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21>>玉溪网上新闻发布厅>>要闻

玉溪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二)

发布时间:2023-06-29 16:53来源:玉溪网

玉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付进勇: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玉溪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本系列的第二场发布: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玉溪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做优“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今年市委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市委提出围绕现代农业、开放型经济、园区经济、文旅消费“四个破局”的发展要求。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我市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春平先生;

玉溪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灿女士。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省驻玉、玉溪市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

首先,有请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春平先生作发布。


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郭春平: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由我向大家介绍玉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的思路打算。

多年来,玉溪市紧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发展主题,加快形成加工型、外向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新时代新征程,站在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历史节点,玉溪农业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委审时度势,鲜明提出以工业化理念推动玉溪现代农业破局发展,并指明了“抓基地”这一破局的方法路径。面对这一重大课题,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以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牵引,全力推动玉溪现代农业破局发展。

一、玉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优势特色产业量效齐增。因地制宜推进推进山地林农生态经济带、烟畜果生态循环产业带、河谷特色优质经果产业带、环湖绿色高效休闲观光产业带“四带”建设,引导优势主导产业向最适宜区域聚集,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玉溪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通海县、新平县、红塔区被认定为云南省第一批蔬菜、柑橘、花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平县、通海县入列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新平县入列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通海蔬菜、红塔花卉入列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健全完善以烟、菜、花、果、药、畜6大重点产业和粮食、油料、甘蔗、茶叶、林业、食用菌、水产等协同发展的“6+N”产业体系,稳定烤烟面积59万亩左右、蔬菜面积150万亩以上、花卉面积10万亩左右、水果面积100万亩以上、中药材面积8万亩左右,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水果、蔬菜、花卉、禽蛋等种养规模及产量位居全省前列。

(二)绿色有机水平不断提升。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比国家要求提前4年实现化肥农药投入负增长,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1.54%、高于省级要求5.54个百分点。推进“三湖”流域绿色有机发展,在“三湖”流域调整种植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28万亩以上,“三湖”流域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截至5月底,全市新获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19家企业84个产品,全市持有效证书的“三品一标”合计185家单位547个产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10大名品”企业全部上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农业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明显,截至6月,全市实有农业企业6720户,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496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5户,其中国家级8户、居全省第2。引进光筑集团、省农垦集团等一批强实力企业,加快推进绿色食品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202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46.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58:1,居全省前列。培育出通海蔬菜禽蛋、玉溪花卉、新平华宁柑桔等一批区域性公共品牌产品,获评云南省“10大名品”数量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2,猫哆哩、宏斌 、滇雪、禇橙等4户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玉系“绿色食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建成红塔区大营街、江川区矣文村、新平县新寨村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生态农业+N”发展趋势越来越好。

(四)农业科技发展态势越来越强劲。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制定华宁柑橘、新平苦瓜、新平橙、元江芒果等农业生产技术标准159项。全市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7%。农业科技平台不断提升,全市构建14个涉农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1个(极早熟柑橘)、省级试验站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完成5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

二、玉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将再铸辉煌

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聚焦玉溪“争先进位”总目标,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着力做品牌、壮主体、转模式、深加工、强外贸,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

(一)实施“四大行动”,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1.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行动。按照产业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标准化、加工聚集化的发展思路,以依托现有低端设施提质改造一批、引进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打造一批为路径,分层分类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形成省级产业基地为引领、市级产业基地为支撑、县(市、区)级产业基地为基础的发展格局。2023年建成省级产业基地30个、市级产业基地200个、县级产业基地1000个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成500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基地化率达30%以上。

2.实施绿色农产品加工行动。大力推进“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统筹发展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每个县(市、区)以“园中园”的方式重点打造一个农产品研发、加工集聚区,不断提升以粮油、畜禽、蔬菜、水果、坚果、中药材等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3.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加快培育壮大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力争到2025年,实现新型经营主体经营面积占确权面积70%、土地流转面积达到农户确权面积50%。开展全产业链精准招商,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精准扶持,集中培育一批在二三产环节具有突出带动能力的链主龙头企业,打造花卉、蔬菜、水果等标志性的玉溪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到2025年,力争培育超过10亿元的农业企业10户以上,每个重点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全产业链集群带动。

4.实施开放农业提升行动。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培育一批外向型农业领军企业,强化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冷链物流体系,着力提升国内外营销网络,国内巩固北上广深市场,拓展杭州、武汉等国内新一线城市市场,国外在重点巩固南亚东南亚销售网络的同时,鼓励更多企业拓展中东市场,壮大出口企业,扩大玉溪产品市场影响力、占有率,实现“买全省、销全国、卖全球”,巩固玉溪农产品出口在全省的优势地位。

(二)强化“三大支撑”,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

1.强化现代种业建设。坚持保护优先、突出特色、企业主体、统筹推进的原则,聚焦烟草、蔬菜、花卉、水果、中药材、畜禽等优势特色种业,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供种保障能力,推动玉溪种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粮油、花卉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育种联合攻关取得明显进展,新选育粮油、花卉新品种10个以上;农作物、畜禽、水产育制种基地(场)供种保障率显著提高,玉米、油菜种子自给保障率分别达90%、95%以上,月季、百合种苗种球自给保障率分别达75%、30%以上,仔猪、肉鸡苗自给保障能力居全省前列,建成全省最大的肉鸡种苗生产基地。

2.强化设施装备现代化。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土地整治、“宜机化”改造等工程,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中小型高效适用机械推广,提升菜花果等产业高端设施装备水平。202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60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达到60%以上,农机总动力突破2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5%以上。大力推广应用设施大棚、水肥一体化、养殖自动化、冷库、绿色装备技术,全市水果、花卉、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三湖”径流区水果、花卉、蔬菜重点生产基地基本实现水肥一体化,新建高标准花卉、蔬菜大棚1000亩以上。引进现代农业企业流转土地,建设高标准现代设施农业。整合信息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构建农业数字化平台,全面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全过程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创建,有序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3.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快玉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围绕烤烟、水稻、油菜、玉米、蔬菜、水果、畜禽等,重点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种植业绿色高产高效、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节水节肥等生产环节,积极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生产方式技术创新和绿色高效技术集成。推进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绿色有机生产基地,推广有机生产技术。到2025年,认证“两品一标”500个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


玉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付进勇:谢谢郭春平副局长的发布。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有请玉溪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灿女士作发布。


玉溪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李灿: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乡村振兴部门在贯彻落实市委“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决策部署方面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玉溪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及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主线任务,千方百计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全市198个脱贫村、1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及143个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优化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导向,以扶优培强100个农业市场主体、重点培养100个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着力打造100个乡村建设示范点“3个100”为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扶优培强100个农业市场主体,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一是抓培育,建强农业市场主体。坚持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支持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基地整合等方式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引导新增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者和未注册成立公司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成立农业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全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示范带动强的“链主”企业,推动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如:澄江市大力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引进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云南云蓝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成左所社区蓝莓苗培育基地,蓝莓种植进入4.0版本,“澄江蓝莓”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培育食用菌市场主体21个,种植羊肚菌600余亩,每亩产值将达10.8万元。

二是建机制,提升联农带农作用。引导农业市场主体与农户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吸纳就业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以资金、土地、房屋、自有设备等资产入股基地经营主体,以保底收益、入股分红、效益提成等方式获得收益,提升市场主体联农带农作用。支持经营主体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生产服务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如:新平县通过土地流转将群众收入来源从单一的种植收入转变为“土地流转收入+管护收入+提成收入”,适度规模种植基地带动固定就业1.4万个,258家水果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农户就业6100余户,户均工资达8万元。

三是强服务,整合资源提供服务保障。支持经营主体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国际国内合作,开展自主研发,引入科技服务。加强院(校)地合作,针对性开展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技术创新。建立科技服务人才库,组建专家人才服务团下沉服务指导。构建经营主体、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格局,聚焦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农机作业、产业选择、种苗供繁、统防统治、产品加工、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如:新平县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国柑桔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制定新平苦瓜、新平橙等农业生产技术标准7个,新平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

二、重点培养10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一是全面摸底、建档入库。对发展潜力较大、有致富带富基础、拥有相关技能的乡村实用型人才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档入库。通过逐级筛选、申报认定,2023年由市级牵头重点培养128名致富带富基础较好、示范引领作用较强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二是加大培训、提高技能。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摸底调查,按照“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集中培训和整合农业农村、人社、商务等部门资源分级分类培训。今年5月,市乡村振兴局牵头举办2023年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为培优扶强农村致富带头人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政策支持、跟踪培养。根据农村致富带头人的项目需求,符合条件的给予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创办领办的经营性项目,在明确联农带农机制和帮扶成效的情况下,优先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项目库审批实施,做好资源整合、跟踪管理、建立台账。

四是表彰奖励、激发动力。每年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对市级重点培养扶持的致富带头人开展评审评选,集中表扬奖励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正向激励机制。2022年市财政投入资金70万元开展返乡入乡人才评选工作,评选出了5位具有代表性的返乡人才,激励示范效应进一步凸显。

三、着力打造100个乡村建设示范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玉溪市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工作为抓手,接续抓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绿美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突出“规划引领、管控拆除、绿化美化、产村融合、共建共享”鲜明特点,着力打造100个可学习、可推广、可借鉴的乡村建设示范点,积极争创11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如:通海县里山乡刘家坝家家户户栽盆景,美了庭院、美了村庄,吸引了游客,催生了新业态;江川区安化乡光山村以多肉产业为媒,积极探索“产业+观光农业+彝家文化+生态旅游”,走出了产村融合发展之路,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探索了玉溪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抓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因地制宜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共同富裕的路上不掉队,生活更上一层楼。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提问:近年来,玉溪农业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围绕农民增收,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走特色路,请介绍一下玉溪农业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郭春平: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诚如您所说,近年来,玉溪市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步伐,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走特色路,初步构建了加工型、外向型、高效型、生态型、科技型、特色型“六型农业”新格局,其中最为突出的:

一是加工型。截至2022年,全市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867户,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59户(滇雪粮油进入中国食用油料加工企业50强、中国油菜籽加工企业10强,达利食品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2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046.5亿元,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58:1,居全省第二。

二是外向型。截至2022年,全市培育农产品出口企业139户,建成出口农产品备案基地301个、面积61.3万亩,2022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52.57亿元,其中水果出口25.40亿元、蔬菜出口16.96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29%,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认证“三品一标”547个,“猫哆哩”“宏斌”“褚氏农业”“滇雪”4件商标入列中国驰名商标;“褚橙”牌冰糖橙、“云秀”牌鲜切花等9个产品获云南绿色食品“10大名品”。“10大名品”入围产品和企业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第2位。猫哆哩、斯贝佳等7户企业被评为云南省“20佳创新企业”。


《春城晚报》记者提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调这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今年,市委明确提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请问,接下来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玉溪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李灿:2020年以来,我市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和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上下功夫。主要是“三管齐下”:监测上更“准”,精准确定监测对象,确保及时发现、应纳尽纳、不漏一人。帮扶上更“实”,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无劳动能力的及时纳入社保体系做好兜底保障,帮扶措施实现全覆盖。操作上更“快”,打通各部门监测平台数据壁垒,缩短认定时间,提高监测帮扶效率。

二是在强化政策落实上下功夫。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辍学学生持续保持动态清零;持续巩固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成果,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巩固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参加城乡医疗保险机制,确保不因病返贫致贫;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保障3年专项行动,不断巩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三是在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上下功夫。把产业就业帮扶作为着力点,力争2023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20000元以上、增10%以上。2023年中央衔接资金投入产业项目的比例不低于60%,省级衔接资金投入产业项目的比例不低于52%,加快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带动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拓宽渠道稳定就业,采取帮扶车间、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保障,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


《玉溪日报》记者提问:今年,市委提出要以工业化理念推动玉溪现代农业破局发展,并指出要以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破局的方法路径,请问在基地建设方面我们的思路和目标是什么?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如何持续抓好基地建设?


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郭春平: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从总体思路上来讲,我们要实现“四化”建设,就是产业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标准化、加工聚集化。从方法路径上来讲,要通过“四个一批”来推进,就是按标准规范认定一批、补短板完善升级一批、低效园地改造提升一批、招引主体新建一批。从目标导向上来讲,2023年建成省级产业基地30个、市级产业基地200个、县级产业基地1000个以上。到2025年,全市力争建成5000个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基地化率达30%以上。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们研究起草了《玉溪市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后印发实施。全面摸清了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现状和潜力,全市现有种植、养殖基地11020个,适度规模种植基地现有设施农业面积26.2万亩,可用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土地1574块、19.82万亩。截至5月底,全市新增农业基地209家,预计新增基地面积6.66万亩,其中配套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设施3.21万亩。

下一步,我们将主要从3个方面来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一是做好发展规划。指导各县(市、区)围绕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果则果。二是提升基地设施化水平。一方面要完善基地土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生产条件,另一方面要围绕基地建设合理布局设施农业,提升基地设施化水平,加快高端大棚、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轨道运输等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应用,推进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改造升级,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三是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方面,大头是主体投入,同时向上争取扶持一点,各块涉农资金整合一点,国有公司介入联动一点,金融支持助力一点,建好设施后以合作、租赁方式引进企业轻资产入驻,加快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发展。同时,加强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研究和科技指导服务。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玉溪网记者提问:财政衔接资金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请问,财政衔接资金的重点支持方向是在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支持农业市场主体的培育?


玉溪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李灿:财政衔接资金重点支持具有较好资源禀赋、良好市场前景、带动增收能力强的种养业、休闲农业、“农旅”融合及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手工业。主要以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和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但支持的产业项目须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重点支持监测帮扶对象和脱贫户。《玉溪市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中明确:对带动脱贫人口达50人以上且带动其收入增幅达15%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品牌培育、物流仓储等必要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优先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对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5人以上就业,且稳定就业1个月以上的,按月以其支付给脱贫劳动力工资额的15%给予就业奖补;对返乡入乡的脱贫人口首次创办经营实体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通过就业补助资金给予不超过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毕业3年内返乡入乡创业的脱贫家庭大学生,优先给予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

这个问题我就作这样的回答,谢谢!


玉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付进勇: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详尽发布和精彩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积极提问。

刚才各位发布人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玉溪农业农村发展的丰硕成果。希望媒体朋友们深入挖掘亮点,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好玉溪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经验成效,为推动玉溪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作者: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沈阳)


编辑:王雪峰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