管拉到家门口,我们没有理由等、靠、要,各家各户都要自发投工投劳铺水管。”这是日前记者在新平县戛洒镇腊戛底村新寨小组采访旱情时,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村民投工投劳铺水管

新寨小组地处哀牢山山脉的大红山腹地,因资源性缺水,同时受工程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叠加影响,素有“十年九旱”之说。由于今年以来一直无有效降水,晴热高温天气持续,新寨小组35户农户165人的生活生产用水面临严峻考验。

5月8日正午时分,记者驱车穿行在新寨小组狭窄的机耕路上,车子一过,尘土飞扬。打开车窗,烈日当空,热浪滚滚袭来。沿途很少见到路人,地里的甘蔗苗也因干旱缺水显得毫无生气,山坡上可见旱死的竹林和零星枯树,地面铺满枯叶“地毯”,杂草寥寥。

车子到达村口后,徒步沿着竹林小径、踩着松软落叶穿行20多分钟,才见到新寨小组的人饮水池。此时新寨小组组长普海明正带着几名村民清理池底的落叶和干旱皲裂的沉积泥块等杂物。

“水池设计容量有10多立方米,平时村民吃的水都是这里蓄的,往年这个季节虽然也干,但池底好歹有筷子深的余水,而今年春节后水池就完全干涸了。”普海明说,“一公里外的山脚下箐沟里还流着一小股水,村民吃水是到箐沟里取用,然后再挑水、拉水,算上等待接水的时间,人挑一挑50公斤的水往返一趟至少要半小时左右,拖拉机拉1立方米水则至少要4个半小时左右。”

“吃箐沟里的水始终没有吃自来水方便安全,费时费力不说,还不一定够吃。这不,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今天把全长4600米,从山顶响水箐坝塘到村里的人饮水池,再到各家各户的一寸镀锌钢管全部架通了,我们都是自发来清理水池,为两天后通水做准备。”普海明介绍,5月5日那天,相关部门把抗旱水管拉到村里后,村民就自发投工投劳,仅用3天时间就把水管架好了。

引来“高山之水”润民心

“水源地就在那里,走一起去看看。”村民普顺发指着山顶悬崖旁的一片茂密树林,热情地邀请记者前去查看,同行的5名工作人员一同在他的带领下一探究竟。顺着还算平坦的防火沟走了几百米后就钻进了登山小道,平时没人走这条小道,脚踏过的痕迹不明显,要不是醒目的银色水管顺着小路向上蔓延,还真不容易看出来是条路。

山道初始不算陡峭,越往上爬越陡,从半山腰开始坡度陡然升至45度以上。由于路上都是松软易滑的砂石夹杂着落叶,周围每隔五六米才有一棵树,树下除了零星分布的大块青石,没有任何灌木杂草,而新架的镀锌钢管或左或右分布在山道一两米开外,无任何登山的抓附物,所以记者一行人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攀登。

路弯弯绕绕,爬了一个小时后停下休息,俯瞰山脚发现直线距离约300米,此时记者已大汗淋漓。同行人员感慨不已:“不容易,真不容易!我们空着手都爬得这么艰难,更何况村民还要扛着钢管上山架设!”

记者了解到,水管一截长6米,重量在25公斤左右,一人一天最多搬运5趟。虽然村民经常爬山且路熟,但每次往返仍需2小时左右。

继续向上攀爬了十多分钟,靠近山顶的第二道防火沟把路拦腰截断,沿着平坦的防火沟走了5分钟,俯瞰山脚好像隔着万丈深渊。“山坡接近垂直,坡度接近90度了,不敢向下看,有点眩晕。”同行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从山脚出发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到达响水箐坝塘,坝塘边树木苍翠茂盛,水面清澈干净,一幅如画美景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坝塘设计库容1.2万立方米,现在剩2000多立方米,水量足够人和牲畜吃到雨季了。”普海明介绍,坝塘储水原本是生产灌溉用,但人饮用水紧张,所以打算把这里的水经过滤、消毒后,达到饮用水标准再供人饮用。村里打算再花两天时间把水闸修好,把水通过水管引到人饮水池,再通到村民家中。

在检查完水闸,简单地清理完水闸附近的杂草淤泥后,同行的人原路返回。原本以为下山容易,没想到上山不易、下山更难:道路陡峭易滑,尖锐突兀的石头多,大部分人下山途中都要摔上好几次。

历时一个半小时后,大家终于到达山脚的水泥路。一路上,大家都在谈论登山的艰难,更体会到了村民搬运、铺设水管的艰辛,纷纷感慨道:“党的政策好,老百姓主观能动性强,参与意识也高,为吃口水与天斗、与地斗、与自己斗,两天后通的水肯定很甜!”(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瑞铭  文/图)


白龙水库扩建项目建设正酣

1 副本

连日来,易门县白龙水库扩建项目抓紧施工。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78亿元,扩建后为小(一)型水库,总库容507.5万立方米,为原库容的7.5倍。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百公里跨区域引调水,为下游5个乡(镇、街道)、68个村(社区)的4.85万人、4.68万亩耕地及附近产业园区企业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有效破解区域性干旱、工程性缺水等问题。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永洪 摄)


峨山县化念镇大巴格村:挖塘蓄水保用水

峨山大巴格村: 挖塘蓄水保障村民用水 副本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峨山县化念镇大巴格村出现生活用水紧缺的情况,村内原有取水点水量减少,村民生活用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及时解决村民饮水问题,大巴格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多次实地走访勘察,寻找可靠水源,在确定水源后,用挖掘机挖塘蓄水,同时对原有坑塘进行扩挖,切实保障村民用水。

经过两天的施工,在新河组、麻木树组、小巴格组各建成蓄水塘4个,朵迭组建成蓄水塘1个。目前,比较干旱的朵迭组和新河组基本解决饮水问题,全村生活用水紧张状况大大缓解,为村民旱季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前我们的蓄水塘不大,现在经过再次扩挖,基本能够解决我们的生活用水问题。”朵迭组村民黄金学说。

下一步,大巴格村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抗旱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推进抗旱保民生、保生产工作有序进行。在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同时,积极动员群众抗旱灌溉,力争多浇一亩地、多保一亩苗,尽量减少干旱带来的影响和损失。(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蝶  通讯员  蒋耀磊)


市统计局助农抗旱解忧

“3850亩茶叶减产,5075亩包谷无法播种。”面对持续干旱,玉溪市统计局驻新平县平掌乡柏枝村第一书记白孝伟介绍,在全村组织抗旱自救的同时,随着市统计局3万元抗旱经费就位,进一步增强了村民抗旱保民生的信心。

地处哀牢山腹地的柏枝村委会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共477户人家1646人。全村耕地面积9460亩,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和种植、养殖。今年入春以来,随着干旱持续蔓延,导致部分溪河断流,水井蓄水严重不足,生活生产供水不足,全村3850亩茶叶因干旱不发枝叶,严重减产减收,5075亩土地至今无法播种玉米。

面对严峻旱情,柏枝村党总支和驻村工作队切实把抗旱保民生作为当下最大的政治任务扛起来。全村实施村干部包小组、组干部包农户的抗旱保民生责任制,全面排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的水源及输水管道、蓄水设施,加大用水调度力度,宣传节约用水。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向联系单位市统计局争取抗旱经费支持,加快推进老旧引水蓄水设施改造,确保有限的生产生活用水不发生“跑冒滴漏”。

白孝伟介绍,市统计局拨付的3万元抗旱经费将用于对部分水窖进行维修,更换3000米老旧引水管道,目前在进行工程施工准备。驻村工作队将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和抗旱工作指导,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抗旱的刀刃上,保障人畜饮水安全。(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雯霖  通讯员  雷庆东)


通海县九龙街道团田村:拉水保供稳生产

团田村

“幸亏有你们,我们这里有水喝了、有水用了。”炎炎烈日下,看着送水车将水灌入小组公房的蓄水池,通海县九龙街道团田村4组村民普家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今年以来,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导致团田村蓄水量下降,进入4月中旬后,团田村4组村民的生活用水已接近枯竭,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难以保障,人畜饮水安全隐患不断增大。为切实做好人畜饮水保障工作,团田村及时行动,组织全村上下积极抗旱,千方百计保证人畜饮水和抗旱保苗。

“我们村共有6个小组,目前1组、2组、3组、5组、6组五个小组人畜饮水基本无碍,4组在整村搬迁后,由于没有找到水源点,目前采用拉水方式保障村民基本生活用水。”团田村党总支书记普家会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拉水一次,可基本保障村内人畜饮水,下一步还将通过工程建设将水引向新村组,解决村民长期用水问题。

团田村1

在去往村委会的路上,记者看到,装有水箱的农用车停靠在路边,连接水箱的水管一直拉到半山腰的烟田,烟农们正在给移栽不久的烟苗浇水。“在生产用水方面,目前村民主要从坝塘取水进行浇灌,同时村委会购买了水泵和管道,将滇中引水工程4号支洞沉淀池作为补充,一旦坝塘干涸,立刻从沉淀池引水,保障农业生产用水。”普家会表示,村委会将持续关注旱情发展,落实各项抗旱应急措施,坚决打赢抗旱这场硬仗。(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梦琪)


里山乡:集中统一供水推广节水技术

9 副本

村民抗旱栽烟。

面对旱情,通海县里山乡迅速行动、积极抗旱。截至目前,全乡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6万元、抗旱人数5157人次、抗旱设备1226台次,有效保障了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3月初,我们就对全乡水库、河道、坝塘等进行全面排查,检修水利基础设施,对田间水渠全面清淤、疏浚和清障,对管网、泵站进行了疏通和维修,确保设备运转正常、水系畅通。”里山乡乡长施宇彪告诉记者,全乡共有9个小型水库和19个坝塘,受干旱影响,目前2个水库、8个坝塘已相继干涸,水库的实际总库容为47万立方米、坝塘实际总库容为12万立方米。

为做好抗旱工作,里山乡干部深入各村(社区)召开群众会议,走村入户发动群众开展抗旱自救,通过“村村通”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加大抗旱节水宣传力度,增强抗旱减灾和全民节水意识。“目前,全乡人畜饮水正常,生产用水在努力保障。”施宇彪介绍,为实时掌握干旱情况,全乡实行每日一分析、每周一调度,为抗旱做好数据支撑,并制定抗旱预案,全力调度使用好辖区水源。同时,切实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和各类抗旱设施,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抽、提、拉等措施,保持和增加水池蓄水,在保障生活用水和人畜饮水安全的基础上,尽力保障农业生产尤其是当前烤烟生产用水需求。

记者在芭蕉村的千亩连片烤烟种植区看到,烟农们或是忙着整墒,或是忙着移栽,或是忙着盖膜,一派繁忙的栽烟景象,烤烟科技员也忙着查看烟苗移栽情况,进一步规范烤烟移栽,确保成活率。“现在集中供水,用水很方便,我一定抢抓节令把烟栽好。”村民李家明告诉记者,他家今年打算栽种11亩烤烟。

据施宇彪介绍,里山乡实行集中统一供水,良好的水利设施为抗旱移栽保苗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里山乡全面推广节水栽培技术,通过常规膜下小苗移栽和明水抛苗移栽,可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以前1至3天浇一次水,现在可实现7至10天浇一次水。(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梦琪  文/图)


小街乡:因地制宜开源节流

5月6日,在易门县小街乡罗尹村安箐小组烤烟种植规划区,一辆辆抗旱拉水车来回穿梭,排水声、抽水机轰隆鸣响,烟农们忙着给刚刚栽种的烟苗浇水。

“往年雨水好的时候可以少浇两遍,但因干旱,今年移栽下去后就开始拉水了。”罗尹村党总支书记李开友介绍,罗尹村办公司今年种植了124亩烤烟,为了做好保苗工作,村里利用上级抗旱资金和村集体资金雇了2辆拉水车,每天从塘子箐、尖山箐等地拉水保苗,村里也对自行拉水的烟农以每亩1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受持续晴热少雨天气影响,岔河水库水位明显下降,其上游罗尹河、白龙河米苴段已断流。目前,小街乡河流径流量少于水库蒸发量,全乡水库、坝塘、水池、水窖蓄水量合计106.5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蓄水少33.23%。

为抓实抗旱工作,小街乡切实扛起保民生促生产的“硬”责任,深入一线全面摸清旱情底数,因村因地细化方案,实施了人饮抗旱应急项目3个,通过修缮水池管网、建设浮桥取水泵站等方式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同时,对全乡的库坝蓄水情况定期检查,根据实际蓄水情况制定“一库一策”水资源调度方案,加强水源、沟渠管护,累计调水约17.4万立方米用于灌溉,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此外,小街乡还在库坝覆盖区域推广节水灌溉理念,由村委会带头示范,架设PE管道供水,杜绝放水泡田情况,改变使用灌沟过水慢失水多的情况;在各村设置人畜饮水应急取水点和灌溉用水取水点,并主动对劳动力缺乏和经济困难的家庭进行帮扶,帮助其安全平稳度过旱期。

截至目前,小街乡累计投入抗旱人数3024人、抗旱救灾资金50万余元,启动泵站6处、机动抗旱设备762台套,出动机动运水车辆762辆次,解决了8个自然村388户1267人、920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用水需求基本得到保障。(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施宇)


通红甸乡:群策群力保民生促生产

面对当下的严峻旱情,华宁县通红甸乡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全力抗旱保民生促生产。

日前,在华宁县通红甸乡所梅早村假角山小组,村民赵才林用三轮摩托车拉水抽入烟地水窖后,又忙着去拉下一车水。“往年移栽烤烟时,地里水窖的水就够用,今年天太干了,水窖里的水都干了,只能拉水来浇烟。”赵才林介绍,今年他家计划种植烤烟25亩,现在移栽了12亩,每天都要用三轮摩托车从1公里外的龙潭拉水浇烟,平均一天要拉10多车才够。

据了解,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通红甸乡降水较少,水库、山塘蓄水量严重减少,导致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出现不同程度困难。通红甸乡人武部部长王永介绍,为及时化解旱情风险,通红甸乡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科学抗旱,深入排查农村集中式、分散式饮水工程运行情况,加强输水管网维修维护,完善人饮供水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大调水蓄水力度,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同时,投入抗旱资金近40万元,购置抽水设备3套,完成糯节河抗旱提水工程及龙洞河引水工程建设,清淤修复龙洞河生产用水沟渠11公里,修复管网1200米,有效保障群众生产用水。

下一步,通红甸乡将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实施长塘子水库引水工程及12个村民小组人饮工程建设,做好生活生产用水基础设施保障,多措并举把抗旱保民生促生产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减轻旱情对群众生活生产的影响。(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倩)


江川区多举措抗旱保春耕

“今年天太干了,田间的小水窖早就枯竭了,现在全靠政府拉水到村子里的蓄水池,我们再开着拖拉机把水运回水窖里。”日前,江川区宁海街道小白坡村委会唐磨德小组村民张金锁告诉记者,为保证14亩移栽烤烟成活,他每天都要往返拉水十多趟。

受旱情影响,目前小白坡村委会1366人饮水困难、3500余亩烤烟移栽用水困难。“目前村民饮水依赖深井取水,生产用水只能依靠运水车每天运送。”唐磨德小组副组长陈树坤说。同属小白坡村委会的天井凹小组,村民们的生活用水也得靠消防部门运送。

今年以来,江川区降水量仅9.4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75.0毫米,偏少89%,为江川有气象记录(1960年)以来第二少年份,加之大春、小春抗旱用水量巨大,全区库塘蓄水量大幅减少,小型以上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为保障好生活生产用水,江川区多措并举推进抗旱保民生保春耕工作。江城镇侯家沟村委会及时启动了侯家沟―温泉抗旱应急工程,替换“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的管网,并实施车拉、引渠、储水等措施,为缺人饮、短生产的群众供水;同时,还针对缺水山区,积极引导群众拉水储水进行生产自救,保障烤烟移栽用水。(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苏欣)


澄江市松元村齐心协力抗旱保烟苗

11

受连日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澄江市海口镇松元村委会的水库、坝塘干涸,农田缺水、抗旱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旱情,澄江市根据现场地域水资源情况,科学调度,利用水泵、水窖等方式发动广大种植户参与抗旱自救,全力以赴做好抗旱保苗工作。

5月9日,在抽水点,记者看到,群众有序取水,缓解了当前抗旱移栽保苗的用水压力。松元村委会石门小组村民杨小禄到取水点取水后将水拉到水窖,再从水窖取水给烟苗浇水。他家栽种了14亩烤烟,他说:“每隔5天就要浇一次水,现在烟苗都已经成活了。”

12

松元村委会主要栽种烤烟、工业辣椒、菜豌豆和苦荞,当前正是烤烟和工业辣椒栽种的时期,面对旱情,澄江市各级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科学调度保证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松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卑映雄介绍,为确保烤烟按时移栽,在4月初就动员群众把水拉到水窖储存起来,目前,松元村5770亩烤烟已经全部完成移栽,当前,正积极做好抗旱保苗工作,4个抽水点每天不间断抽水,专人管护,确保群众到4个取水点能够取水。(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坤娱)


市政府办:党员干部帮助群众抗大旱

2

面对持续高温和不断加剧的旱情,5月8日,市政府办公室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抗旱号令,组织30余名党员干部到峨山县小街街道双龙村委会开展抗旱保民生活动,帮助烟农移栽烟苗1.5万余株。

连日来,市政府办公室深入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四不两直”要求,把烤烟移栽作为相关调研内容,用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一线和抗旱保民生促春耕活动中。

参加活动的干部表示,活动中领导带头示范,亮出党员身份,不怕热、不怕苦,真栽烟、栽真烟。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大家对烤烟移栽的新技术有所了解,对农业农村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既是一次实地的调研体验活动,也是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程。(玉溪日报通讯员 黄汝雄)


编辑:刘燕   审核:攸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