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美景 通讯员 杨洪龙 摄
今年2月2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三湖”保护治理专题会后,玉溪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党政“一把手”当好“施工队长”,用脚步丈量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深入调查研究,寻求破解之策,提出了要把“三湖”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作为一个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灌溉、高效节水水利、高标准农田改造引水、高效林业发展用水的“五位一体”综合性工程,一湖一策系统谋划、精准推进。
这是玉溪市在治湖思路上的革命性突破。通过实施“五位一体”工程,构建拦截、抽提、调蓄、灌溉、管理五个体系,形成“调蓄带—抽提泵站—调蓄坝塘—生产灌区—调蓄带”水资源循环利用闭环体系,实现高污染负荷水体得到有效管控、“三湖”主要河流入湖水质全面改善,确保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星云湖水质Ⅴ类向好、杞麓湖水质脱劣企稳。
在汛期前将调蓄带抽空、清淤、晒塘,保证初期雨水和农田退水“截得住、控得实、用得好”,是“五位一体”工程科学高效发挥作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多方准备 静待汛期
芦苇掩映间,星云湖周官河河口康美湿地新铺建的导流埂若隐若现,渣土车一趟趟运输着泥渣,一派繁忙景象。
“前期我们进行了抽空、清淤、晒塘等工作,目前完成了其中3个分块湿地的导流埂、湿地与调蓄带联通、闸门安装等工程的建设工作。”施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会赶在雨季来临前,完成防水绿化等工作,切实提升湿地雨水调蓄能力,以万全准备,应对汛期。
来到位于杞麓湖西南岸的红旗河入湖口处,只见入湖闸门紧闭,周遭环境打整得清爽开阔。通海县杞麓湖管理局党组书记吴文宽指着低水位运行的河道告诉记者,今年3月底以来,调蓄带抽空、清淤、晒塘工作全速推进。
通海县全面开展清淤工作 通讯员 朱雁飞 吴文汝 摄
玉溪市把汛期污染防控作为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抓紧抓实。将汛期前“三湖”调蓄带抽空、清淤、晒塘工作列入2023年“三湖”保护治理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5月10日前完成任务,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开展调度管理演练,确保初期雨水容得下、调得出,汛期雨水可调控、排得出,防止初期汛期雨水携污入湖,助推“三湖”水质持续改善。澄江、江川、通海3个县(市、区)第一时间响应落实,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人员,在摸清调蓄带、闸门、泵站、输水管道、水库坝塘等现状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推动调蓄带抽空、清淤、晒塘工作。截至5月10日,抚仙湖调蓄带累计抽提回用蓄水86.88万立方米,清淤3.27万立方米,当前蓄水量约0.5万立方米;星云湖调蓄带累计抽提回用蓄水317万立方米,清淤2.2万立方米,当前蓄水量约4万立方米;杞麓湖调蓄带累计抽提回用蓄水210万立方米,清淤4.06万立方米,当前蓄水量约10万立方米。
算清水账 科学应对
位于星云湖西岸,江川区前卫镇前卫泵站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抢抓工期,做着最后的装修收尾工作。这是星云湖调蓄带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的重要板块之一,分为大凹、雄关、前卫、安化四个片区实施,主要目标是通过建设泵站及输水管网,将调蓄带水体提升至前卫、雄关及流域内部分上游水库进行循环利用,在保障区域农业用水的同时,有效提高调蓄带初期雨水调蓄调度能力。江川区水利局河长制工作股股长张成明介绍,前卫泵站、雄关泵站已通水调试,其余工程内容计划年内完工。截至目前,累计从调蓄带抽水317万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303万立方米、提水入库14万立方米。
今年汛期,调蓄带对来水能否蓄得住、抽得走、可调控,也是对“五位一体”工程的考验。玉溪市“湖泊革命”指挥部根据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流域汛初和汛期历史最大日降水量、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和2023年最大日降水量预测,估算得到:今年汛初,预计最大日降水径流量为抚仙湖19.5万立方米、星云湖83.2万方、杞麓湖62.1万立方米;今年汛期(6—9月),预计最大日降水径流量为抚仙湖46.7万立方米、星云湖202.1万立方米、杞麓湖137.8万立方米。
“算清水账,心中有数,科学应对。”玉溪市湖泊管理局局长宋成杰介绍,“三湖”周边,目前在保证调蓄带清空的情况下,调蓄带能容纳日最大汛期雨水;调蓄带无法容纳日最大汛期雨水量时,则通过已建好的湖外农业用水循环工程,提前采取抽提水措施,进行精准调度管理,防止雨水携污入湖。如果农田无须灌溉、用于调蓄的水库汛限水位已达到防洪限制水位,则启动外排应急处置程序。总之,坚持“农业灌溉就近回用一点、生态廊道绿化调用一点、高浓度尾水进厂处理一点、清淤扩容增蓄一点、应急处置转输一点”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用。
上下联动 网格督导
“在5月8日的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西干沟与者湾河交汇处是一个防止污水入湖的关键点,便立马在杞麓湖入湖污染源排查监管信息化系统上进行点位标注,提醒需要重点防控。”玉溪市湖泊管理局综合执法四大队大队长侯金介绍,在日常排查过程中,他们发现西干沟与者湾河交汇处,存在各自为营,不顾沿途大量农田退水、村落污水综合调控,随意开闸的情况。
“意识到这个关键点位后,我们立马在系统上标注研判,分析整个区域内应当开哪个闸门,关哪个闸门,从而做到合理引流,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湖内。”侯金介绍,5月13日初期雨水降水期间,他们就派人蹲守在相应点位,守好闸门,让雨水拦蓄在河道内,没有直接入湖,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引流调度。
在“五位一体”工程推进过程中,玉溪市“湖泊革命”指挥部充分发挥上下联动网格督导的体系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整改在一线推进、成效在一线体现。玉溪市湖泊管理局与市“湖泊革命”指挥部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建立指挥部和湖泊管理处、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湖泊革命”驻村工作队的网格联动工作机制,打通指挥部与一线执法人员和驻村工作队员的联络线,实现工作上下联动。同时,将“三湖”沿岸重点区域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指挥部、湖泊管理处、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人员及“湖泊革命”驻村工作队员编入各个网格内,全方位、多角度联合督导,配合沿湖3个县(市、区)切实履行“三湖”保护治理主体责任,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提高效率、形成闭环的工作局面。
通过划定责任网格、明确网格任务、健全责任链条、规范巡查上报、及时调度督导、纳入考核评价,推动“湖泊革命”工作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浦美玲 李苏榕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