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 付进勇: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玉溪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本系列的第十场发布:澄江市专场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澄江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省委“3815”战略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玉溪市委“四个破局”工作要求,坚定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工业兴市、品牌活市”四大战略,以“澄江之为”深化“玉溪之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澄江市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澄江市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澄江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江飞
中共澄江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普庆荣
澄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志昌
澄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国民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市委旅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丽铢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省驻玉,玉溪市、澄江市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
一、王江飞市长作发布。
二、记者提问
澄江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江飞: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澄江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21万澄江市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澄江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二十大以来,澄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3815”战略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玉溪市委“四个破局”工作要求,坚定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工业兴市、品牌活市”四大战略,以“澄江之为”深化“玉溪之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从6个方面介绍澄江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底色更加亮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始终围绕“绿色低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坚持以抚仙湖保护治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严格管控流域空间。划定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落实《抚仙湖保护“三区”管控实施细则》,完成“两线”物理标识落地,制定四个“事项清单”,清退沿湖拟规划建设项目7个,削减调整已建项目9个,规划建设用地调减76.7%。我们实施“三治一改善”。实现流域内截污治污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全处置,餐厨泔水统一化、规范化全收集。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严管控,开展“四减”行动,落实抚仙湖流域农作物正负面清单,畜禽养殖全面退出径流区,抚仙湖流域化肥农药施用量持续减少。实施“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实现初期雨水、农田尾水、达标中水在湖外消纳利用。开展“清水入湖”行动,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水质均达Ⅳ类及以上。
第二,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含绿量”、“含金量”持续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我们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抓实农业基地“四化”建设,创建现代农业基地320个,推广水肥一体化2.4万亩,打造气雾栽培、立体种植等设施农业标杆,获评“绿色云品”3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6个。做足“土特产”文章,延伸蓝莓、荷藕等重点农产品产业链条,开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健全带农助农联农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成立村集体“强村公司”55家,培育农业市场主体1061户,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行政村达77.8%。
我们深入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按照“一主两辅”产业定位,坚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招引工业项目6个,协议总投资25.29亿元,4个“园中园”项目落地园区。昆缆产业园一期、浙商产业园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神农食品、艾格啤酒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工业市场主体达860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0户。1—6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排名全市第1。
我们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全市率先成立市委旅游工作委员会,实现全市旅游资源力量整合。出台《旅行社招徕市外游客入澄奖励办法》,规划设计24条精品旅游线路,抚仙湖星光夜市、景宁悦府等“夜经济”点燃消费新活力,小湾村、马房村等民宿集群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第七届聂耳音乐周玉溪澄江分会场暨第九届中国童声合唱节、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帆船运动邀请赛等多彩节赛事活动“点亮”全域旅游。1—6月,接待游客443.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56%和93.7%,文旅产业呈现快速复苏态势。
第三,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们始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我们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建成36个精品口袋公园,新增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植树4.2万株。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01平方米,入选绿美城市省级试点名单,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愿景正逐步实现。统筹推进“五城共建”,和谐宜居、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县城品质不断提升。
我们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全面消除,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5.72%。以乡村优势生态资源为依托,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因地制宜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绿色农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学习借鉴“千万”工程工作做法和经验启示,深入开展“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落实《玉溪市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实施方案》,建设精品示范村5个、美丽村庄52个。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公厕覆盖率达95.6%、100%,人居环境实现“洁净美”,村容村貌“颜值”更加靓丽。
第四,着力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我们始终坚持向改革要活力,以开放谋新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政策渐次落地,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我们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现“一窗通”办理,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最多跑一次”率均达100%。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退、减、免、缓”各项税费9.57亿元。推动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全面提质,社会信用体系位列西部地区第1名,营商环境考核排名玉溪第1。国投公司资产规模突破100亿大关,投、融、建、管、营能力不断强化。我们大抓产业招商、精准招商。组建6个重点产业专班,实行处级领导联系帮扶企业制度,深入企业、深入项目一线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突出产业链招商新模式,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净增市场主体2103户,“四上”企业达161户、排名玉溪第3。
第五,聚焦民生福祉,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财政支出的81.32%用于保障民生,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攀升。我们抓实社会民生保障。城镇新增就业2572人,鼓励支持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59人。探索“公建民营”模式升级改造,建成29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每千人35张养老床位,社会化养老短板逐步补齐。我们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建成市人民医院“五大中心”,“云岭名医”专家工作站、“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国家卫生市和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稳步推进,玉溪市中山医院年内投入运营。
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做实学前教育、做优义务教育、做精高中教育、做特职业教育,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教育普惠性均衡性不断增强。高度重视教育补短板工作,上半年累计投入教育发展保障资金1.7亿元。我们积极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推进第五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防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上半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66%。
第六,转作风提效能,干事创业氛围愈加浓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我们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提升。我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政治能力,,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市委有要求,澄江见行动、出成效。
我们提升干部队伍作风效能。围绕产业发展、群众急难愁盼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抓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开展六个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两转一强一提”大讨论、“亮晒比拼 争先进位”擂台赛、“仙湖民情大走访”活动,坚持每周开展重点工作现场调度,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氛围更加浓厚。我们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玉溪实践工作要求,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持续巩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省委“3815”战略,坚定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工业兴市、品牌活市”四大战略,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绿美澄江。
8月4日,我们还将举行首届䆲䆡鱼文化美食节,届时欢迎大家来澄江游山玩水,品鉴美食,谢谢大家!
云南日报记者提问:近年来,澄江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抚仙湖保护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做法?
澄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志昌: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抚仙湖保护的关心关注!党的二十大以来,澄江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治污水、治垃圾、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水生态的“三治一改善”统领各项治湖护湖措施。
精准治理城乡污水。我们坚持“源头精准截、管网全封闭、末端全处理”,实施抚仙湖全流域截污治污工程,实现5.4万户居民房屋雨污分流、流域339个村组污水收集全覆盖。制定《澄江市排水管理办法》等文件,管好用好已建的6座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6.75%,村庄生活污水收集率达95.92%。
实现流域垃圾全收集全处理。我们严格落实“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机制,加强7座垃圾转运站、3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维管理,实现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置。建成50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流域内1801户餐饮经营户、5.2万户居民实现泔水收处全覆盖。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我们秉持“转方式、调结构、严管控”理念,理顺坝区5.8万亩流转土地经营管理权,全面禁止畜禽养殖,开具农作物正负面清单,种植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流转后减肥77%、节水79%、降药67%。建成种植基地320户、“绿色食品牌”基地1.08万亩。完成高效节水减排5.35万亩、精准滴灌8万亩、高标准农田11.2万亩,将4万亩农田划分网格小区,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推动水、肥再减30%、28%。
推动水环境水生态改善。我们推进入湖河道综合治理,1—6月,入湖河道水质达III类以上9条、Ⅳ类2条,水质优良率达81.8%。实施抚仙湖“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将初期雨水、农田尾水、达标中水拦截进入调蓄带,抽提调蓄变为农业生产“肥水”,构建“拦截、抽提、调蓄、灌溉、管理”闭环体系。以最严格措施管理水资源,实施供水替代,全面禁止从抚仙湖取水。完成抚仙湖“两线三区”划定,优化调整沿湖16个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调减76.7%。推进剩余13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流域森林覆盖率达40.44%。
下步,澄江市将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决扛牢抚仙湖保护治理政治责任,持续推动抚仙湖流域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春城晚报记者提问:近年来,澄江市将“工业兴市”作为发展战略,请问在工业产业发展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澄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国民: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澄江工业发展的关心关注!澄江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把工业作为澄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成功申报省级产业园区为契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倍增发展。
一是聚力园区主战场。聚焦“一主两辅”产业定位,紧盯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园区经济挑起大梁、做强支撑,招引落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企业15户、新材料产业企业13户、生物资源加工产业企业14户,产值达50亿元,税收实现2.1亿元。以“园中园”建设为发展载体,成功招引万诺、浙商、昆缆、汇盈4个“园中园”落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1—6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20.6%,增速排名全市第1。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上总产值达180亿元、增加值达40亿元,工业固投达30亿元、税收达6亿元,同比2020年均实现3倍以上增长。
二是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树牢“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市场主体培育”的鲜明导向,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分类推进工业企业培育,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共有工业市场主体860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0户;培育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户,在库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0户,省级绿色工厂2户。
三是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园区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资金8.28亿元完善园区道路、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做强园区发展“硬”环境。用地保障方面,通过“增减挂”和成片报批园区项目用地2222亩,获批工业用地1728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建立处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包保工作机制,出台制造业投资促进优惠实施办法、标准化工业厂房产权分割及转让登记等扶持政策,以“工改工”模式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群、用地集约,破解企业不敢投、不愿投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把资源经济、园区经济作为抓产业的重要方法和路径,全面突出澄江产业园区发展优势,紧扣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切实增强园区产业自主创新、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区域协同和可持续发展五大能力,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筑牢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玉溪日报记者提问:据了解,今年以来澄江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增长,请问澄江市在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有何措施和计划?
澄江化石地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市委旅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赵丽铢:感谢新闻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澄江文旅产业发展的关注!今年上半年,澄江市接待游客443.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56%和93.7%。目前,澄江市文旅产业发展态势逐步良好、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下面,我就澄江市在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把方向”,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新动能。澄江市紧紧围绕“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融入滇中旅游核心圈和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成立了中共澄江市委旅游工作委员会,统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力量和要素保障,制定《澄江市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2022—2025年)实施方案》,出台《旅行社招徕市外游客入澄奖励办法》,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强化“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联动,丰富拓展延伸“农、文、体、旅、商”全产业链,把稳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硬支撑”,实现文旅产业发展新突破。加快抚仙湖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寒武纪小镇和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5A级景区、抚仙湖自然公园建设步伐;对主要景区景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谋划文化旅游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63亿元。不断完善公交体系布局,增设12个沿湖公交站点,投放观光车、共享电动车等1706辆,抚仙湖环湖路周边累计新建投入使用公共停车位5269个,沿湖增加11个旅游咨询服务点,“五一”期间,组织500余名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抚仙湖周边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凸显新成效。
三是做精做优文旅产品“多元化”,释放旅游产业发展新活力。推出古生物化石、抗浪鱼、荷藕等澄江元素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文创产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开发化石文创产品10大类54种;打造马房村风筝制作非遗展示体验场所;推出以澄江化石地古生物研学、四季农庄劳动体验为核心的14条精品研学线路;举办第七届聂耳音乐周玉溪澄江分会场暨第九届中国童声合唱节、澄江市第三十一届立夏节暨第六届傩戏文化节,正在积极筹备首届䆲䆡鱼文化美食节、抚仙湖铜锅文化旅游节;寒武纪无动力乐园、科普馆、蛮牛户外体育运动、景宁1571特色街区等新业态受到游客青睐,文旅产品更加多元化,实现“流量”变“留量”,围绕世界深蓝湖区抚仙湖、生命起源地帽天山两张世界级名片,打造“去有爱的地方——澄江”独特文旅品牌,让澄江文旅产业迸发新活力。
下一步,澄江市委、市政府将继续推进“旅游强市”战略,在旅游秩序、旅游宣传、旅游业态、旅游消费、旅游服务等5个方面持续发力,为实现玉溪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澄江力量。
玉溪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玉溪市中山医院项目建设引人关注,请问,目前建设进展如何?未来建成之后将对医疗卫生方面发展带来哪些改变?
澄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国民:感谢媒体朋友们对玉溪市中山医院建设的关心关注!玉溪市中山医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总规划用地面积196.2亩,总建筑面积22.5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200张,于2020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于今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医院已全面进入室内精装修和室外附属工程施工阶段,医疗设备医用家具已完成招标采购,智慧医院信息化系统正在建设,医用气体、物流系统、智能化系统、医疗净化等医疗专项大部分已完工,其他剩余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
开业运营准备方面,完成骨干人员、重点学科带头人、行政后勤等首批人员协调抽调工作,今年以来,先后抽调2批次30名骨干人员、学科带头人、行政后勤人员,直接参与市中山医院筹备工作和澄江市人民医院业务提升指导。通过澄江市“人才回引计划”和“假日专家”柔性引才,助力澄江高质量发展,重点回引省级名医、玉溪市级名医、医学学科带头人、医学学科后备人才、中青年医疗业务骨干和医学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等卫生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和省内外退休“名医”指导、坐诊。选派47人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肿瘤、中山眼科、中山六院学习,选派63人到省级和玉溪市人民医院学习。招聘各类卫生技术人才59人,玉溪市人民医院选派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医生150人,加上澄江市人民医院的基础人才457名和今年计划招聘的87人,总计达700人左右,开业前人才储备基本就绪。
医院建成开业运营后,能最大程度提高当地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条件,最大限度减少玉溪乃至云南人民群众跨省异地就医状况,老百姓在澄江就可以享受到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国家队的同质化医疗服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引入,为玉溪市建设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提供了条件,为玉溪构筑全面系统的医疗卫生科技发展体系提供了支撑。未来玉溪市中山医院的医疗健康保障,把澄江生态优势与康养健游最好地融合起来,形成以医疗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协调、全产业链发展的好局面,补上了澄江建设国际健康养生城市的最大短板。
下一步,澄江市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向上对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玉溪市中山医院建设任务。
玉溪日报记者提问:请问,澄江市在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推动工作作风转变,提升工作效能,促进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中共澄江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普庆荣: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澄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心关注。自我省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开展以来,澄江市把解决问题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
一是坚持思想破冰,全市党员干部认识持续转变,站位全市识大局、思出路、谋发展。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的必修首课,围绕抚仙湖保护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实施“双万”行动计划,开展“干部人才大讲堂”、“仙湖夜校”等各类学习培训34期,轮训干部5200余人次。依托“仙湖夜校”大学习活动载体,每月安排2位“一把手”上讲台,讲上级政策,讲存在问题、讲目标任务,以讲促学、以学促干。选派141名干部到湖泊保护治理、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等一线锤炼作风,提升能力。
二是突出实干破局,全市党员干部不断承压奋进,深入一线强服务、办实事、破难题。抓实“两转一强一提”系列活动,创新开展“仙湖民情大走访”活动,健全市级领导包镇(街道)、市直单位包村(社区)、机关及村组干部包户制度,全市党员干部职工深入一线走访群众2.2万户,收集民情民意779条,现场解决问题429个,通过民情恳谈会、书记院坝协商会,解决群众养老服务、供水、就业咨询帮扶等实际问题110余个,。成立服务民宿发展、服务集体经济小分队,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现场解决实际问题40余个。
三是聚焦机制破题,全市党员干部互相比学赶超,履责于行善作为、求创新、争一流。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制定《澄江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4类26种干部“下”的情形,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9名。出台《澄江市职级干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推动职级干部由“等着晋级”转为“干着晋级”;围绕党的建设、招商引资、向上争资等重点工作,定期开展“亮晒比拼 争先进位”擂台赛,现场述职评分,客观评估工作成效,推动各项重点任务高效落实;开展“执行力先进集体”和“执行力先锋标兵”评选活动,通报表扬了26个执行力先进集体和50名执行力先锋标兵,见贤思齐、奋勇争先正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共识。
玉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 付进勇: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澄江市各位领导的详尽发布和精彩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积极提问。刚才各位发布人介绍了澄江市近年来在抚仙湖保护、工业和文旅产业发展、中大医院项目推进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希望媒体朋友们通过亮点挖掘,宣传好澄江市各方面发展经验成效,营造玉溪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