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学原创
  3. 正文

青铜杰作,揭开古滇国的神秘面纱

——品读“发现云南”系列丛书之《青铜古滇国》

□ 吴兴葵

相传,早在尧舜禹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冶铸青铜器。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是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前后延续了1600多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礼乐器主要是用在宗庙祭祀中。到了战国末期,铁制品已经广泛使用,又加上陶瓷器得到了较大发展,青铜器无论是在兵器方面的使用,还是日常生活工具方面,都被排挤出去,铁器制品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云南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原始社会,但滇西和滇中的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了青铜文化,开始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史记》记载,楚威王时,楚国遣楚将庄蹻率军征服了滇地后,因被秦国阻断归路,就在滇池地区建立了滇国。于是,灿烂的滇文化就在历史的天空中明亮了起来。

但是,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不能确知是什么原因让古滇国神秘消失了,除了一些文献的记载外,古滇国在云南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就永远封存在了历史中,其众多的辉煌,都成了精彩的传说和待解的谜团。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玉溪市作家协会主席杨杨在他新出的《青铜古滇国》一书中,从云南古代青铜器被发现并出土的视角出发,以这些造型独特且精美的青铜器所呈现出的青铜文化为核心,让散文的情怀和褒扬的文字有了着力点,随之一点点、一层层地为我们揭开了古滇国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的遐思重回古滇国的时空,去目睹那些青铜器的熔炼和铸造,并欣赏其令人惊叹的工艺和美丽,去聆听那时的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赞美,以及工匠们日夜敲打梦想的锤击之声。

杨杨著有《雕天下》《昆明往事》等多部作品,三次获“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雕天下》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于2021年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在“发现云南”系列丛书中,除了《青铜古滇国》外,他还著有《天镜抚仙湖》,列举这些,除了褒赞之心外,就是想借此说明,《青铜古滇国》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艺术这般强劲和灵妙,绝非偶然。那一次次的古墓发现事件,那一回回艰苦的地下文物抢救挖掘概况,杨杨的笔墨,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不紧不慢地言说,引人浮想联翩,话语简单明了而又意味悠长。在作者的笔下,丝毫没有考古专业术语的堆砌,没有冗长数据的单调与枯燥,有的,纯粹是古滇国青铜器于地下重见天日的奇迹,是青铜文化艺术的自然呈现。这一切缓缓道来,有着老说书人说物道事的节奏、氛围和气质。释卷之后,在感叹古滇国青铜器的神秘、庄重和工艺精美之余,也为作者的文笔叙事能力慨叹,浓墨淡彩、时空来去、历史渊源、物象古今、地理方位、人物事件等,无一不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安排轻重有序,让人读来舒爽过瘾,没有疲惫感,一章方尽,就想赶快读下一章,虽未至忘却茶饭的地步,但也到了不想轻易放下的迷恋。

书中的散文情怀和诗歌情节浓郁,语句中透着些令人思悟的哲性,如“大地上一切美丽的事物都虚化成云,飘到了天空中,它们美得令人惊诧,令人震撼。”是啊,事物也好,人生也罢,一切的美好,终是虚化云烟!但这不是悲观的宿命论,而是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把握,所以才会在面对这美好事物时为之震撼,为之惊诧。这种震撼和惊诧,是因古滇国的青铜器历经几千年的埋葬之后,又以精美绝伦的姿态呈现在今人面前而发出的,更是为人类在这天地间,在造物主的面前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所发出的。

又如“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通过一种神奇的方法完成的。”这样诗性的文字,既点出了事物的成因,又给人以文字表达上的艺术享受。这样的文字,也多多少少地蕴喻着古滇国青铜器的成因,除了人的因素外,也是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比如铜矿和锡矿的天然形成与储藏。当然,古代青铜器除了是生产生活工具、兵器、礼乐器外,在今人面前,也是古人的“语言”,也是历史的“叙述者”和精彩“文字”。

从《青铜古滇国》的文字时空走出来,走近昆明街头的仿牛虎铜案雕塑,再一路走去,去面对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楚雄万家坝、个旧黑蚂井等的青铜器文物所出墓地,走进青铜器塑形的那个时空和那些造物的智慧之境,我们一定会由衷地为生活在云南这片土地上的古人的智慧点赞,对他们的勤劳和创造能力肃然起敬。至此,我们对云南这方热土的热爱之情也会增加不少,对云南的历史过往,特别是古滇国的兴亡和其灿烂的青铜艺术,又有了更多了解和认知。

或许,这就是作者的初衷吧,也是《青铜古滇国》洋洋洒洒的文字魅力和价值意义所在!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